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179)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嗯,”审食其见她同意,自己也笑着点了点头。

“你啊,别光顾着元儿,自己也该好好保重啊,来,吃个橘子,驸马不是说过吗?多吃水果对身体好。”

办完了别人拜托的事,审食其也觉得轻松许多,伸手拿了案台上一个橘子,剥了外皮,将其中的果实递过去,口中还关切的说着话。

“好,我吃就是了。”吕雉闻言,也笑着接了过去,并掰着橘子瓣儿吃,虽然只是酸甜口的,但她却感觉如喝了蜜糖一般,心里嘴里,都是甜滋滋的。

可见并不是橘子在起作用,而是他的态度让她很满意。

见她一如既往的信任看重自己,审食其也松了一口气,他心里其实稍微有点愧疚,但是到底他也得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再说他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只是让一切变得更圆满一些,让更多的人因此受益而已,所以很快他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就在汉朝将此事解决的同时,那个匈奴使者带着使团众人已经急匆匆的离开了长安,返回了草原,回到匈奴王庭所在之地,并向冒顿单于如实禀报此行的经历。

而匈奴王庭也因这些使者传回来的汉朝消息,而为之震动!

第94章

有一件事,本单于怎么也想不明白,汉朝人怎么那么清楚我们和大月氏之间的恩怨呢?

匈奴使团返回王庭之时,已是六月初,此时汉朝已经进入夏日,酷热即将来袭,但北方匈奴帝国的中心首脑,王庭如今所在的焉支山,却凉爽宜人的很。

匈奴帝国自冒顿大单于即位以来,南征北战,疆域扩展数十倍不止,匈奴王庭也比以前辉煌豪华许多。

不过与汉朝这种农耕文明的首都固定于一个城市不同,匈奴王庭的位置是会变动的,这也符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点。

换句话说,匈奴王庭也不过就是一个大点的毡帐,随走随拆,只是它比普通的牧民住的地方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它代表着草原上绝对的王权。

虽说匈奴王庭每年都要移动,但五月和六月,匈奴王庭都会回到焉支山附近驻扎,随行的还有大单于的本部和亲属部族,也就是匈奴最精锐的将士们。

但是焉支山的位置,其实已经非常靠近汉朝的边境了,不过匈奴人还是年年如此,盖是因为他们祭祖的场所和天神所居之地,都在这附近。

匈奴的大单于按照规矩,每年都要在这里祭祀祖先,祈祷牲畜肥壮,水草丰美。

而匈奴最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也主要集中在五月和六月,那么匈奴王庭自然要提前迁徙回焉支山主持大局。

故而派去汉朝的匈奴使团一回来,就立刻回到了焉支山附近的王庭所在,并向他们的首领,冒顿大单于如实禀报出使经过。

“伟大的撑犁孤涂,您的奴才回来了。”那个使团的领头人,在汉朝曾趾高气扬的家伙,如今却只能跪着爬进王账之中,重重以头触地,恭敬无比的对着冒顿大单于叩拜。

‘撑犁孤涂’,这个词,乃是匈奴语,‘撑犁’者,天神也,‘孤涂’者,儿子也,直接翻译一下,那就是‘上天之子’的意思。

这个称呼与汉朝的‘皇帝陛下’意思相近,都是最高首领的指代。

“我的奴才,说说吧,汉朝的那个小皇帝有没有替他母亲答应本单于的求婚啊。”

冒顿单于今年才四十出头,正是壮年之时,虽说他杀父上位,私德有亏,但那是从汉人的角度来看,匈奴人可不在乎这个。

他们只记得,是冒顿单于带领他们,横扫草原各大部族,奠定了匈奴的霸主之位,并缔造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

而冒顿除了部下的追随外,他本人的威严也是极盛,在匈奴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哪怕此时他用调笑的态度询问,也没人敢真的如何冒犯。

故而王账之内,明明左右两旁坐满了匈奴的贵族,甚至被誉为匈奴四大支柱其二的,左右谷蠡王都列席在侧,却也没见他们两个说话,可见冒顿平日里积威甚重。

只大家的目光如今都集中在了跪于大帐中央的那个家伙身上。

“回禀撑犁孤涂,那汉朝的小皇帝对此事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安排了一场军事演习让奴才等人观看,奴才看到,奴才看到……”,那人说到此处,浑身都在发抖,几乎是匍匐在地。

“你看到什么*了?如实说吧。”他的异常反应让王账中的贵族们都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冒顿也挺疑惑,或者说好奇,于是继续问道。

“伟大的撑犁孤涂,奴才看到了和白登山那日类似的骑兵存在,而且这次他们全都身披重甲,拿着的兵器更是闪着寒光,似乎比之前更强了。”话音未落,他便死死趴在了地上,连头也不敢抬。

“……”,其他人没说话,也不敢说话,大家一致看向了冒顿。

“是吗?他们更强了,然后呢?那小皇帝还说什么了?”冒顿心里一沉,但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端起金杯喝了一口马奶酒。

说实话,匈奴人虽然不会冶炼铸造,但他们会抢就行,无论是敌对部族,还是西域诸国,甚至有时候就连汉朝边境的一些城池都在劫掠范围之内。

这也使得匈奴人虽然忌惮汉朝这个大邻居,可也不至于怎么着。

冒顿猜出这是对方向自己示威的手段,但肯定还有下文,于是才有此一问。

“他还说,他们汉朝的风俗与我大匈奴不同,他的母亲也并无再嫁的意愿,望伟大的撑犁孤涂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