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336)
“先生,我自幼跟在你身边,你是有大志向的人,我知道。”
“而最难得的是,除此之外,你还有仁心,对普通百姓的仁心,这是现在的权贵们根本不具备的点。”
“哪怕他们很多人,以前也属于底层百姓的行列,可现在却也无法共情了。”
“我相信,若有朝一日,你走到前朝,大展拳脚,定会为百姓们谋福利,做实事。”
“为了将来的美好愿景能得以实现,那么流血就是必要的,你完全不必为此自责。”
她将这一切拔高到了江山社稷,黎民万安的高度,试图以此削弱他因道德和利益反复纠葛而带来的自责与内耗。
而他,也确确实实需要这样一份安慰,但这无关男女之情,更确切的说,是政治联盟,互相支持罢了。
“行了,说的时辰也不短了,你好好休息吧,改日我再带启儿来看你。”所以话题到了这儿,他也就极有分寸的止住,可这一句,也确实表明,他的态度已经软化了。
“好,我等着先生。”听他这话,窦漪房就知道,今天的目的算是达成了。
至于其他方面,她觉得不必着急,来日方长嘛。
‘总有一天,我会像吕太后绑住审食其那样,把你牢牢的绑在我身边,无论是人,还是心,都只属于我一个人!’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她在心里暗暗发誓。
而她的这些想法,林清源却一无所知。
第180章
他们说三道四,不过是眼红嫉妒。
林清源抱着启儿走后没多久,天色就暗了下来,不多时,刘盈也从宣室殿那边赶过来陪窦漪房。
两人一起用了饭,便坐下一起说说话,窦漪房产后虚弱,半倚在床榻上,而刘盈呢,则是坐在她身旁。
“我听说今日先生来过了?”他先起了个话头。
“是啊,还带着启儿,跟我说了说话,陛下,臣妾看着,他们两个倒是挺投缘的。”窦漪房大大方方的回答道。
“许是这些日子都是先生再带启儿的缘故吧。”
“小孩子嘛,不记事,谁陪他时间长,他也就亲近了,等过些日子你身体调养好了,朕就把启儿送回你身边。”刘盈许诺道。
“哦,不对,应该是你和启儿都得搬去椒房殿了,不能再回这儿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为何?”窦漪房一愣。
“你怎的忘了?朕已经下了明旨,册你为皇后,立启儿为太子,这身份变了,那一应的待遇自然也要改变才是。”
“而且,朕已经命少府对椒房殿进行布置,东西摆件也是朕一一过问了的,虽没有用金玉堆砌那般奢华,但胜在雅致大气,也符合你的喜好。”他细细说着自己的安排。
“陛下厚爱,臣妾愧不敢当。”听他连移宫的事都提前准备,还考虑的这般细致,便是窦漪房再怎么铁石心肠,此时也忍不住动容。
“朕说你当得起,你就当得起。”刘盈握住了她的手。
“可是……”,她欲言又止。
“怎么?是谁在你耳边说三道四嚼舌头了?”刘盈见她神色不对,不由得追问道。
“也不算什么嚼舌头,只是偶尔臣妾睡得迷迷糊糊,听宫女们小声议论,说外头对册立臣妾为后的事,闹得纷纷扬扬,许多公卿大臣都有异议。”
“就连诸侯王们的王后夫人,也都……”,话到此处,窦漪房停住了。
“当然了,臣妾也知道,他们这些人之所以反对,之所以议论,就是因为我出身寒微,能得封为妃,已是陛下垂怜,又怎么能奢望别的呢?”
“可是陛下,臣妾从来没有奢求过皇后之位,我始终都觉得,只要能陪在陛下身边,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过日子,这就够了,旁的什么,再不敢多想的。”她以退为进,情真意切道。
“朕知道你不在乎这些,但是朕在乎,当年我们成亲时,因为给不了你皇后的名分,所以连举行婚礼都要偷偷摸摸,不敢让人发觉,生怕他们说什么逾越礼制,不合规矩。”
“那时朕已觉得亏欠你良多,现下朕做了皇帝,你又给朕生了一子一女,凑成一个好字,尤其是儿子,你为了他,还差点丢了性命。”
“朕若是再不能站出来维护你和孩子们,那朕还算什么皇帝?又做的哪门子的好丈夫,好父亲呢?”
果不其然,刘盈听了这话,不仅没有打消立她为后的念头,甚至更加坚定了,与此同时,也对她和孩子有了更多的愧疚。
可他不知道的是,当窦漪房听到这儿时,心里虽然感动,但却又没有那么感动。
怎么说呢,也许就是他并非是因为全然爱着她和孩子才给他们这些的,只是因为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不得不这么做。
在补偿他们的同时,也为他自己找回从别处丢失的颜面。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若是成了,她和儿子也是得了实打实的好处的。
但她就算心里再怎么想要这个地位,也不能主动提出来,否则日后若是翻起旧账,可就麻烦了。
“但是陛下,外头的议论……”,于是她面露难色,继续暗示。
“什么议论?他们不过是想利用舆情左右朕的想法,真以为朕不知道这些声音背后是谁吗?”
刘盈其实心里也清楚,这事儿十成十得是自己母后做出来的,否则朝野上下怎么会冒出这么多的窃窃私语?
“他们说三道四,不过是眼红嫉妒,再不用和他们一般见识的。”
他摆了摆手,让她不要在意这些,只是他没告诉她里头的弯弯绕,到底此事涉及到了他的母后,且后者还害过她,他这个为人子,为人夫的,也实在不宜再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