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之后(2)+番外
在平西的几年都是这么过的,没风没浪,我曾怨恨这样的平静,在看到杨过江湖夜雨,乔峰闯荡四方的时候,也总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拯救拯救世界。
可我错了,我手里拿的不是武侠和孙悟空的剧本,而是青春疼痛片。有青春,也得有疼痛,这两个如影随形,缺一不可。
要说有什么变故,就是六岁那年,平西来了一个大人物。
这个大人物就是李思凡她爸,我们那一片新来的年轻区长,听说仕途坦荡,前途无量。这次是体恤民情,下基层来了。
他们来的那一天,半个平西的大人们都去了,我拉着陈州在人群里观望着,隔着缝隙看见了被围在中心,小小的,白白的李思凡。她扎了两条马尾辫,穿着漂亮的公主裙,挨着个儿和大人们打招呼。
那天回去我又被我妈打了,具体原因已经忘记,但我记得就是一件很小的事,谁都没想到那会刺激的我妈大发雷霆,拿着衣架往我身上抽。
我拼命地跑,一边跑一边叫,你就是看人家李思凡好,拿我出气!我妈愣了一下,一把捉住我,把我屁股抽的青紫。
我这人虽然样样不如李思凡,但到底还是有一些天赋,比如这样敏锐又无所顾忌地揭开,隐藏在我妈暴怒之下的虚荣。
其实我妈也没错,谁不想要李思凡那样又懂事成绩又好的孩子呢。我不能讨厌我妈,只能讨厌李思凡。
我当时在人群里看李思凡的那一眼,就知道,我和她准不是一路人。她往东我往西,她往南我往北,总之,尿不到一个壶里。
一开始,我是没想和她一起玩的。毕竟她因为学籍的问题晚上了一年学,比我和陈州都小一届,那时我还暗自庆幸可以离她远远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她搬到平西的第一年就跳级了,和陈州还有我一起上学。她一来,我就没有好日子过,我妈好面子,即便没人说,她自己也要那我和他们比,比不过还生气,一生气就揍我。
我爸后来说我,幸好这孩子抗揍,记性不好,不往心里去。其实我没告诉他,我记性特好,两岁我偷吃了陈州的一块饼干,饼干上的形状我都记得。
我妈揍我那么多回,每次我都鬼哭狼嚎,怎么可能不记得。可谁让她是我妈,我觉得她凶巴巴的,她也未必看得上我,如果能选,她一定让李思凡当她的女儿。
我不生她的气,因为我爱她。
扯的有点远。可要说陈州,就是避不开平西,李思凡,还有我。
我们三个一块上小学,又一起上了初中,最后又一起上了高中。陈州是我最好的朋友,李思凡是我最不喜欢的朋友。
后来高三的时候,李思凡去了美国的一个州上大学,好像是加州,好像是很好的学校。具体有些忘了,毕竟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很忙,说是在奔波也不为过。
至于陈州,他的结局在我记忆里彻底模糊了,我分不清真假。
他像是一棵在逾沙轶漠途中饱经风霜的枯树,是在挣扎还是已经投降,我并不清楚。
别怪我这么讳莫如深,毕竟平西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陈州。
那么慢慢讲,从头讲,从我们未曾遍体鳞伤的时候讲。我知道这不是一件易事,可我想记得陈州,我想为他做些什么。
第2章
02
记忆里我妈鲜少对我和颜悦色过,不是凶我拧耳朵就是预备着凶我拧耳朵,她总是不满意我这个平庸的孩子,尤其是生活里出现李思凡这样一个优秀的对照组之后。
但那一天她罕见的给我煮好鸡蛋,连蛋壳都给我剥了个干净,就差喂进去我嘴里了。
这几乎是我从没享受过的待遇,而且不止一天,中考的那三天我妈对我都是和颜悦色,把我感动的不行,还悔不当初没有好好学习,实在对不起我妈。
后来陈州说我是贱骨头,给点彩就往上贴。
不过这时候的他还没有那么刻薄,还是街坊四邻眼里的好孩子。
平西并不多大,前后左右都互相认识,加上很多家长都是老化工厂里的同事,一来二去,东家有个风吹草动,西家立马就知道了。
在平西的小孩子里有两个“明星”,一个是李思凡,另一个就是陈州。
李思凡不必提,从小就被家长们吹捧到大,而从初中开始,谁家孩子聪明谁家孩子笨才慢慢拉开差距,陈州就是那时候才被大人们发觉,他原来是一个状元料子。
小时候他不爱说话,连他爸妈都没少说这孩子以后可能没什么大出息,不像阿羌,这么能说会道。
那会儿我还沾沾自喜呢,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臊得慌,他不说话不是呆,是不屑于跟我们打交道。
天才嘛,总有天才的活法。我跟他不一样,我就是个泥巴地里打滚的凡人。陈州也几乎没怎么有朋友,从小到大都只跟我玩,我指哪儿他打哪儿。
长大一点,男生喜欢的那些东西他通通不喜欢,就喜欢窝在家里看书,他爸他妈都很忙,十天有八天把他放在我们家,好在他很乖不哭也不闹,就捧着本书在那儿看。
要么,就是我一声令下,他又跟着我跑东跑西去了。
我翻过几页他的书,发现几乎都看不懂,有些甚至到现在也不怎么看的明白。只有两本故事集,带拼音的那种,勉强看得进去。
一本是讲阿基米德的,一本是讲爱因斯坦的。
陈州喜欢物理,我从小就知道。
我们俩从小一块儿长大,吃过同一碗饭,睡过同一张床,很小很小的时候还打过架,他把我眼角挠了一条口子,我把他手腕咬出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