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桩风流韵事[先婚后爱](59)

作者: 张沐春 阅读记录

范铭礼最后无可奈何打断道:“亲爱的,你确定要在这种时候讨论哲学问题吗?”

姜绮玉有时候喜欢听他叫“亲爱的”,有时候她又不喜欢听。她作势要去捂范铭礼的嘴,却被他轻而易举地捉住了手腕。

“好啦。”他说,“马上到了。关于自然和人类科学的哲学问题,我们晚上再聊。”

范铭礼在北城有一套大平层。平日无人住,但有人定期清洁打扫。

床铺柔软,暖气充足,设施崭新,且一应俱全。只是少了点“人气”。

来到北城的第一顿饭,他们没有去餐厅,而是自己在厨房下厨。

进厨房的人是范铭礼。

姜绮玉问:“需不需要我帮忙?”

范铭礼挑眉道:“你的水平还没我好呢。”

姜绮玉心道,怎么可能。

她相信范铭礼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从小被精心照顾长大,怎么可能会做进厨房这事儿。

只是……

她倚在厨房门外,看范铭礼围着围裙,将外卖送来的新鲜肉菜一点点处理干净。他动作很快,不拖泥带水,无论是将排骨下锅翻炒,还是依次放入调料,他都表现得极为熟稔。

三盘菜就这样被端了出来。

煎焗排骨,清炒白菜,虾仁滑蛋。

姜绮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放入口中。

……好吃。

姜绮玉一边惊艳于范铭礼的厨艺,一边又忍不住抱怨道:“那天我做番茄鸡蛋面,你还说好吃。其实就是安慰我罢了。”

范铭礼正低头解围裙,闻言,左手拿着围裙,右手却伸过来,不轻不重地捏了一下她的脸。

“我没说假话。真的很好吃。”

“……别安慰我了。鸡蛋又糊,醋又放多了……哪里好吃。”

“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范铭礼拉着她,来到餐桌旁,坐了下来。

“我称赞你的一切。”他说。

33

第33章

◎他的故事◎

姜绮玉掩饰性地又吃了一块排骨,问:“这些手艺你都是从哪学的?”

“家里请了烹饪课教师。”范铭礼说,“马术课结束后,就是烹饪课。学各地的菜系。”

“……范家要把你培养成样样精通的人士啊。”这是姜绮玉的第一反应。

范铭礼笑了笑,神色有几分无所谓的意味:“嗯,他们本想把我培养成全才来着。”

说完,他耸了耸肩,“可惜失败了。”

“可你很有商业头脑,不是吗?”姜绮玉说,“作为继承者,你足够优秀了。”

“或许吧。”

范铭礼似乎不想在这些问题上过度纠缠,简单结束了话题。

姜绮玉没有继续往下问。

她总是在想,如果时机足够,范铭礼会告诉她的。

因此,她也没有注意到,他目光中潜藏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就像那一天晚上,在书房里看《白夜》时,回答不出范铭礼的问题一般。

……

姜绮玉的计划很简单,也很大众。

他们去看了雪中的故宫。那样的红色城墙让她想起宫斗剧。《金枝欲孽》看了很多遍,台词也倒背如流,姜绮玉和姜念安甚至因为如妃这个角色而吵过架。

他们去走了大大小小的胡同,看了教堂,诸多稀奇古怪的博物馆。

石刻、典籍、钱币、邮政邮票……

雪在第二天就止住了。下雪的时候,反而没有雪化时冷。雪一化,体感温度又悄无声息地下降。

姜绮玉终于见到了范铭礼先前所说过的那位“住恭王府后边大院”的朋友。

那朋友很热情,请他们在家吃了顿饭。厨师叫得出名气,数一数二,做的都是北方菜式,味道够正。吃完了,朋友还开车,带他们绕城中心兜了一圈。

路过长安街,看见一群人正夜骑。在夜晚的漆黑中,长安街散发出柔和的光亮。

朋友笑着拍范铭礼的肩膀:“好久不见你了,这次要不在这儿,和您太太多玩几天?”

“不了,过几天得回去。”

“啊?”朋友大失所望,“请个年假,还这么小气呢。”

姜绮玉立马道:“其实是我的假期太短了。”

“这样啊!”

范铭礼笑道:“这是她规划的。她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好好好!范大少爷终于栽别人手里了……我很满意。二位有什么需要的随时叫我啊。”朋友指了指自家的小院,“我呢,工作没有,闲人一个,要是半夜叫我去喝点小酒,我也奉陪的!”

分别之后,范铭礼告诉姜绮玉,这位朋友其实并非无业游民,只是爱炒股罢了。他股市行情一向把握得精准,人也聪明,只是无心生意。他父母仅有他一个孩子,而他又不打算接手公司,一来二去,和家里决裂,也并未结婚,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她听着,只觉得这是个和很多故事都不一样的故事。

她问:“他炒股赚了多少?”

范铭礼给她比了一个数字。姜绮玉顿时就惊了。

“真厉害……”

他们走到了附近的街道。

夜晚,居民楼的灯火,一盏盏如同星星。昏黄的、洁白的……揉着月亮,和街边的路灯,一齐洒下来。落在人的眼睛里,溅起微小的,思绪般的水花。

或许是因为天气冷的缘故,街上的人并不多。有点寂寥,但不远处的路边摊,又有烟火的热气不断蒸腾上来。

骑自行车的小朋友,脚蹬踩得飞快,嗖地一下就远去了,只有声音还回荡在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