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277)
吕雉看他神态言语不似作假,只怕这窦漪房真如他所说,有那般造化。
可吕雉又岂是畏惧什么天命的人?
或者换句话说,天命顺她,她就认,天命不顺,那就不认。
一切以利己为目标,就像当初的楚汉争霸一样,在派人去套他的话之前,她就做了两手准备,现在亦然。
她不喜窦漪房,自然不愿她做皇后,给她使绊子,下黑手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现在,她毫不掩饰自己要对窦漪房下手的意思,也是想看看,林清源到底说的有几分真。
“母后,你这又是何必呢?”而林清源也没想到,他都几乎跟她明言了,她还是想下手。
“漪房她,确确实实是我大汉未来的皇后啊。”他再一次重复了一遍。
“你口口声声说她是大汉的皇后,却只字不提盈儿,哀家是不是可以猜测一下,她未必,是我儿的皇后吧。”可吕雉却突然冷不丁的来了一句这个。
“母后,你……”,林清源简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看来哀家猜对了,史书和现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原因也很明确,就是因为你的存在,对不对?”吕雉的眼神亮的吓人。
“……”,这话林清源不能接,也不敢接。
“行了,这里没你什么事了,就像哀家说的那样,你回去后,该如何过日子,还是如何过日子,但别想着帮她怎的了。”
“如若天命真的属她,那想来无论什么坎儿也迈的过去了,你说是不是啊。”
吕雉现在没兴趣陪他周旋了,只草草了事,准备结束这场谈话了,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办,不过在此之前,需要警告一番自己这个来历非凡的女婿,故而有此一言。
“母后说的是”,事到如今,林清源也不敢再提别的什么了。
而且观吕雉的神色,她现在恐怕不止盯上了窦漪房,就连其他的刘姓诸侯王们,只怕都要不得安宁了。
不为别的,就为她猜到的那一句,窦漪房恐怕不是刘盈的皇后。
这一刻,林清源也不知自己是什么感受,总之五味杂陈的。
就这样,两人暂时达成了一致,或者说,是吕雉单方面对此事盖章定论,并将接下来的走向一并定下。
而他,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当一个旁观者,而且也只能当一个旁观者。
只是现在尚且年少的窦漪房,是否真的能应对吕雉呢?
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这是两个在汉书上都堪称传奇的女子,但现在较量起来,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现在他唯一能指望的,也许真的只有那缥缈无期的天命了。
可若真要顺应天命,那他之前竭尽全力的阻止女儿走上史书的老路,又是在做什么呢?不也是逆流而上吗?
‘不行,我不能作壁上观,我得帮她,我得帮窦漪房!’
这不止是为了对方,也是为了自己的女儿。
说到底,林清源对待天命的态度和吕雉是一样的,倘若有利,那自然遵从,如果不可,那就逆天而行!
第149章
人言可畏这四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
林清源知道,吕雉既然直言不讳跟他讲了要对窦漪房下手,那这事儿就绝没有转圜的余地。
但当时形势比人强,他也不得不答应吕雉要旁观,可心里却想着如何帮窦漪房渡过难关。
这事儿太棘手,他一不能求助刘盈,二更不能让刘元知道,不然就算他再怎么清白,也没有人相信了。
人言可畏四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
他有想过让张良亦或者审食其帮忙,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到底是宫闱之事,把他们牵扯进来,也委实有些不地道。
况且他现在也不知道吕雉打算用什么招数对付窦漪房,还是谨慎为上。
可任他如何观察,还是没觉出有哪儿不对,一连过了数月,日子都平静如初,仿佛那日长信宫的大发雷霆和定下的赌约只是一场虚无的幻梦。
再加上近来朝政繁多,刘盈留宿宣室殿,深夜都还在处理奏折的情况频频出现,他也不得不帮他一起去解决。
这人一忙起来,就容易忘事,他那紧绷的弦儿也越来越松。
而吕雉等的就是这一刻,在用朝政和授课拖住对方后,她便开始布局。
因着刘盈后宫现在只有窦漪房一个嫔妃,又刚生了孩子没多久,吕雉又不喜欢对方,所以这宫里不论是吃穿住行,还是人事调动……等等权力都握在她手里。
如此一来,她想做什么手脚,那自然就方便多了。
她在等,等一个时机,等一个能一击即中,把窦漪房彻底打落尘埃,却又不会伤到自己儿子和女婿的时机。
不止要等时机,还得寻一个替罪羊,而碍于之前她猜到的那句话,再没有比刘姓诸侯王们更合适的替罪羊了。
如今唯一的为难之处就在于,到底选择哪位诸侯王做这个冤大头。
或者说,她想知道的是,按正常轨迹,史书工笔,到底是谁取代了自己的儿子,得了皇位,又立了窦漪房为后的。
吕雉不是一般的女人,自然有非凡的洞察能力,特别是她已经摸到了模糊的脉络的时候。
所以很快她就缩小了狩猎范围,将选项基本固定在了先帝那些接近成年,甚至已经成年的子侄辈中。
若要做局,需得将他们全都集中于长安,理由也好找,大可以用年节祭祖的名义,将其召回,无非是多费点时日布置罢了。
而且这个理由也挑不出任何问题,特别是明面上挑不出问题,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