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桩风流韵事[先婚后爱](49)

作者: 张沐春 阅读记录

范铭礼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反应过来。

“嗯。”他随口一答,“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我在想……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

无论是主人公构筑理想中的爱人,深爱娜斯津卡、还是娜斯津卡追逐等待已久的现实中的那份爱情、亦或者是主人公对娜斯津卡的放下与祝福。尽管带着忧郁的色彩,可在姜绮玉看来,这并不悲哀。

“或许吧。”范铭礼道,“我只是认为,爱情总会给主人公带来负面情绪。”

姜绮玉顿了顿,“比如孤独,比如不可控的占有……对吗?”

“是的。当然,还有嫉妒,还有自私……”

范铭礼的声音很淡,甚至可以说是无波无澜,“当真正爱一个人,必然会自私、会嫉妒、会不由自主变得脆弱……恨与爱有部分是相通的。如果完全没有这类情绪,我倒认为,他还没有真正爱上这个人。”

“所以,亲爱的——在我看来,爱情的确是魔鬼。”

他微凉的嗓音将姜绮玉从某种状态拽回了现实,“你觉得呢?”

姜绮玉从小到大,都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对她而言,爱情并非婚姻的必要条件。她可能谈很多场恋爱,但如果没有这次联姻,她或许永远不会结婚。

所以她很少想这类问题。思考这些,于原本的生活并没有很大的作用,或许只是徒增其扰而已。

她自觉回答不出来,于是想匆匆结束这段对话,“我……很少想过这类话题——我渴了,你也想喝点什么吗?”

范铭礼停顿了几秒。

那一瞬间,他像是期待着什么。他有什么话要说,可又碍于某种原因,说不出来。

最终,他只是微微笑了笑,眼眸里波动的光芒也归为平静。

“正好。”他说,“我要碗梨汤吧。”

最后,姜绮玉也要了梨汤。

她慢慢地喝完了。梨汤很润,入口温热,秋天喝再合适不过。

喝完,她再次拿起那本书,可无论如何也读不进去了。她原本也不是爱读书的人,这次来,只是想看看他人的翻译究竟是怎样的好——她已经看到了,自觉那样的文字,自己怕是一丁点儿也写不出来。自己的译文,原本看着还蛮顺眼,可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自惭形秽。

范铭礼仍坐在不远处。电脑和成摞的文件夹挡住了他的半张脸。隔着这些,姜绮玉几乎要看不清他的神情了。越是努力想去看,但越是看不到。

可就在刚刚,她总有种错觉。

好像自己同范铭礼之间的距离,顷刻间被拉远,又拉了回来。

……

不做翻译,姜绮玉只好想着做别的。

她尝试了很多方面:插画、咨询顾问、摄影……为此她专门买了一台市面上最受欢迎的摄影机,可效果并不理想,拍出的照片总是差了点意思。向摄影杂志投稿过,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

她当了一段时间社工。做这个倒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在空闲的时间里不至于无所事事。她在福利院里帮着照顾小孩,只是她有时候会很心酸。孩子们都很可爱,但她却不能够拥抱他们。她也在敬老院里承担了一部分工作,跟着老人打了几天太极拳,亦或是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日常活动。

一位戴眼镜的银发老奶奶,画了一幅简单的花鸟画,送给她。姜绮玉不知道回什么礼好,老奶奶拉过她,说,你给我们唱支歌吧。电视上那些,随便挑一首。

姜绮玉只好磕磕巴巴地唱了一首流行歌。

老奶奶笑了,说,我教你唱: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好吧?

她很用心地教。姜绮玉虽然不爱听梁祝的故事,但最后总算也学会了个大概。

社工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她辞掉了这份工作。

福利院里的小孩对于大人的来来去去,已经见怪不怪了。老人们则分外豁达。

姜绮玉承诺,一定会时常来看望他们,同时默默地向各大福利机构捐了一笔钱。她很敬佩自己的同事们。

她思来想去,仍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躺在沙发上,姜绮玉百无聊赖地切着电视广告。广告里正介绍一款酒水,她盯着那款白兰地看了半天,忽然灵光一闪,立马给诗敏拨去了电话。

诗敏接得很快,背景声嘈杂,听起来像是在街上:“怎么啦,今天想起来打我电话?我在鸭寮街喝咖啡,要来么?”

姜绮玉笑了笑,“咖啡我就不喝了——对了,你之前是不是说,你有个开酒吧的朋友?”

“是。就是我们之前去过的那家。”诗敏说,“TheMidnightMuse,午夜缪斯。你想再去一次?”

“我——”

姜绮玉犹豫了一阵,还是说了出来。

“你说他们还缺不缺调酒师学徒呢?”

一小时后,诗敏和姜绮玉一齐出现在午夜缪斯的门口。

正是下午时分,酒吧的门虚掩着,里边灯光依然昏暗,不甚清晰。

诗敏从鸭寮街开车赶过来,将车钥匙在手里抛来抛去,问她:“你真的想好啦?”

“想没想好,总得试试吧。”

“为什么想做这个呢?”诗敏问得很认真。

姜绮玉想起那天,他们一起到这儿来喝酒。

诗敏要了一杯低度特调。她还记得那杯酒的名字是黛川,碧绿色的酒液,清爽澄澈,和诗敏本人出奇地相配。她自己也想要一杯一模一样的,但得到的却是金色梦乡。

调酒师的手法很美,动作繁多,眼花缭乱,却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