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137)
“你们都听听,这长安成了虎狼之地了,堂堂的封国国君,父皇驾崩了不来吊唁,更不要说祝贺新的皇帝登基了。”
“这赵国可不比代国远,这代王刘恒还比刘如意要小好几岁呢,还有齐王刘肥,人家千里之遥,都赶来吊唁了。”
“如今先帝的儿女几乎都在他灵前尽孝,凭什么你的儿子就这么特殊?还讲不讲孝道,懂不懂礼数?!”
吕雉最后这句,也实在是诛心之言,若是认下,那刘如意可就是不忠不义之人了,这也让戚夫人方寸大乱,情理之下,竟是高声开始反驳!
“如意不能回来!就是不能回来!先帝曾有遗言,一旦他百年之后,就让我速去赵国,如意也不必前来吊唁的!”
可惜她不是用道理来驳斥吕雉的话,而是抬出了刘邦,试图以此达成目的,这简直是一步死棋。
果不其然,吕雉听了这话就冷笑一声。
“先帝的遗言?谁听见了?”她也不啰嗦,直接环视了一圈,大大方方的问。
而所有的妃嫔都低眉顺眼,无人敢为戚夫人说话,也没人愿意为了一个外人而置自己和孩子于险境。
戚夫人孤立无援,几乎是泣不成声,倘若刘邦看了她这梨花带雨的模样,说不得会疼宠非常,可惜落在吕雉眼里,那就是除了厌恶,还是厌恶。
“这后宫是听你的?还是听哀家?当然是听皇太后的!”吕雉霸气宣布了自己的主权,在对方恐惧非常的眼神中,又立刻宣布了对戚夫人的处置。
“来人哪!把这个忘恩负义的贱妇给我打入永巷,罚她每天舂米十斗!”
戚夫人闻言,当即瘫坐在地,无助非常,然而伺候的宫人可不会多么怜香惜玉,皇太后发了话,那他们就得照做。
或许戚夫人以前是宠妃,他们不敢得罪,可现在就不一样了,这宫里的奴婢最是会见风使舵的。
所以话音未落,便有两人上前来,一左一右抓住戚夫人便往外拖去。
虽然没有舂过米,不知道那是多么辛苦的惩罚劳作,但永巷是什么地方,戚夫人还是很清楚的。
所谓永巷,除了是未分配到各宫去的宫女们的集中居住地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幽禁失宠妃嫔,也就是说,只要进了那里,等同进了冷宫。
“陛下!陛下啊!你要给戚姬做主啊!”戚夫人怕的什么似的,不住的哭求。
都到了这个地步,她也知道吕雉不会放过她,于是下意识喊出的还是刘邦,可惜,刘邦是在房间里,但听不见她的呼唤,也看不见她的遭遇了。
都被拖出门老远,还能听到她的哭喊声,其他妃嫔闻之,则更加恭顺,不敢造次,而吕雉听着仇敌的哀嚎,却觉得心中无比畅快!
多少年了,受这个贱妇的欺负和侮辱,现在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71章
那不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吗?
刘邦的身后事办的很是体面,前朝政权的交接和后宫妃嫔的安置也都平稳过渡,只是到底其中还有些不妥在里面。
后宫中除了戚夫人,几乎都是赢家,所以她的惨淡也掀不起什么波澜,只是前朝却因小刘盈的两道圣旨而起了一定的风浪。
这第一道圣旨便是小刘盈决定为先帝守孝三年,以尽人子*之哀,并命九卿之一的奉常,叔孙通,叔大人全权主办其中流程。
这礼制本就是儒家擅长的方面,又是极为得脸的体面事,叔孙通和儒家一众自然是牟足了劲儿要做好它,也好增强自家学派在朝堂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可紧随起来的第二道圣旨却让叔孙通坐立不安起来,因为在这道圣旨里,小刘盈封了商山四皓为太傅,还封了张良为少傅。
商山四皓和张良都是道家学派的大贤者,而张良还是最受先帝倚重的开国功臣。
现在他们五人一起占据了帝师之位,且当今陛下年纪还小,易受影响,这天长地久之下,会有什么结果,简直可想而知。
此道圣旨一下,儒家所受到的冲击,自然不是一般的大,也难怪现在叔孙通坐立难安了,谁让他是儒家现在的掌舵人呢?
叔孙通思来想去都觉得这事无法破局,心急之下,便派人又去请了自己的好友陆贾前来,两人同朝为官,又是挚友,这有什么事了,自然要相互支应着。
陆贾也懂这个理,所以叔孙通一派人来请,他便随之前去了。
书房里,两人皆是一席素色衣衫,如今先帝驾崩,处于国丧期间,自然不见五彩之色,华丽纹章。
“如今陛下册封商山四皓为太傅,留侯为少傅,留侯也就罢了,大家都知道他隐居日久,这少傅不过是挂个名头。”
“可商山四皓就不同了,他们如今可是长居宫中,又有帝师的名分在,这教导起陛下来,定然不遗余力的灌输黄老之学那一套。”
“长此以往下去,我儒家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叔孙通的眉头皱的死紧,跟好友说着此时不容乐观的情况。
“依我看,这是平衡之术,先将守孝之事交给你全权操办,这是给儒家面子,而后将太傅的名分给了商山四皓,又是全了道家的里子。”
“这一内一外,相互制约,我们越是争斗,陛下的皇位也就越稳当。”
“这等计策定然不是陛下一个孩子能提出来的,一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陆贾分析的头头是道。
“那不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吗?”叔孙通闻言,眉头皱的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