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75)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先生,你没事吧。”刘元关切的问了一句。

“我没事,你还好吗?”林清源是真担心她啊。

这又是铅粉,又是朱砂,还是石黛的……都是矿物质成分,且几乎都有毒性,又听她说,好像大家还挺爱用的,你说他能不担心吗?

“我很好啊,怎么了?”刘元却不明所以。

“所以,你之前口中的那句‘不染铅华’,不是形容词,而是名词吗?”林清源简直不敢相信。

“什么?”刘元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是说,你真的拿它们往脸上涂了?”林清源再一次询问道。

“对啊,虽然我平时不怎么用这些东西,但前些日子为了瞒过我母后他们,还是用了好多回的。”刘元点点头。

“这会儿也算驾轻就熟,先生,我给你也试试妆吧,看效果怎么……”她还殷勤的建议道。

“不不不!”林清源不等她说完,就连连摇头。

“先生,别害羞啊,你不是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既然如此,你就委屈一下吧。”

“女装你都答应了,上个妆也没什么吧。”刘元却以为他是过不去那个坎儿,于是劝他道。

“这不是什么‘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问题,这是要命的问题,我不干,坚决不干!”林清源不可能同意,那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难得见他这么失态,刘元反而来了兴致,拉着他非要画一个妆容不可,而他呢,则是坚决不肯,两人便在房间里追逐打闹起来。

直到都累的气喘吁吁跑不动了,这才算停下。

第39章

你不曾知晓事情的前因后果,如何敢随意下定论?

这场追逐以林清源告知刘元铅粉有毒,涂多了脸色会发青发黄,朱砂和石黛亦是有毒且对身体有害而告终。

刘元本是半信半疑,奈何林清源描述的那种不正常的脸色太过骇人,好像她也是见过的,这只要起了怀疑,那便由不得她不信了。

妆粉,点唇,画眉所用物品一应皆有弊端,这对一个爱美的少女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这也就罢了,最难的是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不让她们再用这有毒的化妆品。

“我觉得就算大家知道了,也还是会用,因为铅粉和朱砂的上妆效果太好了,”让刘元更为难的是这个。

“这还不简单?找东西替了不就成了?要是有新的妆粉可用,又不伤身体,大家自然而然就会不用那旧的了啊。”林清源却觉得这不是事儿。

“我记得铅粉出现前,我华夏也是有妆粉存在的,《说文解字》中曾言,‘粉者,敷面者也,从米分声。’这意思说得很明白了,粉就是用米做的,用以敷面。”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大可以重启古法制造妆粉,慢慢替代掉铅粉。”林清源如是说。

“古法哪是那么容易复原的?且铅粉已经盛行好些年了,这就更难了啊,”刘元却皱了皱眉。

“便是我们可以暂时不用铅粉敷面,那画眉与点唇又该如何是好?女子对后两者的喜爱可远远胜过第一个啊。”她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画眉所用的石黛分量不多,毒性也微乎其微,这个倒是可以保留,但点唇是万万不能再用朱砂了。”他摇摇头。

“朱砂含汞,本身就有毒,而若遇水,毒性更是会增强,偏它还是涂在嘴上的,平日喝茶饮水的,难免就从口入,隐患太大,必须停止使用。”林清源正色道。

“我觉得还是很难,不画眉可以,但若说不点唇,这……”,刘元很清楚这两者哪个更得女子们喜爱。

“我是说,不能用朱砂点唇,又没说不让点唇,难道你们没有胭脂吗?”林清源反问道。

“胭脂?那是什么?”刘元疑惑的看向他。

“就是如朱砂一般鲜红,涂在嘴上和面颊上的东西啊,没有吗?不可能啊,我记得胭脂是在这个时候就有了啊。”林清源觉得很奇怪。

“先生,你说说看它的来历,或许真的有,只是不叫这个名字?”刘元不确定的猜测道。

“怎么会不叫这个名字?”林清源觉得更奇怪了。

“罢了,那我就跟你说说胭脂的来历吧,一般情况下,有两种说法,”他举起右手比划了一下。

“一种是说燕地女子采红蓝花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故名‘胭脂’”,他先说了第一种。

“我并没听过燕地有什么红蓝花所做的胭脂。”刘元摇了摇头。

“那可能就是第二种说法了,”林清源接了下去。

“胭脂,又通‘阏氏’,后者是匈奴单于的妻子的称呼,其地位等同于我们汉人的皇后。”

“据说,她们所用的化妆品,是采摘生长在西北焉支山的红蓝花,澄出汁液,使其凝结为脂,涂在唇瓣和面颊之上,显得红润有光泽。”

“又因是植物所做,既可以增容添色,又对身体无害,所以在匈奴贵族女子中特别受欢迎,后来……”

话到此处,林清源突然想起来了,这玩意儿好像是张骞通西域后才传进来的。

因为涉及到了汉武帝时期的人物,林清源不得不暂停了一下,并斟酌着把话圆过去。

“后来……我们与匈奴通商,此物便也流传进来了。”他这样解释着。

“这个我倒是听审伯父说过,好像匈奴那边是想和我们通商的,双方也正在洽谈此事。”

“似乎是打算在边境开放几个商市,但更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刘元告诉他一个消息。

“就是边境互市呗,想不到这么早就有了。”林清源感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