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黛玉有个绿茶弟弟(22)

作者: 四色云锦 阅读记录

但是怎么这小丫鬟对他有这么大的怨言呢?就因为他不给她升值?那算了,他确实给不了。

沈宴寻思了一会,正欲说话,却见黛玉瞥了她一眼,顿时明白了过来。

“弟弟,原来咱们府里的丫鬟是想去谁那里就去谁哪里的吗?这是什么时候新出的规定,我竟不知?”黛玉的声音很冷,看起来是在问沈宴,实则眼神却落在刚刚吵架的众丫鬟身上。

沈宴自然是跟姐姐打配合,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我也没听二奶奶说过有这样的规定。”

黛玉又继续问:“那可是宝玉什么时候找你了,说看上你屋里的丫鬟了?”

沈宴笑道:“那自然是没有这样的事了,宝玉最近都在认真读书。”

黛玉恍然大悟,“原来没有啊,那看样子,是你们自作主张了?”

分明她的声音并不严厉,可是众丫鬟都被吓的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了。

黛玉盯着她们看了好一会,见她们都不敢抬头,这才加重了语气,“给你们三天的时间,想要离开的,自己去求二奶奶,或者来找我,我帮你们去找二奶奶也行。”

“如果三天之后,你们没走,那就说明你们不想走或者是不能走。”

“不管你们是不想走还是不能走的,以后在这里留下来当差的,就都给我老实着点,若是下次再让我抓到,我必定回了二奶奶,把你们赶出去。”

“至于你们出去了,能找到别的差事,那是你们的本事,找不到,我这竹林轩也不需要你们了。”

“可听明白了吗?”

众丫鬟忙道:“听明白了。”

见黛玉和沈宴都走了,众人才松了口气,春兰和冬雪都在责怪秋霜,“都是你,你攀了高枝也不要连累我们啊,我们还想留在这里当差呢。”

“就是,你姨母是太太跟前的人,你就算被赶出去了,也有你姨母帮你,我们可没有,你要走就赶紧走,别连累了我们。”

秋霜脸上有点挂不住,冷哼一声,逞强道:“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想在这里呆着呢,你们等着吧,我肯定能走的。”

只有夏荷,痴痴的看着沈宴离开的背影,脸上忍不住泛起了一阵红晕。

“姐姐,这事就这样晾着吗?”从来没有管理过丫鬟经验的沈宴只得像黛玉求助。

黛玉思索了片刻后,道:“这件事先放着,等几天,看那个丫鬟能不能走,若是不行,我就跟凤姐姐说一声,你也别担心,左不过几个丫鬟的事,惹不到你身上。”

黛玉说着,又交待道:“还有红杏,你要好好说说她,这可是她的疏忽。”

沈宴点点头,应了下来。

其实他倒不是担心这件事会惹到他身上,主要是这几个下人是荣国府那边派来的,相当于人家是和荣国府签的合同。

他想要辞退他们,他好像没那个权利,可是继续留着,又确实膈应人。

他不指望这些下人帮他做什么重要的事,但是也不希望这些下人给他惹事啊,而且人家现在有另寻高就的念头,又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人物,他也犯不着拦着。

只是,他一个外男单独见王熙凤好像也不太方便,还是交给姐姐吧,他现在和前世不一样了,他可是有姐姐保护的人了,相信姐姐肯定能处理好的。

第14章

不过是一件丫鬟闹出来的小事,黛玉和沈宴都没有放在心上。

秋霜大话都放出去了,其他三个丫鬟都看她不顺眼,她也不想继续呆了,就找了个机会去求她的姨母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在贾府的一干下人中还是有些脸面的。

秋霜一来就抱着周瑞家的手臂撒娇:“姨母,你就帮帮我吧,谁都知道那林大爷只是寄居在府上的,如今看着得老太太喜欢,可到底不是贾府正经的爷,在他的院子里哪有什么出路啊?您就跟太太说说,让我去园子里呗。”

周瑞家的冷笑:“那你进了园子之后,是不是还想去宝玉的屋里伺候啊?”

周瑞家的明白自家外甥女那得寸进尺的性子,本意是嘲讽她,结果秋霜愣是跟听不懂一样,还惊喜的问道:“真的吗?我能去宝玉的房里伺候,那可真是太好了,谢谢姨母。”

周瑞家的冷声道:“我只是太太的陪房,我不是太太。”

“姨母!”秋霜继续抱着她的手臂撒娇。

周瑞家的把她从手臂上扒拉下来,叹了口气,认命的给她分析道:“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就算说了,你也进不去。”

“你瞧瞧宝玉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袭人,那是老太太给的,剩下的哪个没有点背景?就算是林之孝的女儿小红,去宝玉的院子里,也只能当小丫鬟呢。”

秋霜不甘心,还是央求道:“可是姨母”

结果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周瑞家的打断了,“你忘了我交待你的任务了?你要是真的不想在竹林轩伺候了,那我跟太太要了你出来,你回家去。”

秋霜扁扁嘴,不敢说话了。

她家是村里的,自然不能跟城里相比,何况还是贾府这样的高门府邸,便是普通的丫鬟走出去,那也比乡下姑娘体面多了。

周瑞家的见唬住她了,便又安抚道:“你别看不上林大爷,我听说林大爷读书好,他以后可是要考科举的,你模样也齐整,要是被他看上了,成了他的姨娘,不也成了主子了吗?”

秋霜双手卷着手帕,委屈道:“可是林大爷身边的大丫鬟红杏,防我们跟防贼一样,我们都进不了屋子。”

周瑞家的低声道:“你以为到了宝玉院子了就不是了?宝玉院子里的人更多,你只会更加出不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