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名著同人)[综名著]带着王爷做神探(151)+番外

作者: 大呱哈哈 阅读记录

三人一直学到日落西山,送走了赵泉意,王仲先和潘文子才一同离开。

路上,王仲先见潘文子神色落寞,便用胳膊捅了捅他的肩,关切地问道:“怎么了?看你兴致不高。”

潘文子叹了口气,怏怏不快道:“裘智果然聪明,难怪你钟情于他。”

裘智一眼就看出守宫有问题,顺势将人骗进家门,自己还傻傻地跟那同情人家呢。这么一对比,自己要是王仲先,也会喜欢裘智。

王仲先见潘文子情绪低落,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拍了拍潘文子的肩,语气温和地安慰道:“裘智虽然聪明,但性子不够沉稳,写文章时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未必能入阅卷官的眼。若论文章功底,还是你更胜一筹。”

王仲先虽在会试中名落孙山,但在国子监苦读一年有余,对破题写文章已颇有心得。他一眼便看出裘智的文章有些灵思妙想,却不够稳重。

在他看来,潘文子虽灵气稍逊,但胜在文章四平八稳,结构严谨。即便这次不能中举,假以时日,定能金榜题名。

潘文子头一次听王仲先如此夸赞自己,不由得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方才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

快到宵禁时分,白承奉才匆匆赶了回来。

裘智见他神色凝重,心中一紧,急忙问道:“守宫的毒没有解吗?”

白承奉点了点头,语气沉重:“皇城司的大夫已经看过了,但查不出她中的是什么毒。喂了草木灰,又灌水催吐,可情况依旧不太好。”

朱永贤奇道:“为什么要喂草木灰?”

裘智解释道:“草木灰可以吸附肠胃内的毒药,但必须在中毒后短时间内服用才有效。”

守宫中毒时间不明,而且在自己家唱念做打这一套下来,至少耽搁了一个小时,早就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奇迹了。

“她交代了什么吗?”裘智问道。

白承奉这么晚才回来,估计是在皇城司听李尧彪审讯。

皇城司审讯向来严苛,李尧彪手段凌厉,遇到这种犯人,多半是先上刑再审讯。可守宫现在只剩一口气了,要是再动刑,怕是人直接没了。

好在守宫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怀疑是同伙暗害,不等李尧彪问话,便主动交代了一切。

她本姓王,原名大妞,扬州人士,自幼被卖到了青楼。因为胳膊上有一颗红痣,形似守宫砂,青楼里的妈妈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守宫。

裘智和朱永贤闻言一怔,没想到守宫十句话里,居然还掺着半句真话。

守宫幼年时无法接客,便在青楼中充当小丫鬟,伺候其他姑娘。她天性聪慧,十一岁时趁人不备逃了出来,跟着一个戏班子来到京城。学了两年的戏后,又从戏班逃走,从此流落江湖,以行骗为生。

守宫一向独来独往,偶尔与别人搭伙。这次算计肃王,便是其他骗子慕名而来,她依计行事,得手后大家分赃。

这一切的主谋,正是寺庙的住持,江湖混号“灯笼张”。他虽然流窜作案,但听口音是京师人,在江湖中小有名号,专做大案。

朱永贤问道:“这个老和尚姓张?”

白承奉摇头道:“守宫说这只是江湖绰号,她也不清楚对方的真实姓名,没准是随意取的。”

朱永贤点点头,示意白承奉继续。

灯笼张有两名手下,一个叫“大姐”,另一个叫“八妹”。二人关系亲密,至于是不是亲姐妹,守宫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大家萍水相逢,做的又是杀头的勾当,彼此不会透露太多底细。

另外两名婢女和引路的采药人,则是灯笼张临时找的帮手。守宫从未听过他们的名号,多半是些籍籍无名之辈,或是从外地流窜至京城的。

这次骗局一共骗得三万两银子,前期投入了三千两,剩下的两万七千两,灯笼张独吞了一万两,采药人分得七千两,守宫得了五千两,余下的五千两则由大姐、八妹以及两名婢女平分。

这个骗局是灯笼张策划的,但守宫认为自己出力最多,对分赃结果极为不满。尤其是采药人和灯笼张拿的银子远多于自己,她心中愤愤不平,便上门去找灯笼张理论。

守宫到的时候,灯笼张正与大姐和八妹饮酒作乐。他的手搭在大姐肩上,八妹一脸愤慨,而大姐则是敢怒不敢言。

裘智听到这里,忽然打断道:“既然灯笼张和大姐、八妹都在屋里饮酒,那守宫是怎么进的门?”

他们这个团伙就三个人,都在屋里聚餐,看今天守宫娇弱的样子,就知她不会武功,不能飞檐走壁,她是怎么进去的?

白承奉一愣,他和李尧彪都未曾想到这一点,当时也未追问。他思索片刻,答道:“守宫提过,灯笼张家有个哑仆,应该是哑仆开的门。”

裘智颔首道:“你接着说。”

白承奉心中暗暗腹诽:怎么就你这么多问题。但他面上依旧平静,继续说道:“守宫进了里屋,灯笼张见她面带寒霜,立刻让大姐和八妹退下。”

灯笼张为了行事方便,早已剃成了光头,需要时便戴上假发。他光溜溜的头上印着几个戒疤,看着像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实则满肚子坏水。

他早就对守宫动了心思,只是此前骗局未完,还得仰仗对方出力,才勉强按捺住邪念。如今见守宫眉目含怒,更显得艳丽动人,不由得又起了歪脑筋。

他嘴角一挑,露出几分亲厚笑意,语气温和道:“容姐儿来了,快坐。”

守宫在外化名俏容,江湖上都称她为容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