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护甲、尖刺,无视红外线警报,穿破玻璃柜台,吓跑营业人员,最后背脊、周身尖刺上载了满满人民币、金项链而出,大摇大摆晃荡在街头上。
它们一路走,粉色人民币一路掉。
钻石项链、钻石戒指挂在它的刺角上,一颗一颗被阳光折射得闪闪发亮。
从高楼大厦往下望去。
一排排灰铁色甲龙排队穿梭于街道上,地上全是粉色,路面变得像钻石银河般荡漾。
人们不停在手机上实时刷到:
“钻石甲龙”
“散财童子”
“人生第一次地面上看到这么多钻石”
就此城市居民们形成了默契,每天会在手机上狂刷“哪个地点”又出现了“哪种恐龙”,竟给人类玩出一种刷复活点、拆盲盒、要出新恐龙的感觉。
全球关注力高度聚焦于此。
外网媒体每天都在报道黄浦江的沧龙动态,24小时直播它的生存动态,那是唯一一头还在水中的史前巨型怪兽,沧龙的热度暴增。
粉丝流量快跟“角霸天下”有得一拼,天天在超话里抢第一。
“你们有没发现,我们沧龙真的很乖,不吃人也不吃鱼,好像没怎么出现过饥饿状态。”
“也没有主动攻击过人员。”
国家科研人员不眠不休地测试、研究,得出结论:
这批恐龙复活得很古怪,它们目前并不需要食物给予,没有繁殖衍生能力,并且更像植物,主要靠光合作用,即便是巨型食肉类恐龙,霸王龙也是如此。
第20章
马门溪龙
这个结论让全球人类放心了不少。
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疑问,那这批恐龙是怎么产生的呢?国外记者紧追溯源,对恐龙报道不断,国内倒是低调处理,让行动组展开调查,有结论了再统一发布。
为了让城市恢复正常运转,国家通过卫星影像将恐龙出现的地点全部标记出来,将恐龙没有出现过的区域划分为安全区,先试点实验再逐步推广。
虽然恐龙不吃人是既定结论,自己所在区域也被划分为安全区,但是大家首天去上班的心情还是很奇异,又想再亲眼见见恐龙,发朋友圈,发短视频,又不怕遇到恐龙自己胆吓没了。
见过恐龙的人在网上安慰他们。
“不用怕,我们恐龙党已经见证过了,除了让你拿出此生八百米的顶级速度外,其他一切挺爽,还能享受大家的目光。”
“我同事还被翼龙抓过呢,直接带着他在空中溜了一圈,现在不照样没事。”
“……这是在炫经历吗?”
章若晚、江亦潮、孟彪将小恐龙交给国家科研中心。
章若晚将恐龙蛋的蛋壳一起提交上去,她知道蛋壳的成分分析也能有利于科研人员、古生物学家的分层断代,得到更多更有用的消息。
小恐龙这几天又再大了一点。
刚打照面的时候小模样又凶又野,浑身是刺,动不动就想咬人,现在每天被章若晚哄住了,温柔住了,为了吃牛奶、牛肉干还学会了一手的撒娇卖萌,饿了就钻章若晚怀里,拱拱小脑袋,蹭来蹭去。
孟彪见状大惊:“这套路跟谁学的?”
联想到江亦潮离章若晚最近,孟彪想了想江亦潮闷骚的行径,孟彪补了一句:“虎父无犬子。”
闷骚爹名分做实。
江亦潮听见后,嘴角微勾,没有反驳。
小恐龙大概也感受到了别离,很不舍,小爪子扒这章若晚的袖子不放手,小鸭子般圆眼委屈屈地转着,又不敢真正弄痛自己的“妈咪”。
章若晚撸了撸它身上的羽毛。
她现在知道怎么抚摸能让它更舒服,她安抚了一下小恐龙的紧张情绪:“叔叔们不会拿你怎么样的,乖乖配合好不好?有空我去看你。”
她给它准备了一背包它最爱的零嘴,全是它最爱吃的。
小恐龙滴溜溜的眼睛仍然看着她。
像会通人性,眼底还有一点水光,看得章若晚心疼了。
“我保证,一定会来找你看你。”
一向跟小恐龙不对付,也是小恐龙最怕的江亦潮,这一次难得的没说什么,把时间让给小恐龙跟章若晚告别。
虽然只养了几天,但毕竟也是他从坏人手中抢过来的,江亦潮对这枚蛋也有感情。
等一恐龙一人话别得差不多了,江亦潮才走过去,伸手撸了撸它头顶的小茸毛。
它小小脑袋毛发稀少,还是有点秃。
章若晚:“别再揉了,会更少。”
小恐龙抖着小尾巴,可怜巴巴地,后怕地盯了江亦潮一眼。
江亦潮:“等你头顶毛发长漂亮了,我们就去看你。”
国家科研中心负责人是章若晚父母的同事,大约有四五十岁,跟方唐那张伪装面慈的容貌比起来,是真正的仁者、长者的模样,目光睿智、学识渊博。
许伯伯:“你们放心,我们会给它最好的生态环境,等研究成果出来了,你们就可以来看它。”
章若晚、江亦潮、孟彪三人组得到许伯伯的许诺放心许多。
三人一直目送国家科研人员上车离去。
章若晚:“绿崽走了,忽然就有点失落了。”
江亦潮轻揽了揽她的右肩,让她依靠在自己肩膀上。
城市居民正式恢复通勤、堂食、日常社交,大范围内无事发生,但小点域仍有恐龙会复活,微博上忽然就能刷到被疯转的热搜。
外卖app点评留言区。
“外卖小哥说,我们点的外卖被恐龙冲进来吃了,他说他不敢跟恐龙抢配送。”
下方是真实的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