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456)
“先生这是作甚?哪有长辈给晚辈倒酒的?这于理不合啊。”周亚夫没有接,而是抬手挡住了酒杯。
“今儿个我们不论身份,更不提官职,就只像朋友那样说说话,好吗?”林清源别开了他的手,坚定的把酒杯递了过去。
“……”,周亚夫没法子,只得伸手接了,但却并没有喝,而是放到了桌上,然后便沉默了下来。
“亚夫,因为嫣儿的婚事,所以你心里怨我,是不是?”林清源也不生气,而是率先开口。
“亚夫不敢。”周亚夫一惊,但随即又垂下眼帘,继续做出一副恭敬的样子,但垂在袖中的双手却早已紧紧握了起来,指甲也掐住了手心。
“是不敢,而不是不会,你果然还是怨我的。”
“怨我这些年,给了你许多暗示,甚至是明示,人前人后也都把你当成一家人对待,可最后却还是碍于形势把女儿嫁给了别人。”
“你一定觉得我这个当父亲的很没用吧,连自己唯一的骨肉都护不住。”
林清源却自顾自的说着自己的推测,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自嘲的意味。
“是吗?亚夫,你是这么想的吗?不用担心,这里没别人,只我们两个,你尽可以说实话,说真心话,怨怼也好,仇恨也罢,我都听着呢。”
“提前告诉你啊,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了,如果现在不说,那以后就算想说,我也不会听了。”
但很快他就调整好心态,开始引导对方主动叙述,并不惜用了激将法的方式,看来今天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而这招也果然好用,周亚夫到底是年轻,沉不住气,还是开了口。
“没错,我确实怨你恨你,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你没把嫣儿嫁给我,而是你为何要把她远嫁匈奴?”
“先生,你不是一向最疼嫣儿的吗?怎么就宁愿她远走那草原荒漠,也不肯把她留在长安呢?”
“这三年来,我没有一天不在思考这是为什么,你是她的父亲,尽可以为她选择更好的儿郎。”
“如果真的有人比我更优秀,而且获得了嫣儿倾心,那我也乐见她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并不一定要嫁给我,但她一定要快乐。”
“可现在的结果却是汉匈联姻板上钉钉,不论她愿意喜欢与否,都要与其缔结这段婚姻。”
“我不理解,真的不理解,而这种疑惑演变到最后,就化成了怨恨,真真切切的怨恨。”
“我不禁在想,你是不是觉得把嫣儿远嫁能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才会明明拥有让她嫁给太子殿下的选择时,仍旧坚持了让她远嫁。”
“可理智又告诉我,你是不可能这么做的,但情感上失去喜欢的人的痛苦和迁怒,却不可抑制的让我坚持了自己的猜测。”
“也因此,我越来越想不通,越来越痛苦,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
他放开了限制,周亚夫也就豁了出去,将自己心里的疑惑怨怼,为难不解,通通说了出来,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说了出来。
而且越说越上头,到后来,他甚至拿起酒杯一仰而尽,也不在掩饰自己的表情了。
“看来你真的是对我怨念很深啊。”但林清源听了这许多堪称冒犯的话语,却并不生气,反而再度亲自为他倒了一杯酒。
“是,那先生难道就没有什么要跟我解释的吗?!”
真是酒壮怂人胆,这句话说的十分有理。
只一杯下肚后,周亚夫不仅敢指责林清源了,还敢直接朝对方要交代了,一副不给个合适的理由就不罢休的模样,与最开始那副恭敬的态度简直大相径庭。
“你想要我跟你怎么解释?比如这件事是有内情的,亦或者,我是有苦衷的,如果我真的给了你缘由,难道就能改变嫣儿远嫁的命运了吗?”
“不能,你我都知道不能,汉匈联姻早已定下,就连皇帝都不能轻易反悔,那你又为何来责难我这个失去女儿的老父亲呢?”
“我不是不伤心,也不是愿意让嫣儿远嫁,我也是没办法啊。”
“其实你心里也清楚这点,可是怨恨蒙蔽了你的双眼,亦或者你觉得必须得有人为此负责。”
“可你不敢责难皇帝,也不能指责你爹,那么最后,你就只好来质问我了,好像只有这样,就能掩盖你的无能一样。”
仿佛是在说他,可又好像是在说自己,林清源的话语里除了戳破了周亚夫的逃避外,又何尝不是在反思自己呢?
他身为小嫣然的亲生父亲,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远嫁,而不能将其留在身边,他又怎么会不伤心,不难过呢?
可他没办法,是真的没办法啊。
不过,“我相信你不会一直无能为力,就跟我一样。”林清源话头一转。
“留侯跟我说,你父亲曾跟他诉苦,也说起过你的前程,你有什么打算吗?有鉴于你也快加冠成年了。”他问起了他对未来的安排。
“……”,周亚夫犹豫了一会儿后,“我想成为一名武将。”他这样说。
“可你父亲却倾向于让你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文官。”林清源没说赞同,也没说反对,只是抛出了他父辈的设想。
“他是他,我是我,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就是要成为一名武将,将来带兵征战沙场,为我大汉开疆扩土。”
周亚夫这次也犹豫了,可时间明显比刚才短,而且神情也更加坚定。
“可汉匈联姻一成,北方边境就会安稳下来,无仗可打,而不安分的南越也会因为我大汉的强盛而臣服,更是没有纷争,那你又有什么用武之地呢?”林清源却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