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终极进化史(166)
神威瞬间解压完毕放给君元航看。
这数据包里涵盖的内容还是不少的,君元航现在终于知道最早的变异蚂蚁是由一个叫做“绿色复仇者”的极端环保主义教派搞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类是万恶之源,是地球之癌,只有人类灭绝,地球才能恢复健康,于是其中一些脑子很好却思想极端的生物学家决定通过人类的黑科技,让大自然对人类展开终极的“复仇”。
然而讽刺的是,他培育出的变异蚂蚁造成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陆地物种,包括几乎所有的中大型动物灭绝,彻底破坏了生态平衡,许多地方野兔和老鼠泛滥成灾,导致大范围的植被减少和沙漠化,对自然的破坏比人类要干脆彻底多了。
火种基地毕竟是关乎全人类存亡的“世界政府”,得到了当时所有国家最高级别的技术支持,于是也获得了一些从恐怖组织手中缴获的资料。
这其中就有“绿色复仇者”的生物学家培育出变异蚂蚁的原始资料,在先前尝试了多种方法未果之后,研究委员会最终通过了一个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的方案——以毒攻毒。
他们按照当年那些生物学家用过的办法,将另外一种小型蚂蚁培育成了巨大的变异蚂蚁。
这种蚂蚁原本的种群叫做“阿根廷蚁”,它们的体型即使在蚂蚁当中也算小的,工蚁的个头不拿放大镜几乎看不见,经过变异化的工蚁也只有狗那么大,跟其它至少半人多高的变异蚂蚁比起来,简直就是弱鸡中的战五渣。
但是这种蚂蚁深刻地阐释了什么叫做“团结就是力量”,一对一打不过就三对一,三对一打不过就五对一,就算大体型的蚂蚁能轻松将它们一口咬成两段,当它们乌泱泱地一大片冲上来,再厉害的大蚂蚁也是顾头不顾腚,最终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蚂蚁跟蚂蚁的对决中,以数量求胜似乎只是基本操作,问题是怎么样才能繁育出这压倒性的数量。这就要归功于一个阿根廷蚁独有的特性——它们不同的巢穴之间不会互相竞争。
其它蚂蚁就算是同属同种,哪怕是由同一个母亲生出来的一对亲姐妹蚁后繁育出来的两窝蚂蚁,只要碰到了彼此,也是一场剑拔弩张、不死不休的厮杀。
但阿根廷蚁不一样,两窝阿根廷蚁碰了面,你闻闻我,我闻闻你,一拍即合,狼狈为奸,从此就是不分彼此的同一窝蚂蚁。
因此,一窝阿根廷蚁有十几个蚁后是正常操作,几十个蚁后也屡见不鲜,不同蚁后生下来的蚂蚁全都混在一起,整个物种都是一条战线,同仇敌忾,同进同退,生生靠着压倒性的数量和团结把其它比它们大得多,凶得多的蚂蚁们通通逼上了绝路。
远在变异蚂蚁出现之前几十年,阿根廷蚁就已经被许多地区视为危险的入侵物种了,基本上它们到了哪里,哪里的本地蚂蚁种群就会被竞争灭绝,即使是矛蚁、红火蚁、子弹蚁这类以凶悍著称的蚁群,在这种微不足道的小蚂蚁面前也只能全家升天。
根据阿根廷蚁的这一独有特性,火种基地的研究员们很早就提出了一个策略——将变异的阿根廷蚁蚁后投放到全世界,等到变异阿根廷蚁大量繁育,消灭了所有其它种类的变异蚂蚁,就投放一种针对变异阿根廷蚁的病毒,一举消灭全部的变异阿根廷蚁。
看到这里君元航犯了嘀咕,就算是他这样对生物科学比较外行的人也知道,自然界的生物每一代之间都在发生着完全随机的基因变异,只要基因库足够丰富,就没有任何一种病毒可以消灭整个种群。
再往下看,发现他的这个担忧研究员们也早就想到了。
他们用转基因手段培育出了只能进行孤雌生殖的蚁后,投放的每一只蚁后都是由同一只孤雌生殖的蚁后繁育出来,每一代的基因都和母体一模一样,即使和雄蚁有交`配行为,生育的后代也仍然保留着孤雌生殖的特性,一点儿都不会带上雄蚁的基因。
可以说,未来称霸全世界的每一只蚁后,都是最初那个母体的克隆体,这样单一的基因库对传染病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
看起来这个方案从技术层面来说已经是万无一失了。
不过这个策略之所以拖到现在才被通过,也是有原因的。
本来变异蚂蚁对于陆地动物来说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生态灾难,变异阿根廷蚁投放以后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就更是灭顶之灾。
它们体型更小,食性更广,会让一些大型变异蚂蚁无法捕捉的小体型动物也无路可逃,还会让许多本来就在夹缝之中艰难求生的物种彻底完蛋。人们尚且不能确定这新一轮的物种大灭绝会不会给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生态系统致命一击,直接导致更加灾难性的后果。
而且就算火种基地的人先前跟华夏联邦完全没有联络,也可以猜到这世上必然还有少数人类在陆地上顽强求生。
他们就像是捡到神威之前的君元航一样,零零散散地孤立在各处,无法得到提前通知,满足于眼前的安宁,浑然不知即将发生的一切。
而之前针对大体型变异蚂蚁设计的防御手段大多数是防不住变异阿根廷蚁的。
对于这些人而言,变异阿根廷蚁的出现可不是什么希望的曙光,而是末日的号角。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找不出更好的办法以后,火种基地的研究员们最终还是决定不管那么多了。
就在几个月前,第一批变异阿根廷蚁的蚁后已经在北极苔原附近进行了实验性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