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172)
“他们虽被关在牢狱之中,但他们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也会生病难受。”
“太上皇年老体弱就不说了,太后娘娘还是女人,每月都有不方便的时候,那不全靠审大人支应着吗?”
“他跪过项羽,也求过狱卒,被人折辱谩骂,刑罚加身,但这都没让他倒下,依旧和太后娘娘相互扶持,尽全力照顾好太上皇。”
“那是什么艰苦的日子啊,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啊。”
“陛下,你想想,太后娘娘和审大人一起经过这等苦楚,又受人家如此帮助,他们能不惺惺相惜吗?”夏侯婴跟他说起了那久远的往事。
“有恩就要报,有债就要还,这道理朕都明白,如果真是如此,那朕也没什么好说的,可眼下母后和他,这,这……不仅仅是恩情啊。”小刘盈面露难色,仍是觉得无奈。
“老臣知道,这才是陛下的心病。”夏侯婴也叹了一口气,“可是陛下啊,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样的。”
“是,太后娘娘和审大人确实年少相识,甚至于,当时若不是陛下的外祖父吕公,亲自相中了先帝做女婿,只怕太后娘娘就会选择嫁给审大人了。”
“后来,他们各自成了亲,有了孩子和家庭,但他们的交情却因兵荒马乱的世道和艰难困苦的人质生涯得以加深。”
“还有陛下和鲁元公主,几乎都是审大人和太后娘娘一起带大的,他待你们如何,想必不用臣说,陛下也清楚。”
“陛下今日来,是因为心里过不去,面上也挂不住,怕传出去了,让人说闲话,可陛下知道吗?”
“其实太后娘娘和审大人的事,几乎从沛县出来的老臣都知道,太上皇也知道,但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先帝,他也是装不知道。”
“臣说句心里话,陛下别不爱听,先帝和太后娘娘虽然是结发夫妻,但他常年征战沙场,纵横四海,真正陪伴太后娘娘度风险,坐牢狱,过日子,乃至抚养孩子的,都是审大人啊。”
“他们相互扶持几十年了,你就是现在让他们了断,他们断的了吗?”夏侯婴摊开手,与他晓之以情。
“难啊,真难。”小刘盈也叹了一口气,换位思考一下,他发现就算是他,恐怕也做不到。
“臣再说句不中听的,如今大家都老了,在一起无非就是图身边有个伴儿,能说说话,聊聊天,还能干什么啊?”夏侯婴见他的态度有所松动,赶紧再接再厉。
“陛下是举世闻名的孝子,难道连母亲的这点愿望都不答应吗?”他这是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了。
“……”,果不其然,小刘盈听到这儿,心里也很受触动,良久后……
“罢了,罢了。”他叹了一声,到底还是妥协了。
“陛下这样想才是对的,正所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一家之主尚且常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一国之君乎?陛下正该有此雅量和容人之度啊。”
夏侯婴见状,又软下语气宽慰了几句,这也是间接给小刘盈再找几个台阶的意思,让他心里舒服些,此事也好早点儿平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小刘盈在宫外听夏侯婴开解自己,而宫里林清源正守着刘元,她喝了太医开的药,有安神助眠的效果,这一睡就到了下午。
“先生?”她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守在身边的他,不由自主的朝他伸手。
“元儿,你醒了?”林清源赶紧凑过去握住她的手。
“饿不饿?渴不渴?我早先吩咐人炖了鸡汤,正在灶上温着呢,当下就能用,你等着,我马上去给你端来。”说着,他就要走。
“先生,你这是怎么了?笑的这么开心?”然而她却拉住了他,感觉有些莫名其妙的同时,还有一丝委屈。
“我当然开心了,元儿,你知道吗?你有了。”他笑的更是眉眼弯弯的了。
“我有了?我有什么了?我摔了一跤,肚子疼的要死,你还笑我,你……”,她抽回手,作势要锤他,岂料却又被他握住。
“好了好了,是我的错,但你现在可不能说什么死不死的,肚子里的孩子听了,会不高兴的。”他赶紧软下语气哄她道。
“什……什么?孩子?”刘元一时没反应过来,“先生,你是说,是说,我,我有孩子了?”她不敢相信的用左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腹部。
“那之前我……”,她欣喜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摔倒的事,顿觉紧张起来,下意识的就要起身。
“没事,没事,太医来看过了,好在你摔在我身上,只是动了胎气,好好养几天就行了。”见她执意要起身,他只好赶紧扶她,让其靠在自己身上,搂着她安抚着。
“孩子真的没事?”但刘元还是不放心。
“真的没事,所以,你要不要喝鸡汤?我去给你……”说着,他就又想起身,岂料此时刘元却突然伸手抱住了他,还顺势挪动了一下身子,坐在了他身上。
“元儿?”林清源顺势搂住了她,但他不明所以,想问她。
“先生,别说话,让我靠一会儿。”她却不回答,只靠在他怀里,安心万分的闭上了眼睛。
“好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来。
“这是怎么了?”林清源依旧不解其意。
“没什么,只是想离你近一点,先生,你知道吗?其实我们成亲这些日子来,我一直有些不安,明明你就在我身边,可我却总觉得你离我好远,就像隔着一层雾一样。”
“可现在,我却觉得,你真的是我的了。”话到此处,她双手并用搂住了他的脖颈,笑的眉眼弯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