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同人)[综名著]带着王爷做神探(178)+番外
正说着,詹明蔼那边又闹出了动静。不知何时,他身边已围上三人,个个衣饰鲜亮,举止倨傲,显然是平日里跟着他混的狗腿子。
“孙楚为!”詹明蔼双手抱胸,扬着下巴道:“我的东西收拾好了,再替他们几个也收拾了!等出了贡院,赏你一两银子。”
此言一出,他身旁一名身穿鹅黄色衣裳的男子立刻推了孙楚为一把,嗤笑道:“听到了没?还不快干活?不然你连这点赏银都没得拿!”
孙楚为脚步踉跄了一下,脸色阴沉,冷哼一声,却并未说话。
他的沉默非但未让詹明蔼一行人收敛,反倒让他们更为放肆。鹅黄衣服男子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嘲笑道:“看看你这窝囊样。”
潘文子看到这一幕,眉头紧皱,正想挺身而出,却被裘智一把拽住胳膊。裘智低声道:“别冲动,让巡绰官去管吧。”
虽然还没到正式入号的时间,学子们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但贡院内严禁打闹喧哗。闹大了,自然会有人来处理。
裘智没见过詹尚书,不过看詹明蔼飞扬跋扈的做派,便知对方不是个良善之人。
詹明蔼几人的吵闹声很快引来了官兵,呵斥道:“贡院重地,岂容尔等放肆?”
詹明蔼的父亲是礼部尚书,主管各省乡试,不过他有自知之明,很多事他爹管不了。自己若在贡院里惹出事端,他爹护不住他。
他狠狠地瞪了孙楚为一眼,阴沉沉地吐出一个字:“滚!”
几人闹出的动静不小,但贡院内的考生大多谨慎,谁都不愿在考试前惹是生非,依然窝在号舍里。只有少数人偷偷探出头来张望,见巡绰官喝止,才默默收回目光。
乡试一共三场,共有三十七道题,首场就有二十三道题。其中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
明面上说是三场并重,但现实操作上却是首场的答卷才是中举的根本。因此学子们铆足了劲,都准备在首场上大显身手。
第二天,赵泉意和温阳凌晨就起床了,不久,十一位同考官也陆续到场。
每位同考官对应一个编号,编号写在竹签上。温阳抽签,抽到哪个同考官的编号,便由该同考官上前翻书,赵泉意则在同考官翻到的页面上出题。
温阳抽到了七号,是个姓厉的同考官。他是三甲同进士出身,现任保定府推官,为人严谨,不苟言笑。
他走到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中庸》,翻开一页递给赵泉意。
赵泉意接过书,看了一眼,忍不住笑了。裘智的运气真是好,一上来就碰到了之前做过的题目。
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当今要给裘智个面子,自己就顺水推舟。何况,考生的试卷都是同考官先行批阅,即便是写过的题目,能否中举也要看同考官的喜好。
赵泉意捻须沉吟片刻,提笔写下题目:“性之德也,和内外之道也。”
试卷发下来后,裘智迅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心中暗自庆幸。二十三道题中,竟有十八道是他之前做过的。
无论是秀才考试还是举人考试的题目,他都曾写过。裘智心下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果然是老天爷的亲儿子。
九号一整天,裘智都在奋笔疾书。写到后来,他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不想再写文章了。果然,工作还是得找自己喜欢的,比如验尸。
十号早上六点左右,贡院内鸣炮奏乐,意味着考试结束,学子们可以交卷了。不过,交卷的截止时间在当日傍晚,没写完的考生还有一天的时间作答。
裘智仔细检查了一遍试卷,确认无误后,起身将试卷拿到至公堂,交给受卷官。路上,他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都是之前在国子监里的同学。
不过他和众人许久未见,很多人的名字早已记不清了,只有和张景蕴前些日子见过一面,略微熟悉些。路过对方号舍时,见他敛容屏气,一板一眼地往朱线纸上誊写。
交了考卷,裘智拿到照出笺,等凑够出门人数,由官员带离考场。
第76章
裘智看了一眼竹篮里的食物, 有些心虚,怕朱永贤发现自己没吃饭,又开始啰嗦。于是离开贡院前, 找了个角落偷偷把带的食物都倒掉了。
有个蓝衣学子看到裘智的举动,脸上露出诧异之色。不过,他在贡院里熬了两个晚上,早已精疲力尽,没有精神多问。
天还未亮, 白承奉便已起身,推开房门时, 却见朱永贤已精神奕奕地坐在桌前吃早饭了。白承奉心中暗暗腹诽:你真是上辈子欠了他的, 平日里上朝总是拖拖拉拉,接他倒是能起个大早。
朱永贤和白承奉天蒙蒙亮就到了贡院门口, 此时外面已经停了几辆马车, 显然都是来接考生回家的。
一批批考生鱼贯而出。朱永贤焦急地盯着出来的考生,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快步迎上前去。
裘智面色苍白,步履虚浮, 仿佛随时能被风吹倒一般。
朱永贤心下一紧,忙伸手扶住,半扶半抱地将人送上了马车。
考生们只能回家休息一晚, 十一号一早便要重新入场,直到十三号才能交卷出场。
这一晚,裘智睡得特别死,直到日上三竿才睡醒,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无精打采地去了贡院。
到了贡院门口, 裘智下了马车,四下张望,本想找潘文子一同入场,但没有看到好友的身影,估计他已经进去了。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裘贤弟。”
裘智回头,见一名身穿浅绿色长袍的男子面带笑意,快步走来。
他愣了片刻,才记起对方是林牧鹤,自己在国子监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