关灯
护眼
字体:

迟聆(130)

作者: 西荞 阅读记录

灶台还开着火,打完招呼,男人又钻进厨房。

毫无疑问,洪叔叔是个比温实侨好太多的丈夫。

起码,温实侨在家里是从来不进厨房的。

中午吃完团圆饭,温知聆拿起手机,在聊天声里一个人了去外面。

方才还在吃饭时,谈既周给她打了电话,她没时间接,这会儿才腾出空回电。

电话接通,他问她什么时候回北城。

昨晚视频时,温知聆还没想好,准备等今天看看情况再定。

“我再留一晚吧,明天就回了。”

“上午还是下午?我去接你。”

“你方便过来吗,我自己坐高铁回去也可以,很快的。”

他在电话那头笑,“还能有比接你回来更重要的事?我从年前盼到年后。”

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等了多久呢。

温知聆唇边也露着笑,和他约好明早见面的时间,又聊了几句,才挂断电话。

一回身,却发现她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在不远处站着。

柔和日光下,葛云仪的气色瞧着很好,光彩照人。

温知聆觉得这几年她都没有什么大变化,被照顾得很好,眼中没有半分怨念,也没有被婚姻磋磨的痕迹,只有平静的幸福。

所以很多个时候,温知聆都不忍心拿自己的烦心事去打破这种安宁,她真心实意的希望她妈妈可以过得很好。

而倾听抱怨是一种心理负担。

葛云仪上前,“我听你小姨说,你过段时间准备把男朋友带回家?”

“嗯,想让他先见见外公外婆,妈妈你有空的话也可以来。”

“好。”

葛云仪看着眼前的女儿,很容易便能发现她的改变。

比以前更沉静了,身上已经没有十几岁时的彷徨感,虽然依旧像小孩一样软声喊她妈妈,也记得关心她的身体,却多了生分,几乎不再主动聊起自己的事。

甚至工作变动去了卢城这件事,都是她安顿好一切之后,在电话里顺便说到的。

葛云仪还记得当时问温知聆,男朋友是不是还留在北城,而后听到了她已经分手的消息。

她只能立马补上安慰,以后还会遇到更好的。

温知聆没有出声,似乎想和她说什么,可沉默之后,那些未脱口的话,像一颗一颗小石子般沉入水底,再也没有下文了。

后来是什么时候复合,又经历了什么,温知聆都没有和她分享过。

葛云仪不自觉地感慨,“你现在都不和我谈心了。”

温知聆有些发怔。

她也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戒掉了事事都向妈妈倾诉的习惯。

还在读初中的年纪,父母刚离婚,温实侨终于得了自由,整日整夜不着家。

那是她最需要妈妈的时候,恨不得一天打几十通电话,听到她的声音心里才能安稳下来。

遇到不开心的事更想要安慰。

但葛云仪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及时接听她的电话。

在时断时续的联系里,温知聆有了浅显的领悟,如果心情不好便打电话给妈妈,那下次更糟糕的时刻却找不到她,只会更难过。

小姨怕她轻信男人,上当受骗,说实话,温知聆上了大学后,在面对异性的示好时也曾有过类似的担忧。

毕竟在心理学上,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典型案例。

她也害怕自己会太依赖一个人的感情,慌不择路的用低劣的爱填补内心空缺。

所以她曾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将精神支柱的支点搭在旁人身上,一旦对方抽离,所有的崩溃都要由自己来承担,这个结论对她的父母同样适用。

温知聆没有

袒露心里话,只是轻声说:“我长大了呀,妈妈。”

第75章

75心已经被填满了

回北城的次日上午,温知聆和方老师见了面。

她年前在卢城的时候,就已经看过和画廊签约的电子合同了,方老师说不着急,等正月初来家里吃饭的时候顺便把纸质合同签了就行。

光线氤氲的午后,温知聆坐在书房里,走形式地翻了翻面前的几页合同纸。

但翻完后,却并不急着拿起手边的签字笔。

“方老师,这几年我虽然一直在画,”她稍作停顿,像以前一样提出自己的疑问,“但其实我不太了解现在艺术市场的……正统风格,可以这么说吗?”

出于责任心,温知聆虽然已经不会再过度的自我怀疑,但还是想在签合同前将模糊的想法弄个明白。

方文鸿说:“风格不是统一的。”

“嗯,我也想过这句话。”

温知聆不好意思地抿唇笑笑,“但我这几年尝试的风格好像有点杂,您也知道,我卖的画定价不高,大部分都是快产快销。”

“这是无法避免的一个过程,只要是还在学习还在思考,就会有相同的困惑,而且我认为你有这几年卖画的经历是好事,它让你有了大胆尝试、松快创作的机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温知聆自己也能感觉出,因为卖画的时候心态轻松,她试过很多以往不敢轻易用的色调。

“也许这就是着力即差吧。”

她在书上看过这样的说法,太过用力地创作反倒容易陷于原地。

“对,就是这个道理。”方文鸿点点头,拿起签字笔递给她。

温知聆接过,伏案在乙方栏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搁在一旁的手机在这时进了一条消息。

签完字,她拿起来看了一眼。

消息是谈既周发来的,跟她报备自己已经出发。

因为他大清早被叫回家一趟,她今天是单独过来的。

上一篇: 愿只愿他生 下一篇: 我死后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