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210)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可让我担心的是,这些选出来的人,会跟原本的学派相勾连,届时恐怕就不会仅仅是为国选材,而是会造成各学派并立,争夺朝堂话语权的严重后果了。”曹参忧心这个。

“难道不用科举制选官,其他学派的巨头就不会举荐自家人进朝堂了吗?”

“这事儿别说其他学派了,就连我们道家,不也是如此吗?”张良却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

“我们是我们,至于别的学派,凭它是哪个,也配和我们有一样的待遇吗?那不是反了天了?”

曹参这话护短的很,更是充分把双标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然而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因为就像他说的,如今的治国思想,确实是以道家学派的黄老学说为主,其他的虽然也有,但那只是细枝末节,根本不打紧的。

“丞相,你所担忧的,无非是未来选出的人才,到底倾向于谁的站队问题,那是以后的事,暂时还不必太过操心。”

“退一万步,即便他们真的各自有倾向,那又能如何呢?能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出来,本身就代表着他们的才学。”

“有才学的人,难免就会有野心,有傲气,这也正常。”

“可是若因此我们就对其弃之不用,那我等岂不成了未战先怯之徒?”

“丞相,恕我直言,倘若因为担心驾驭不住千里驹,就故意选择资质低劣的驽马来使用,那跟因噎废食,本末倒置又有什么区别呢?”

张良缓下语气与其分析这其中的弯弯绕,别看说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就一个,这事儿得办,而且他们得帮忙控制住局面。

“可是……”,曹参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心里到底还是犹豫。

“眼下这朝廷里的事,有你我压着,倒还好办些,我更担心的,是这科举制一出,其他诸侯国也有样学样,届时这人才是中央的,还是地方的,就难说了。”

“万一演变成了春秋战国那种态势,你我才真真是难办呢。”张良话头一转,把重心放到了别处。

但他说的,也确实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不得不防。

“可是,如今这诸侯国皆为刘氏皇亲,便是真要处置,也轮不到我们两个啊。”曹参皱了皱眉。

“所以,你果然也是赞同先处理掉诸侯国们,然后再改制度的吧。”虽然是疑问句,但却是肯定的语气。

“我可没这么说,而且我也没能力处理掉这些皇亲国戚们。”曹参不肯留下一丝半毫的话柄,但他讲了这话,其实也就是间接表了态。

“是啊,都是皇亲国戚,我们做臣子的,便是再怎么功劳大,也没有以下犯上的份儿,既然如此,那就只好知会一声能处理他们的人了。”话到此处,张良意有所指道。

“你想让太后娘娘出手?这不太好吧,她的手段,实在是……”,曹参有些踌躇。

“若是诸侯们自己没有异心,那即便太后娘娘想如何,怕也是不能,而若是他们真有什么不对,那处理掉他们,也是应该的。”

“而且我想,太后娘娘应该非常乐意亲自动手,为陛下的千秋伟业铲除一些不该存在的障碍的。”张良倒是看的很清楚。

“……子房,你算的这般透彻,为刘家的江山殚精竭虑,日夜筹划,可你就不怕,有朝一日,会落到狡兔死,走狗烹的地步吗?”

道理谁都懂,可曹参听到这儿,心里也是抑制不住的担忧,看他的眼神也十分复杂。

“丞相,你是知道的,若是换做从前,我是最不愿管这许多闲事的,反而更看重自我的心境修养和家族的传续问题,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

“有清源在,我心里就有底,知道改革的方向是对着的,那么我又怎么能只为自己和小家着想,而丝毫不顾天下百姓的安危和将来呢?”这话张良说的情深意切,丝毫不掺假。

“……你就这么相信他的能力吗?”曹参不知内情,自然有些疑惑。

“我不是相信他,我是相信道,我相信,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而我们只要顺其自然,无愧于心就好。”张良由衷感叹道。

“罢了,罢了,怎么我也辩不过你,说吧,需要我做点什么?”曹参闻言,思虑再三后,到底还是应下了。

两人就此达成一致,随即就各种细节磋商起来。

第112章

那就是了,会咬人的狗不叫嘛。

张良和曹参想着,得先处理一下各诸侯国,使得藩王们的势力得以削弱,不足以和中央抗衡,然后再腾出手一心一意发展建设。

而要想达成这个目标,那么就非得让吕雉出手不可。

毕竟,如今各诸侯王基本都是先帝的子侄兄弟,也只有吕雉这个,先帝的妻子,当今陛下的母亲,大汉的太后娘娘才能在身份和礼法上对他们进行绝对的压制。

而且这个事儿也不用担心会引起吕雉的猜忌,说到底这江山是她亲儿子的江山,她理应比他们这些个大臣更担心诸侯王们有异心。

只需略微提一提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她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消息传回林清源这儿,他正想着是不是让审食其开口的时候,却见刘元提着一个笼子进来了,里面是熟悉的毛绒绒一团白,正是当初匈奴人送来的祥瑞。

“怎么把这个狗东西带回来了?”林清源皱了皱眉,显然不是很高兴。

“你别老一口一个狗东西,如今嫣儿正学说话呢,你也不怕教坏了她?”刘元没有立刻回答,反而先说了他一句。

“瞧我,怎么连这都忘了,”林清源闻言,也是有些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头,“以后肯定不会了。”他赶紧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