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45)
“盈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先生他是不能随意在宫里走动的,”刘元却立刻喝止,可这话才说完就觉自己失言了。
“……先生,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你现在的身份确实没有公开,所以,所以……”,她想道歉,但又紧张的不知如何是好,结结巴巴,怎么也说不全,急得她什么似的。
“先生不能随意走动,那扮成别人不就行了?”小刘盈这个时候倒是聪明起来了,“就像姐姐生辰那天一样,换身衣服,装扮一下啊,”他怂恿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啊,元儿,你觉得怎么样?”林清源闻言,瞬间眼前一亮。
他是真的很想出去走走,但他也顾虑到了现在的特殊境况,所以给了大家一个台阶,没说自己非要去,而是问刘元的意见,若是她反对,那他不去就是了。
“……那,那就委屈先生扮成我的侍者吧,”他的意思刘元何尝看不出来,虽然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冲动,但她到底还是没改口。
“元儿?”她这么快同意,林清源反而一时愣住了。
“先生,姐姐这是答应了啊,你不高兴吗?”还是小刘盈反应快,他拽了拽他的衣袖。
“高兴,我高兴啊,”林清源回神后便连连点头。
“那事不宜迟,我们快行动吧,我这就让人找身衣服来,”刘元见他笑,自己心里也喜悦,既然都说出口了,那干脆把事情做到底吧,于是乎,她如此道。
“好啊好啊,”说起这个小刘盈倒是来劲儿。
“嗯,”林清源虽有克制,但神情间也是很激动的,到底年岁也不大,住在同一个地方快一年,难得能出去放风,也怪不得他这般情状了。
他们三个就此达成一致,便赶紧行动起来,片刻后,刘元牵着小刘盈,身边跟着已经换上侍者衣服的林清源,三人直接朝着天禄阁而去。
……
天禄阁,位于未央宫西边七百米处,乃是汉朝的国家图书馆,藏书数万册之多,其中许多皆是当年萧何丞相废了好大劲儿保住的秦朝以及更早一些的夏商周的典籍图册,可谓是珍贵至极。
但对于不爱读书的人来说,这就是最无趣的地方,尤其是现在朝堂之上多为布衣卿相,底层起家的官员们,故而,平时无事,也就没什么大官会到这里来,也算一处清净之所。
而这点,也正是审食其所看重的,清净人少,那就代表发生点儿什么轻易不会有人知道,便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可及时封锁消息,所以他一提在这儿行事,吕雉没怎么反对就同意了。
而从林清源住的地方到天禄阁的宫道也一早安排过,守着的都是吕雉的人,更是做的面面俱到。
可怜林清源他们还以为是自己瞒的好,殊不知若非吕雉提前安排过,就他们三个那冒冒失失的模样,但凡有点眼力见儿的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早让人拆穿了去。
好在他们幸运,有人给帮着遮掩,审食其也早等在了天禄阁了,躲在一旁看着他们三个进去了,这才往另一头望去,却见一身博士官打扮的叔孙通过来,他这才赶紧整了整衣衫,也走了出去。
两人‘恰好’在走廊拐角处碰到,互相寒暄几句,得知对方都是来天禄阁借阅书简的,于是便同行入内。
彼时,刘元已经问过天禄阁的管事,知道昨日审食其送来的书简还未规整,便让人送到一旁的侧殿里,还吩咐放下帘子,言说要在这儿看会儿书,不许人打扰。
伺候的侍者宫女们自然不敢不从,行了一礼后,便都照她说的退下了。
至此,这戏台子算是搭好,演员嘛,知情的,不知情的,也都到位了,只差一个契机,这事便水到渠成。
第24章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嘛。
天禄阁侧殿,小刘盈正在一堆书简中翻找自己的作业,刘元也在帮他,而林清源则是穿梭在一排排书架中间,不时把各色书简拿下来查看,只是瞧了一会儿后,却皱起了眉头。
“先生,你怎么了?”刘元一直分神注意着这边,见他面露疑惑,不由得走到他身旁,轻声询问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有点奇怪。”林清源跟她解释,“元儿,为何这里的书简不是法家的,就是黄老之学的,那儒家和墨家的呢?”
“先生想看儒墨两家的著作吗?应该是在别的宫室,若是需要,我可差人去取,”刘元略一思索便从容应对道。
“不用那么麻烦,我自己去……呃,我是说,不如你和我一起去看看吧,拿来拿去的也不方便,”林清源想了想后,对她发出了邀约。
“……也好,”刘元本想提醒他如今情况不同应该谨慎些,可难得对方邀她同行,她又很是心动,最后到底还是没能顶住诱惑,点头应下了。
两人又告知小刘盈一声,并让他找到作业后先留在这里等一下,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小刘盈自是答应不提,随即林清源便和刘元一同出了侧殿,去往存放儒墨两家学说著作的所在。
好在离得不远,倒也无需侍者引路,两人就这样进了另一处布置差不多的殿宇,穿行在书架中翻看着诸多竹简。
“先生是喜欢墨家的学说吗?”刘元见他在收录墨家典籍的地方停留的有些长,不由得好奇道。
“谈不上喜欢,就是觉得挺理想主义的,”林清源放下手中竹简。
“理想主义?”刘元不明白。
“就是说墨家的这些观点,比如什么‘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的,它们每一个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想要达成的结果也是好的,但要做到这些,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