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473)
“清源,这是遇到什么事了?让你这般高兴?”看他打开帛书后便喜上眉梢,张良猜着是好消息,便笑着问了一句。
“自然是喜事,大喜事,留侯,嫣儿有身孕了,我就要做外公了。”林清源实在高兴,都语无伦次了。
“这得快告诉元儿,让她也高兴高兴。”
“还有嫣儿,她年纪还小,又是头胎,我得派人去看顾着,还要送些东西,吃的用的,她喜欢的那些,都要多准备……”
他一个人絮絮叨叨个没完,满心满眼都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怀。
“清源啊,你有了孙辈高兴,我能理解,可是也容我提醒一句,这个消息可不是匈奴王庭送来的。”张良却突然出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而且他这意思也很明确了,这个消息是通过暗子得到的,也就是绝对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而一旦现在就送东西过去,那么必然会引起匈奴人的怀疑。
“留侯说的是,我这是关心则乱,有些失了分寸了。”思及此处,林清源也冷静了不少,他再度坐了下来,并调整呼吸,用来平复情绪。
“除了小翁主有孕的事,信里应该还说了些别的吧。”张良都不用看就肯定道。
“确实,匈奴使团将会在明年春日到长安报喜,但绝对还有别的目的。”
“猎骄说,他的线人没有探听到具体内容,但是预备来长安的使团规模却不小。”
“可见匈奴还有其他事情与我们大汉商议,而且一定是要事。”林清源把帛书递过去,并说着自己的推断。
“比如说?”张良示意他继续。
“比如说,和我们谈谈出口兵器的事。”林清源如是说。
他虽然没有真的带兵打仗过,但他的军事敏感度却并不差,毕竟,当初兵仙韩信被吕后处死后,对方排兵布阵的手稿可是送到了他的手里。
这么多年的研究,再加上对历史走向的先知,足以让他推测出一个很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了。
“那么我们要给吗?”张良看了他一眼。
“给是不可能给的,但可以卖,如果他们想要我们的武器,那就用良马来换吧,若是拿真金白银来,那我们也不嫌弃。”林清源摇了摇头后道。
“瞧你说的,谁会嫌弃自己钱多啊。”张良被他逗笑了。
“这武器吧,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卖,可这怎么卖,卖什么,卖多少,可得好好把控,毕竟,财帛动人心啊。”
他的意思是,这生意可以做,但必须用可靠的人去负责,还得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别白忙活一场,都让蛀虫们毁了国之大计。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点,林清源也深感赞同。
“如今我们的工匠已经能够制造批量制造铁制武器和钢制武器了。”
“那么,以前那些已经淘汰下来,用处不大的青铜武器,就可以拿去给匈奴人换良马和金银了。”
“等得到了钱财支持,可以再反过来研制更好的武器装备。”
“总而言之一句话,最新的技术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林清源的底线。
“我倒觉得,铁制武器也可以卖一些,不管怎么说,如今汉匈两国是姻亲关系,我们的装备如何,他们心里也都有点数。”
“做这个交易,赚钱是一回事,亲戚情分是另一回事,总也不好做的太过。”
“而且,这也是为了小翁主着想,她如今有身孕了,匈奴王庭也定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向我们开口的机会。”
“那么与其让对方先利用这点提条件,倒不如我们大方一点,卖青铜武器的同时,主动搭上一些铁制武器,这样也好让他们没有话说。”张良斟酌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留侯思虑周全,我会好好想想的,看看怎么做能达成两全其美。”林清源听到这儿,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你做事一向有分寸,具体的我也就不多问了。”张良也点了点头。
“还有一件事,我要跟你商量一下。”他话头一转,提起了其他。
“留侯但说无妨。”林清源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是有关太学那些后学晚辈的事,来年春日科考,各大学派的佼佼者们必然会参加,成绩也定然不俗,我是想问,届时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张良如此道。
“自然是他们擅长什么,那就安排他们去做什么啊。”林清源给出了一个挑不出错的答案。
“比如晁错,他出自法家,又嫉恶如仇,那大可以安置在廷尉府当差,让张恢带着入官场就是了。”
“再比如袁盎,他虽不是儒家的人,可平素的言行举止很靠近儒家,可以丢给奉常叔孙通去管。”
“至于贾谊和亚夫嘛……”,他简单说了一下对儒法两家的新人的安排,可到他们道家本家的孩子了,他就有点犹豫了。
“贾谊我亲自带,这孩子才华横溢不假,可这为人处世方面,还是欠缺一些。”
“我担心放他一人独入官场,会引来很多非议,特别是他还这么年轻,万一哪句话说错了,得罪了人却不自知,那可就危险了。”
“我们培养了这么久,可不能半途而废。”
“至于亚夫,诶……”,林清源说了自己对贾谊的安排后,就提到了周亚夫,可一提他,就难免会想起这孩子跟自己夜谈过的内容。
“他打算弃文从武,还跟我说,想当镇守边疆的将军,而且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的军事才能也确实更好一些。”
“等这次科考结束后,我就替他运作一下,让他去雁门郡历练历练,将来做个郡守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