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130)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不过倒也不必太过铺张,也不要惊扰百姓,依我看,不如就去你刚才说的皇庄上转一转吧,既可以看看风土民情,也正好送漪房过去安置,你觉得怎么样?”

他没提上巳节的别的含义,而是以庆祝祭拜炎黄子孙的祖先轩辕黄帝为由,提议去皇庄,至于后面说送窦漪房也是个理由,总之就是绝口不提她的言外之意。

“……先生说好那就好,”刘元眼里划过一丝失落,但脸上还是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附和他。

就这样,两人暂时达成了一致,只是刘元回转椒房殿去说服吕雉时,却并不顺利。

原因也很简单,吕雉也知道刘邦现在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了,所以绝不允许儿子在这个时候出什么差错。

可刘元却告诉吕雉,林清源松口了,说是愿意跟自己定亲了,这次上巳节之行,便是她特地邀请对方,想着把这事再明确一下的。

听到这儿的吕雉除了惊讶,就是欣喜,但还是没当下允诺,只说会好好考虑,让她先回去,刘元应声行礼后离开。

女儿刚走,吕雉就立刻派人去把审食其找来,并与他说了这个好消息,只是还是有些许顾虑。

“按我们的习俗,上巳节临水而行,踏歌起舞,本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好时节,难得林清源又松了口,肯对元儿用心,我倒也不反对他们出去游玩一番。”

“可是盈儿那儿,我是真不放心啊。”说到底,吕雉还是更担心儿子的安危,尤其是现在这个紧要关头。

“元儿不都说了,是要去皇庄里转转就好,又不是去那人山人海的灞桥,怎么?你还怕盈儿被挤丢了不成?”审食其却没她那么发愁。

“再者说,盈儿到底是男儿,虽年岁小些,也不能总拘在宫里啊,还是多出去见见风土人情,百姓生活,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啊。”

审食其到底是男子,与吕雉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这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

“我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但这不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吕雉叹了一口气。

“你要实在不放心,我亲自接送他们就是了,”审食其出了个折中的主意。

“你都想到亲自接送他们了,怎么也不曾问问我想不想去啊?”吕雉却嗔怪了一句。

“我何尝不想?只是如今陛下虽不在长安,但我们也需谨慎些,莫要为了贪一时之欢,而误了大事。”

“左右将来日子还长着,只要你愿意,以后我们年年一起去踏青游玩,这样可好?”审食其提醒了她一句后,又立刻缓下语气哄她道。

“我啊,天生就是个劳碌命,这元儿,盈儿,没一个想着我的,食其,好在还有你惦记着。”吕雉闻言笑了笑,眉眼间都轻松许多。

“你我相识相知多少年了,我不惦记你,还能惦记谁?”审食其也回了一句。

话音未落时,两人相视而笑,到底他还是劝得吕雉同意,且亲自于三月三那天,送了林清源他们去京郊的皇庄上玩,窦漪房也被他们偷偷藏在箱中,带上了马车。

到了地方,跟审食其这个长辈约好了回去的时间,等他一走,他们便赶紧把窦漪房抱了出来。

因为事先已经安排好了收养她的人家,也跟小姑娘沟通过,刘元他们还亲自去了那户人家叮嘱对方好好照顾小姑娘,并许诺等她长大一些,就接她回宫,所以一切都比较顺利。

窦漪房虽然有点失落不能留在他们身边,但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只是最后这一天了,她请求可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踏青游玩一次。

这自然没什么好不答应的,小刘盈甚至主动承担了带着小姑娘玩耍的任务,对于这点,刘元十分满意,因为这样她就可以和林清源单独在一起了。

不过也不可能丢下小刘盈他们,最多离得有些距离,但又在可视范围内就是了。

他们寻了一处溪流所在,脱了鞋袜下去踩水玩。

今日出门,难得林清源穿的是男子的装束,一身青衣,衬的他格外俊朗,而刘元呢,亦是绿衣白裳,端的是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少年女郎模样。

玩了一会儿水,刘元又缠着林清源奏乐,后者拗不过她,便让人取来了琵琶,弹奏那首特别有名的‘春江花月夜’,刘元则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不远处的小刘盈也拍手叫好,窦漪房小小年纪,虽不懂什么音乐舞蹈的内涵,但她知道这舞看着美,这曲子也悦耳,所以也拍着小手捧场,还不知从哪儿摘了一朵水粉色的芍药花,乐颠颠的拿着跑向了林清源。

“大哥哥,给,”小姑娘在他身前站定,恰好此时,这首曲子也到了结尾,她便伸手递了过去。

“芍药?”林清源觉得稀罕,将琵琶放置在自己腿上,随即接了过来,“漪房,怎么想不起要给我这个?”他好奇道。

“我看今天有好多哥哥都给漂亮姐姐送这种花戴,大哥哥,你也送一朵给大姐姐吧,”窦漪房奶声奶气的回了一句。

“先生,你能给我戴在头上吗?”刘元见状,也走上前来,并俯下身子与他平视,虽然在问他的想法,但脸上带着的羞涩却显露出了她的内心。

而这个时候,林清源也突然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上巳节男女之间互送芍药花,是为倾慕之意。

也就是说,现在手里这朵芍药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那是戴也不是,不戴也不是。

也许是他沉思的时间稍微有点长,窦漪房这小女娃竟是都急了,拉着他拿花的手便放到了刘元的发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