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名著同人)[综名著]带着王爷做神探(141)+番外

作者: 大呱哈哈 阅读记录

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滑向裘智,见他身穿绫罗绸缎,头戴玉冠,气质清雅,与朱永贤并肩而行,形容亲密,不由得一怔。众人心中暗暗嘀咕,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朱永鸿看到裘智,神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只是他早有心理准备,瞬间恢复如常,上下端详了他一眼。看裘智神色憔悴,身形消瘦,比去年腊月时瘦了不少,颇有几分弱不胜衣之态。

朱永鸿阅人无数,平心而论,裘智容貌算是出众的,只是病了这么久,难免有些面黄肌瘦,不似之前那般丰神俊朗。

即便如此,朱永贤望向他的目光,仍是一片深情,并未色衰而爱驰。朱永鸿心情复杂,微微一叹。

朱永贤和哥哥数月未见,心中也是思念不已。

他抬头看到朱永鸿身后一株桃树开得正艳,霎时勾起儿时回忆,想起了小时候在太液池旁爬树的情景。朱永鸿怕太监们笨手笨脚摔了自己,总在一旁亲自守着。

思及往昔,朱永贤眼睛一红,鼻头酸楚,几欲落泪。

朱永鸿鲜有情绪外露的时候,如今看到弟弟泫然欲泣的表情,心里也不好受,只觉喉咙发酸,眼眶微热,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裘智见兄弟俩泪眼朦胧,无奈地轻咳一声,示意朱永贤赶快说话。

朱永贤回过神,结结巴巴道:“见、见过皇兄。”说完,就要行礼。

朱永鸿抬手拦道:“免了吧,自家兄弟不讲这些虚礼。”

朱永贤笑了笑,随即拉过裘智,含笑道:“来,见过皇兄。”

只有夫夫二人时,裘智叫朱永鸿皇兄叫得十分顺口,可今天到了大庭广众之下,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免有些难为情。再加上他对朱永鸿心结未消,一时之间竟开不了这个口。

朱永贤察觉到了爱人的紧张,悄悄握住他的手,低声道:“别怕,有我在。”

感受到掌心传来的温暖,裘智心下稍安。

朱永贤鼓励地看着裘智,柔声道:“叫皇兄啊。”

朱永鸿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

裘智看众人目光充满了探究,羞得面红耳赤,鼻尖冒汗,轻声叫了句,“皇兄。”

朱永鸿感觉自己这辈子的涵养都用在今天了,心中忍不住反驳道:“谁是你皇兄。”但顾及弟弟的颜面,没有说出口。

在场之人早已猜出了二人关系,如今听到这声“皇兄”脸色俱是一变,只是碍于朱永鸿的威严,不敢交头接耳,只在心里默默盘算。

曹皇后和刘淑妃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惧之色。皇室宗亲养男宠的不少见,朱永贤有龙阳之好也不算稀奇。但能让皇上看在朱永贤的面子上,默认了裘智这个亲戚,才是真正难得。

二人对朱永贤的受宠有了新的认知,若是别的王爷敢这般行事,只怕早被除爵查办了。

朱永贤咧嘴笑道:“皇兄,臣弟这几个月闭门不出,画了一幅《西山晴雪图》。想着皇兄每日忙于政事,无暇登山赏雪,今日将此画献给皇兄,愿皇兄足不出户便能欣赏西郊美景。”

朱永鸿猜到这几句冠冕堂皇的说辞是裘智教给自己这个傻弟弟的,虽然白承奉也能想出这番话,但以朱永贤的性子,肯定不会采纳。想到这里,他对裘智的不满稍稍减轻了一分。

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语气温和地说道:“前些日子你说要闭门作画,原来是为了这幅画。朕倒要看看你有没有偷懒。”说完,他挥了挥手,示意戴权接过画卷。

戴权恭敬地接过画轴,缓缓展开,呈到朱永鸿面前。

朱永鸿仔细端详了一番,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道:“确实不错,工整妍丽,意境悠远,观之令人神清气爽。”说着,他将画卷传给众人赏阅。

在场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朱永贤消失的这几个月,八成是因为裘智和当今闹了别扭,并非如他所说闷在宫里画画。但他们都是场面人,朱永贤既然这么说,政宁帝也当众认可了这个说法,谁敢有半点异议?

朱永鸿看着弟弟,和善道:“别杵着了,快入座吧。”

朱永贤见席间只剩一个空位,便拉着裘智的手走了过去,先让裘智坐下,随后又命小太监再搬一把椅子来。

朱永鸿见弟弟事事以裘智为先,对方又是一副顺理成章的样子,就知俩人平日里的相处模式,气得头顶生烟。

裘智看到朱永鸿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他挑衅地看了朱永鸿一眼,仿佛在说:“你能奈我何?”

朱永鸿一直瞪着裘智,仿佛要将人盯出两个窟窿,自然没漏掉他的小动作。看到对方那副得意的表情,胸口一滞,险些气岔了气。

裘智心中更加畅快,暗暗决定,以后只要见到大舅子,一定要拉着朱永贤大秀特秀。

朱永鸿气闷地一甩袖子,咬牙切齿地吐出两个字:“吃饭。”

裘智本来胃口就不大,这些日子天天吃药,更没有食欲了,吃的比猫吃的还少。平日里吃饭,朱永贤威逼利诱才能让他多吃几口。

朱永贤知道裘智不好意思当着外人撒娇,不动声色地替他添了些爱吃的菜,又怕逼得太紧适得其反,只多夹了两三筷子。果然,裘智皱了皱眉,默默吃完了。

朱永鸿只觉这顿饭吃得如同嚼蜡,满眼都是弟弟和裘智秀恩爱的场景。

肃王亦是频频侧目。他早前听侍卫提过,在西山时曾看到朱永贤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男子,当时并未多想。今日一见,便知二人早就好上了。

只是朱永贤和朱永鸿都没有介绍裘智的身份,他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指着裘智,语气轻佻地问道:“好俊俏的小郎君,十五弟,你从哪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