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名著同人)[综名著]带着王爷做神探(186)+番外

作者: 大呱哈哈 阅读记录

吕承奉一直关注着这件事。他出身司礼监, 人脉广泛,如今又跟了燕王, 大家更是卖他几分面子, 想打听乡试的事可谓是易如反掌。

裘智一开口,他便将自己所知的消息全盘托出。

贡院发生了杀人案,大约有三十名考生受影响。现在朝廷官员主要分成三派:一派主张第三场乡试全部重考;一派认为让这三十名受影响的考生补考;还有一派建议直接取消这三十人的成绩。

裘智微一沉吟,问道:“皇兄支持哪一派?”

吕承奉神色一僵, 讪笑道:“皇上的心思,咱们这些做奴才的哪敢揣测?”

裘智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尴尬地笑了笑:“是我的错, 不该问这些。”

这毕竟不是现代,大家可以随意评论老板。随意揣摩君主心意,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朱永贤却大喇喇地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咱俩去紫宸殿问问皇兄不就知道了?”

裘智伸了个懒腰,婉拒道:“今天外面风大,我不想动弹了。”

他还是有点眼力劲的,自己能不能补考, 全看大舅子的心情,绝不会在这种时候,上赶着去秀恩爱,让对方不痛快。

朱永贤见裘智神色疲惫,生怕他被风一吹又着了凉,立刻改口道:“那你好好休息吧,我去找皇兄问问。”

他说完,转身便往外走,刚跑出去两步,又折了回来,叮嘱道:“快中午了,估计皇兄会留饭。你中午自己好好吃饭,别瞎糊弄。”

吕承奉接话道:“殿下放心,我盯着二爷呢。”

裘智认命地叹了口气,男友不在,还有保姆管着。

吃完午饭,裘智正准备休息,朱永贤便风风火火地回来了。

朱永鸿知道弟弟的来意,并未藏着掖着,直接和他说了自己的打算。肯定不会全部重考,太影响朝廷的脸面了。至于那三十人是补考,还是成绩作废,他还没决定。

朱永贤眼巴巴地看着裘智,问道:“这事你怎么想的?”

裘智身体不好,朱永贤担心他再进贡院三天,只怕要躺着出来了。可又知道爱人对这个乡试十分重视,毕竟这辈子只打算考一次,每天头悬梁、锥刺股,学得十分刻苦。

所以朱永贤没有自作主张,先回来征求对方的意见。

裘智闻言,不免陷入沉思。他第三场考得特别差,当时故意假装慌乱,用墨水弄脏了卷子,也是存了补考的心思。

毕竟杀人属于不可抗力,学子们紧张影响发挥,没准会给第二次机会。换作现代,突然有人发疯在考场杀人,肯定会安排受影响的考生补考。

他特意用墨水盖住了答案,让考官不知道自己之前写了些什么,以免他们认为自己的文章驴唇不对马嘴,怀疑他想借机浑水摸鱼,不许他参加补考。

裘智不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若最终无法补考,也不会觉得可惜。可如今有机会争取,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更何况,潘文子也被牵连其中。潘文子性格善良,为人宽厚,裘智不忍他再蹉跎三年。

裘智思忖半晌,问道:“你能劝皇兄让我们补考吗?”

朱永贤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没问题。不过,皇兄说他下午要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我若是当着百官的面提议,肯定不能像平时那样撒娇耍赖,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

裘智嘴角微微上扬,朝男友招了招手,示意朱永贤靠近些,低声道:“这还不容易,我教你。”

他和赵泉意学了这么久,多少也学会了些官场上的门道,关键时刻,几句场面话还是能应付过去的。

下午,紫宸殿内,朱永鸿召集了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以及朝中重臣,商议贡院杀人案的后续处理。话题才起了个头,李通便匆匆进来禀告:“陛下,燕王殿下来了。”

朱永鸿知道弟弟去而复返,多半是为了乡试补考一事,忙命人将他请了进来。

朱永贤步入殿内,恭敬行礼:“参见皇兄。”

朱永鸿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免礼。”随即吩咐戴权:“给燕王殿下看座。”

朱永贤平日里极少参与朝政,与朝臣们交往不多。即便出席祭祀或宴会,亦是身居前列,因此大半文武不知他的长相。

温阳今日看到朱永贤,心中不由一惊,对方正是前几日在贡院抱走裘智的那个人。

他是进士出身,脑子不笨,瞬间明白了二人的关系。再联想到赵泉意自从担任主考官后那副如履薄冰的模样,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自觉窥破皇家秘事,他顿感后背发凉,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多看一眼。

殿中群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朱永贤一时插不上话,心急如焚,听着众人七嘴八舌,椅子上仿佛生了钉子一般,坐立难安,频频向朱永鸿使眼色。

朱永鸿见状,微微一笑,和颜悦色地问道:“燕王怎么看这件事?”

赵泉意心中暗暗腹诽:他能怎么看?还不是取决于裘智怎么看。

王太傅对朱永贤的性子颇为熟悉,知道燕王一向不理政务,此刻见皇上竟向他询问意见,不由得微微一怔,心中奇怪,这种事问朱永贤,岂不是白问?

他是朱永鸿的老师,虽是亲信,但朱永鸿实在不好意思和老师说弟弟和裘智的事,因此尚不清楚朱永贤有了个军师。

朱永贤起身准备回话,朱永鸿却摆了摆手,道:“坐下说吧。”

朱永贤深吸一口气,回忆着裘智教他的话,缓缓开口道:“臣弟听说,贡院内发生惨案后,有学子上前查看,出手相助。这些学子虽身处险境,却仍心怀正义,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