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591)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诺。”张不疑刚要走,突然想起了别的,又坐回来了。

“怎么?还有别的要事?”林清源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也算不上什么要事,只是典客府那边传来消息,说是那些罗马人请求回家。”

“他们听说汉匈两国已经再次议定了联姻,料想现在西域诸国绝不敢放肆,便想借这个机会回家去。”张不疑如实告知。

“……”,林清源沉默了一会儿。“算来他们也来我大汉有好些年了,想重回故土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吧,等过些日子匈奴来报喜的使团到了,处理完事情后,就让罗马人跟着他们一起走吧。”

“只一样,你告诉这些罗马人,我们大汉愿意与之通商,请他们回去后,务必和他们的执政官以及元老院成员商议此事。”

“另外,他们走的时候,可多送一些丝绸瓷器之类的特产,也好为我们的商品在那边打开销路。”

林清源说这话就是打算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提前促成了。

罗马和汉朝距离太远,根本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矛盾,这种情况下,通商反而是很好的交流手段。

“是,这件事我会办好的。”张不疑自然没什么意见,就这样,两人达成一致后,他很快离去了。

而林清源则派人把周亚夫找了过来,并给他看了女儿的来信。

“这次匈奴使团来京贺喜,我们自然也要派人过去,你还想见嫣儿吗?”林清源问他。

“还是不了,我只要知道她一切安好,也就放心了,见面就不必了,免得为她平添忧愁。”这一次,周亚夫却摇了摇头。

“而且先生,我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嫣儿兵行险招,以亡夫遗腹子冒充兀离的儿子,那么不久等那孩子长大,兀离必然会为其夺取大单于之位。”

“届时嫣儿长子的处境,可就难了,就连她自己,恐怕也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指出了潜藏的隐患。

“那你的意思是?”林清源不答反问道。

“我要继续练兵,以防万一。”周亚夫毫不犹豫道。

“这也是一种法子,不过我有更好的。”林清源却如此道。

“什么?”周亚夫问道。

“上次汉匈订立盟约时,我曾给了军臣一个锦囊,出的主意便是让他在除掉兀离后,将自己的小弟弟分出去,分到更远的西方。”

“最好将来两兄弟各自统治的国土能隔着西域,这样双方不见面,或许会好一些。”林清源如实告知。

“可是这样也不能确保他们一定不会手足相残啊,特别是里面还夹杂着兀离的死。”周亚夫却提出了质疑。

“所以,我决定建议嫣儿把二女儿萨娜嫁给乌孙王子,乌孙势力不如匈奴,萨娜一旦嫁了过去,绝不会受委屈。”

“而且乌孙地处西域,一旦出嫁,就会在她哥哥的领地和弟弟的领地之间形成一个缓冲。”

“即便将来双方真的要打仗,萨娜也会进行调节,不至于让他们闹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林清源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他。

“可是先帝和当今陛下都希望萨娜公主嫁回汉宫来啊。”周亚夫有些迟疑的提醒道。

“盈儿那是为了我身边能有个血脉相连的亲人陪着才会提这个要求的,至于启儿,他考虑的更多的可能是两国的关系。”

“可如今南宫公主已经和军臣定下了婚约,将来由她嫁过去做匈奴人的大阏氏,也一样能够稳住汉匈联姻。”

“我只要好好说一说,想必启儿松口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林清源却看的很清楚。

“可是做乌孙王后怎么比得上我们大汉的太子妃?这难道不是委屈了萨娜公主吗?”周亚夫质疑道。

“地位高就一定幸福吗?一定不受委屈吗?”林清源却反问。

“……”,周亚夫不说话了,显然他想到了自己,也想到了被迫远嫁的林嫣然。

“地位高,也意味着责任重,我不希望萨娜将来过的很辛苦,我情愿她低嫁,那么碍于她娘家两个兄弟的势力,她的丈夫绝对不敢对她不好。”

“可若是她嫁给了彻儿,成了大汉的太子妃,乃至将来的皇后,就必然会被锁在这深宫里。”

“草原上自由飞翔的雕儿又怎么受得了方寸之间的禁锢呢?”林清源打了一个比方。

“……那先生有把握说服陛下吗?”周亚夫轻声问。

“我会做到的。”林清源给了很肯定的回答。

“那我就不操心了。”周亚夫如是道。

而他不知道的是,林清源直到十年后才去找刘启谈这件事。

彼时,小刘彻已经是个小少年了,正拿着木剑在花园里比划着,不多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也找了过来和他一起玩,来者正是馆陶公主家的小女儿,陈阿娇。

林清源和刘启走到花园里的时候,就看他们打打闹闹很开心的样子,顺势他就提起了解除小刘彻和萨娜的口头婚约的事。

“先生,这不太好吧,朕记得,这桩婚事是父皇生前很希望促成的啊。”刘启眉头一皱,有些犹豫道。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彻儿根本没见过萨娜,未必会喜欢她,但他现在和阿娇倒是处的好,我听说,馆陶也希望能和你结亲来着?”他直接一个反问。

“这……”,刘启有些讪讪的,“的确如此,但朕还没答复姐姐,如果萨娜公主愿意嫁过来,那自然是这桩婚事更好。”

“他们的婚事我们能替他们做主,可这婚后的日子却只能自己相处,启儿啊,我年纪大了,只想看儿孙们幸福,不想考虑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