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业总裁,兼职斩妖(290)

作者: 冬啼鸟 阅读记录

紧接着,数十块足球大小的息肉从那条触手上脱落下来并在接触地面的瞬间长出了类似于软体动物腹足一样的结构向外快速移动着。

当这些息肉来到结界边缘时,它们便开始吞噬起堆积在那里的石碑残余起来。

一撮又一撮,一块又一块。

很快,那些堆积在结界周围的类似于绿洲边缘的砂石般的白色碎屑就被悉数舔舐了个干净。

与此同时,原本整个呈现出清透乳白色的那些息肉在舔舐掉那些石碑的碎屑后,竟然开始长出了甲壳。

进食得多的息肉身上的甲壳就会相对进食少的息肉身上的甲壳大一些,也厚一些。

在甲壳的装饰下,原本看起来像是蛞蝓的息肉逐渐有了蛤类的样子。

见到这一幕,岳莫隐突然有了一个相当大胆的猜测。

该不会构建出这试炼解密的,就是申楼兰自己吧?

虽然这个想法只是灵光一现,但岳莫隐越是思考,越觉得这就可能是真相。

首先,从这段时间他跟这个世界斩妖人,也就是妖兽口中的天人,相处的经历来看,就算是在这个炁非常充沛的世界中,斩妖人的能力也并没有很大的提升。

或者说,至少在申楼兰的认知中,斩妖人的上限也就是这样了。

什么移山填海遮天蔽日,那都是属于妖兽的能力。

人,不能,也不配。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传说中,那位同样身为天人的“心尖宠”能在一夜之间落成如此复杂三重试炼呢?

就凭这前两道试炼的复杂程度,这就绝对是一个草蛇灰线深谋远虑准备已久的内容。

更何况,这里的炁再怎么充裕,炁也终归只是一种能量。

而落成这三重试炼所需要的物质是炁不能提供的,也是任何一位斩妖人或者说是天人都不能凭空变出的。

但申楼兰可以。

回忆着在外界与披覆上铠甲的申楼兰的战斗,岳莫隐又对比了一下构建出这三重试炼所需物质的体量。

绰绰有余。

再结合上楼瑞卿那还未正式登场的神秘研究……

就在岳莫隐尝试着结合之前所经历的事情完善自己的推理时,将所有石碑残余舔舐干净的“蛤”们开始朝着触手移动而去,并在接触到触手的瞬间与其合而为一。

虽然息肉本体回归了,但那些大大小小的甲壳却保留了下来,如同鳞甲般紧凑地覆在了触手之上。

而有了鳞甲的层层堆叠与遮掩,原本看起来柔弱无骨的触手居然也有了以一敌万的气势。

紧接着,改头换面的触手一个回转,便宛如巨蟒般将最后那座岿然不动的尚且被黑雾锁链笼罩着的高塔盘绕在了中央。

随后,在正对着高塔上小窗的触手末端,无数条细线从鳞甲的缝隙中钻出,相互纠缠组合成了一个略显消瘦的莹白人影。

是申楼兰!

他居然从那座宫殿里出来了吗?还是说,这又是他的一个子体?

丝毫不在意来自在场其他人的审视,申楼兰只是盯着小窗出神。

半晌后,他沉声命令道:“出来。”

“拒绝。”

一枚黄色的粉笔头被从高塔的窗户里投了出来,正中申楼兰的面庞。

第147章

然而就在那黄色的粉笔即将接触到申楼兰的时候, 它的速度瞬间慢了下来,紧接着悬停在了申楼兰面前大概一寸的位置。

申楼兰面中的三只眼睛轻微眨动了一下,那粉笔就瞬间自前而后地化成了一股淡黄的轻烟飘散在了空气之中。

虽然在众人面前遭受到这般几乎等同于羞辱的攻击,申楼兰竟然也不恼, 只是重复了一次刚刚说的话。

“出来。”

就像没有人会在乎蚂蚁注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那样。

似乎是又一次真切认知到了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 那身居高塔之中的人终于肯勉为其难地露上一面了。

只见一双手先是虚虚撑在了窗沿上, 紧接着小半个身子从窗户内倾了出来, 正对着申楼兰。

这“心尖宠”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画作中出现了许多次的楼瑞卿。

对于岳莫隐来说, 这可真是一个情理之中的答案。

唯一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楼瑞卿所呈现出的相貌相当年轻,似乎是一直保持着与梅临渊初次相见时候的状态。

面对申楼兰,楼瑞卿似乎没有任何的惧怕,言语中甚至带着轻微的怒意。

“不得不说,你最开始装起那家伙来真是半点纰漏都不显。被你骗去家传绝学用于玩你这个过家家一样的国家治理游戏算我技输一筹。”

“那么在我发现真相后停止了对你的协助,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吗?怎么反倒是你先生气了?”

“就算我惹不起你, 我总躲得起吧。”

“可你居然又三番两次地找人来拆我的研究室, 这又是什么道理?”

“道理?”申楼兰轻轻偏头, 似乎听到了什么完全不能理解的内容, “为什么需要讲道理?”

楼瑞卿似乎是被这个问题气笑了, “当然是因为……”

可话说到一半, 他似乎又意识到了面前立着的并不是人类。

没有任何一个人类会问出“为什么需要讲道理?”这种稚子都明白的事情。

“也是, 毕竟在这里, 一个几乎完全由你创造的世界里,你确实不用讲道理。”楼瑞卿稍一耸肩,打算结束这段没有意义的对话。

可申楼兰并不打算遂了他的愿,又一次开口问, “你在这里做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引起了楼瑞卿的兴趣,他转过身向不远处的都城方向远眺,用极为轻松的语气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