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516)
“我家里又没妻儿等着,就是一身酒气回去也碍不着谁的。”周亚夫却听不进去。
“说起妻儿,你也老大不小了,可有成家的打算吗?”林清源顺势就把话题接了过来。
“先生,你明知道,我心里只有嫣儿。”许是酒劲儿上来了,周亚夫竟是吐露了心声。
“可嫣儿已经嫁人了,你就是再喜欢她,也不能耽误终身大事啊。”
“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你爹娘想想,他们年纪都这么大了,如何不盼着抱孙子呢?”
林清源说这话,一半是为了开解他,一半也是做个说客,要他看开些。
“家里兄弟三个,我是最不起眼的,上有大哥,下有小弟,他们哪个都能实现爹娘的愿望,而我,只想顺应我自己的心。”周亚夫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你既然心里有打算,那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一样,好好保重自己。”林清源见他这油盐不进的模样,也只能嘱咐一句。
“我当然会好好保重,我还想着有朝一日能接嫣儿回来呢。”周亚夫握紧了手里的酒爵。
“我看你真是醉了,都开始说胡话了,算了,我不跟你计较,不过要是在外头,你可小心了,这祸从口出的道理,不用我再教你了吧。”
林清源闻言先是一惊,随后就是严肃告诫。
其实他心知肚明,周亚夫话里不是指的单纯的接嫣儿回来,而是想发动战争,击败匈奴,再把人接回来。
说实话,林清源又何尝不想如此,可如今汉匈联姻已成定局,两国也已经达成了盟约,有些话就不能乱说了。
特别是在眼下,这种带有内涵意味的言辞更要注意。
“先生,你就是太小心了,所以才活的这么累。”岂料周亚夫这小子听不进去不说,还反过来调侃他。
“我是审时度势,尽全力让大家的日子能平安的过下去。”林清源深吸一口气,为自己辩解道。
“就是为了这个所谓的平安,所以才会有诸多的妥协,诸多的不顺心,这也是你为什么活的这么累的原因啊。”周亚夫听了这话,反而更来劲儿了。
“……”,而林清源听他这话,心里只有一个感觉,简直倒反天罡了。
“其实这也怪我,总想着用父辈的经验为你提个醒,也好少走弯路,不过却常常忘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正是有进取心的时候。”
“好,你可以不听我的,不过有一句话,我还是要说的,凡事三思而后行,多想几遍再动手,总归是没错的。”
“就算不为别的,只为了你自身的安危,平时说话行事,也该保持谨慎。”
林清源嘴上说不在讲了,可还是忍不住唠叨。
“知道了,知道了。”而周亚夫呢,却仍旧很敷衍的答应着。
“你这孩子,真是……”,林清源见状,正要说些什么,可门却突然打开了,刘元急匆匆的进来,身后还有捧着汤羹的宫女。
“先生,你和亚夫喝的也差不多了,进些醒酒汤吧,一会儿,怕是有大事呢。”刘元自己盛了一碗递给林清源,而那宫女则是端给了周亚夫。
“出什么事了?”眼看她面有难色,林清源也赶紧问道。
“诶呀,这怎么说啊。”刘元很是为难,她先看了一眼周亚夫,确定对方醉酒上头,听不真切,这才赶紧凑到林清源耳边,悄悄告诉他实话。
“周家的大儿子急病发作,刚刚过世了,周勃刚派人来宫里,要找亚夫回去呢。”
“那还等什么?赶紧把醒酒汤给他灌下去啊!”林清源一听这句,也没了淡定了,当即就道。
“算了,我自己来吧。”眼瞅着宫女捧着碗送到那小子跟前,他却推三阻四的样儿,林清源是半点也忍不了了。
他先痛快干了一碗后,又立刻起身走到周亚夫那桌,拿过宫女手里的醒酒汤,捏住这小子的嘴就往里灌。
“先生,先……”
周亚夫几次想说话,都被嘴里的醒酒汤给噎了回去,好不容易一碗下肚,刚能喘口气,林清源又示意宫女端一碗新的来,就这样来回灌了好几次,总算身上没酒味了。
周亚夫头昏脑涨,胃里也撑得难受,可林清源没时间让他缓一缓,派人架上他就先往宫外周府去。
与此同时,刘元也赶紧派人去取素净的衣衫来,首饰也换成银簪玉佩,而林清源也如她一般作为,并亲自前往宣室殿去见刘盈,而刘元则是吩咐人准备好吊丧用的东西。
这一晚,周府是没得睡了,周勃夫妻年纪都那么大了,偏偏落了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地步,走的还是一直寄予厚望的长子,也难怪他们哭的什么似的了。
宫里也派人来吊丧,第二日林清源和刘元更是亲自登门,朝堂上的老臣们就算自己过不来的,也派了家里能主事的过来,一场白事,倒也办的热闹,排场够大。
可这样的热闹排场,只怕周勃夫妻两个是不想要的,但没办法,还得打起精神操办着。
林清源也帮着接待亲戚朋友,而周亚夫就站在他身旁,神情中除了悲伤后悔,还有茫然无措,他想不通大哥怎么就这么去了。
但无论如何,结果都已经注定了。
周家长子的这场葬礼结束后不久,周勃就上了奏折,请封次子周亚夫为继承人。
刘盈正看这封奏折的时候,恰逢窦漪房来宣室殿送汤。
“陛下何故愁眉不展?”她放下汤羹,关切的询问道。
“是周家的事,周勃提及自己长子早逝,希望朕将周亚夫立为爵位继承人,按照长幼有序的规矩,周勃的要求也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