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514)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既如此,那我给他挑一个富裕的地方做封国,让他日后锦衣玉食,尽享荣华,又有何不可?”他挑了挑眉。

“你疼爱武儿,自无不可,给他封王食邑,也在情理之中,但吴国,不可作为武儿的封地,否则必生祸患!”林清源坚定道。

“这是为何?”刘盈不解。

“因为吴国的富裕不止来自土地出产,更来自盐铁之利。”

“你若真将吴国册封给武儿,我只担心,今日吴王刘濞之事,来日会重演。”他这已经是明言了。

“……”,听他这话,有些上头的刘盈也渐渐冷静下来。

“可我已经答应漪房了,这临时反悔,不太好吧。”但他还是有些为难。

“也没人说不让你给武儿封王,只是要你选个更合适的地方。”

“启儿和武儿都是漪房的亲生骨肉,想来就算她知道了武儿封地的变更是为了启儿,也会表示理解的。”林清源耐着性子劝导着。

“这样能行吗?”刘盈却觉得不太靠谱。

虽说两个儿子都是妻子生的,可哪个跟她更亲,更得她的偏爱,刘盈还是清楚的。

也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才会忍不住质疑林清源的话啊。

“为何不行?如果真是为了两个孩子好,那就应该同意啊。”林清源反问道。

他的潜意思也很明确了,若是窦漪房真有异议,那他们就该琢磨琢磨,是不是有别的心思在里头了。

“这……”,刘盈还是犹豫。

“盈儿,就算将来武儿不会像吴王刘濞一样桀骜不驯,起兵反叛,那也架不住做母亲的偏心。”

“漪房不喜启儿,溺爱武儿,这个事实,你比我更清楚。”

“一旦将来她以生身母亲的身份威逼启儿给武儿不该拥有的东西,难保不会养大了武儿的胃口,届时兄弟反目,母子成仇,就是你想看到的吗?”

林清源并未夸大,而是说的实话,史书有载,汉景帝刘启和胞弟刘武,确实是不合,而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母亲窦漪房的偏心。

“有这么严重吗?”刘盈不知内情,所以觉得他是夸张了。

“好,那我们就先不提眼下之事,只说史书过往。”

“盈儿,你可还曾记得,我与你讲述过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吗?”眼看他听不进去,林清源只得转变策略。

“自是记得。”刘盈点了点头,“呃,就是时候太久了,有些细节记不太清了,等我回去翻翻书吧。”也不知他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又或是故作不知。

“何必翻书?你既忘了,那我就再讲一遍好了。”林清源更不管这是不是他的托词,直接继续道。

“昔年,郑国的姜氏夫人育有两子,因长子出生时,先出脚,后出头,折腾的她死去活来,是以让她厌恶非常。”

“姜氏夫人死里逃生后,坚持认为,长子头脚倒置,就是天生的逆子,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后,她连看都不看一眼,坚持要把他扔了。”

“郑国国君如何苦劝她都不听,最后只能顺了她的意,要扔孩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娃娃哭了起来,郑国国君又舍不得了。”

“可他又得顾及姜氏夫人的心情,只能给长子起名为‘寤生’,并以此为由留下孩子。”

“而‘寤生’,便是不孝的意思。”

“后来姜氏夫人又生次子段,对其宠溺非常。”

“郑国国君去世后,姜氏夫人便仗着自己母亲的身份,常常向寤生索要兵马器具给段,最后养大了段的胃口。”

“以至于后来,段竟然派出刺客去杀亲哥哥,后又起兵造反,未果后自杀身亡。”

“姜氏夫人恨长子,恨他不孝,恨他连累自己差点丢了命去,可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孩,又真的有什么罪吗?”

“还有后来寤生和段的手足相残,又是因为谁呢?”

“此等惨烈的教训就在眼前,盈儿,难道还不足以让你警醒吗?!”

……

林清源不许他在这件事上含糊其辞,所以说到最后,语气颇重,意在提醒。

“……”,而刘盈的脸色也确实不好,显然是想到了自家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盈儿,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林清源心知说到这一步已经够了,再多言可就是僭越,所以及时收声,把决定权交给对方。

“先生,我……”,刘盈何尝不知这点,他只是夹在妻儿和国家之间为难罢了,如今林清源这么直白的把事情点了出来,他又如何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只是他刚要说什么,却听外头突然有人急报,只能先宣进来。

本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岂料迎来的却是亲人离世的噩耗,淮南王刘长被人刺杀,重伤不治身亡了!

而杀人者,便是吴王刘濞的两个儿子。

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淮南王刘长的罪责,所以拼了命的逃走,就是为了报这杀父灭国之仇。

而淮南王刘长也因之前的胜利而得意忘形的紧,竟然还真被他们找到了漏洞,即便没能一击毙命,可也造成了致命伤害,以至都没有撑到医者救治,便伤重去了。

淮南王刘长是刘盈唯一在世的手足兄弟了,如今连他也走了,还是死在了自家人的手里,这对刘盈的打击真不是一点半点。

他下令要严惩杀人凶手后,又吩咐大办丧仪。

可这一切都换不回手足兄弟的性命,这一刻,刘盈才后悔,为何之前那么放纵刘长,而不加以劝导。

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林清源回到鸿台,与妻子刘元说起此事时,也是颇有唏嘘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