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同人)[综名著]带着王爷做神探(122)+番外
待裘智走远,李尧彪才对朱永贤道:“裘智还挺机灵的啊。”
朱永贤最喜欢听别人夸裘智,面有得色道:“那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李尧彪张了张嘴,不知如何接话了,朱永贤压根没听懂自己的弦外之音。他支支吾吾道:“他这么聪明,你俩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
在李尧彪看来,裘智眼珠子一转,就能把朱永贤耍得团团转。先不说性别合不合适,单论性格,朱永贤找这么一位,以后肯定被人拿捏得死死,虽然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朱永贤疯狂摇头:“我俩是绝配!我不爱动脑子,他这么聪明,什么事都能替我想到,找了他我可是享福了。”
李尧彪感觉朱永贤说得似乎有几分道理。可再一琢磨,又觉得站不住脚。朱永贤毕竟是亲王,府上奴仆成群,根本轮不到他费心。再说了还有长史、承奉,哪个不能替他出谋划策?
白承奉早就看明白了,只要沾上裘智,朱永贤就化身“朱永理”,永远能找到理由。裘智脑子要是不好使,他八成会说对方傻的可爱。
几日后,李尧彪带着疯了的庄舟回京复命。
裘智本想收殓了楚衍和庄阳的遗骨,但李尧彪要带回京城当作物证。裘智只得叮嘱他,待案件了结,将父子二人葬在一处。
楚衍曾提过,他这一生最大的心愿,便是与家人团聚。他生母难产而死,不知被葬在何处。好歹父亲的尸骨尚存,日后葬在一起,也算了却他生前的一桩心愿。
进入十一月,西山开始下雪。
雪停之后,朱永贤拉着裘智进山赏雪。不料还没到观景处,鹅毛大雪又从天空飘落。众人只得寻了座破庙暂避风雪。
朱永贤抬头一看,见门匾上三个大字“姻缘庙”,抿嘴一笑,对裘智道:“咱俩进去拜拜,让菩萨保佑咱俩白头到老。”
裘智感觉这个庙怕是不甚灵验,不然也不会破败至此。但他不愿扫兴,于是颔首笑道:“好啊。”
白承奉叹了口气。朱永贤越是投入,自己的处境就越发危险。只怕最终下场还不如黄承奉,对方被退回内官监,反而早早脱离了苦海。
进入主殿,只见殿中供奉着一尊白须老者,身披朱袍,手执拐杖,想来便是月老。金童、玉女分立左右,神情恭谨。
裘智本来不信神佛,可看到神像,突然心有所感,握住朱永贤的手,笑道:“都说月老掌管凡间姻缘,你我相识,兴许真是他用红线系在了一处。拜一拜,也算谢他的大媒了。”
朱永贤本来兴致勃勃,待看清殿内布置,不免有些不开心,嘀咕道:“难怪这庙没有香火。金童、玉女分列两厢,神仙夫妻尚且不能团聚,怎么保佑凡人?”略顿了顿,又道:“下次找座灵验些的庙再拜。”
白承奉感觉朱永贤的恋爱脑又严重了,自古以来都是月老居中,金童、玉女列两旁,之前他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如今他谈了恋爱,连神像的站位都要挑刺了。
文勉升起柴火,招呼众人取暖。忽然,听到庙外传来马蹄声,一众侍卫立刻警戒。
不过片刻,只见数名佩刀男子匆匆入庙。他们一见朱永贤,立刻跪地行礼,口称:“殿下。”
为首之人躬身道:“小人与肃王殿下一同打猎,不慎失散。敢问殿下,可曾见过我家主子?”
朱永贤也是刚进破庙避雪,路上并未遇见外人,如实道:“没见过六哥。”随后转头向裘智介绍:“他们是我六哥府里的侍卫。”
裘智点点头,只听朱永贤继续道:“我们兄弟十五人,肃王排行第六,以后你见着他,管他叫六哥就行。”
当着外人的面,谈论如何称呼男友的家人,多少有些“见公婆”的意味。裘智略有几分不自在,脸上微微发热,低声道:“我知道了。”
肃王的侍卫忧心主子安危,并未留意殿内气氛暧昧。既然肃王不在此处,几人便匆匆告辞,继续寻人去了。
雪停之后,裘智嫌天寒地冻,没了赏雪的兴致,众人打道回府。
朱永贤素知裘智体弱畏寒,山中天气变幻莫测,若是冻坏了身子,反而得不偿失。他备下宣纸,打算绘一幅西山晴雪图,供裘智闲暇观赏。
裘智慵懒地躺在罗汉榻上,屋内炭火正旺,暖意融融,宛如盛夏。热得他昏昏欲睡,手中书卷 “啪嗒” 一声滑落,惊得他清醒了几分。
他轻叹一声,心里开始胡思乱想:由奢入俭难,如今习惯了享受,万一哪天分手,落差太大,只怕要适应一番了。
朱永贤停下笔,用湿巾擦净双手,走至榻旁,俯身摸了摸他的头发,柔声道:“想什么呢?总唉声叹气的。”
裘智玩笑道:“我天天玩的心都散了,感觉这辈子都考不上举人了。”
他对自身的才学有清晰的认知。让一个写医疗报告的人去写八股文,能考上秀才已经算是日出西方了。何况京中才子如云,就算不天天玩,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自己这水平也考不上举人。
朱永贤捏了捏他的鼻尖,安慰道:“放心,有你大舅子呢。”
反正读书做文章就是为了入仕做官,裘智断案入神,做刑名方面的官员还不是信手拈来?朱永贤一点也没觉得自己这是帮爱人走后门,反倒认为理所当然。
腊月已至,二人启程回京。这几个月裘智苦练骑马,骑术精进了不少,回程的路上没有拖众人的后腿。
临近年关,京城愈发热闹,街道上人声鼎沸,百姓外出置办年货。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流拥挤,众人不好策马疾行,只能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