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窈得我心(45)
宋云昭顺势将脑袋靠在了母亲的肩膀上,轻声“嗯”了一声,罢了,日后若是嫁了过去,她便谨守妻子的本分,替他打理好后宅,努力回报他便是。
女儿同意了,崔氏便动身回府告知了老夫人,之后又往将军府和燕王府递了口信。
傅寒关得了准确的答复后,很快便请了媒人正式前往宣平侯府下聘,随后又亲自前往寒山寺请了元音大师相看吉日,最后两家将成亲日子订在了十月十九。
如今已将近七月末,满打满算还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宋云昭也从别庄回到了府里。
肖神医不愿跟着去宋府,见宋云昭身边的青黛懂医术,便将那一套针灸之法传给了青黛,随后自己一人四处游历去了。
从前女儿眼睛看不见,崔氏很少教她如何主持中馈,处理后宅之事,如今女儿很快便会复明,这两个月里崔氏几乎日日将宋云昭拘在身边教导,恨不能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一股脑灌进女儿的脑袋里。
宋云昭每日不仅要喝药调理,被青黛针灸,还要跟在母亲身边学这学那,日子过得比她喝的中药还要苦。
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京城里的世家们议论纷纷。
瑞王萧明璋突然旧病复发,太医们束手无策,听说柳贵妃在宫中日日以泪洗面,求神拜佛,承和帝大发雷
霆,道若是太医治不好瑞王便一同跟着陪葬,太医们战战兢兢,整日惶恐不安。
后来还是一日朝上,钦天监推算出瑞王缠绵病榻是有病魔入体,若是想驱走病魔需得寻一位有缘之人常伴身侧,为瑞王驱灾避祸。
此言一出,朝堂上不少大臣心思浮动,预感承和帝会下旨为瑞王册封正妃,有那爱惜女儿的朝臣自然不愿意皇帝选中自家女儿,万一嫁进了王府,瑞王没几天撒手人寰,那女儿年纪轻轻便要守寡,连改嫁都不能。
有想借着此事攀龙附凤的官员自然不会在意送出去一个女儿,暗自期望着瑞王妃能出在自家。
第二日,不少大臣都在关注着皇宫动向,后来便有人看见承和帝身边的大太监的徒弟刘喜领着不少小太监抬着东西去了宣平侯府。
有下人来报宫里来了人时,宣平侯宋文晏心里一沉,连忙派人备好了香案跪迎圣旨,就连宋云昭都被扶着去了前厅。
膝盖跪在坚硬冰冷的地面上,宋云昭心中也跟着一片冰凉,这一幕与前世一模一样。
“小姐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手怎的这般凉?”身旁的流萤一脸担忧地小声询问。
宋云昭摇着头,牙齿忍不住开始打颤,“我没事。”
跪在她们身后的容斓忍不住抬头看了她们一眼,随后紧咬住下唇克制住越来越快的心跳。
当初瑞王救的是她,那这个有缘之人极有可能也是她了,毕竟宋云昭和平西将军订亲了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京城。
思及至此,她唇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激动得小脸泛了红,一双杏眼亮得惊人。
她身旁的林氏不经意间瞥见,心头一刺。
刘喜公公被迎进门后见香案已摆好,便直接宣读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武安侯义女容斓贤良恭顺,温婉端庄,与朕三子瑞王实乃姻缘天定,特聘其为瑞王正妃,于十月十九完婚,钦此。”
跪在地上的宋云昭闻言只感觉压在心头上的大石落地,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她浑身没了力气整个人软软地依在流萤身上。
刘喜将圣旨亲自送到容斓面前,笑眯着眼道:“斓姑娘,接旨吧。”
“臣女叩谢陛下洪恩。”
容斓俯身拜谢,随后伸出双手接过那道明黄色的圣旨,手心里激动得出了一层薄汗。
众人都起身后,她隐晦地瞥了一眼宋云昭,见其脸色苍白无力,以为宋云昭是嫉妒自己嫁得比她高,脸上的笑容里不禁添了几分得意。
任她是府中嫡女高高在上,日后见了自己还不照样得弯腰低头行礼。
宋文晏上前递了几张银票过去,“有劳公公跑这一趟了。”
刘喜接过银票神情恭敬道:“这好日子是钦天监挑出来的,咱家听闻府里的嫡小姐也是在这一天出阁,宋大人这是双喜临门啊。”
宋文晏心中暗恨萧明璋觊觎女儿不成,又转而觊觎上了容斓,硬生生要拖住他们宋家,只是他面上却笑得一片和善,“承公公吉言。”
刘喜见小太监们将抬来的聘礼都给摆好了,便带着人离开了。
接下来崔氏与林氏便商量着如何加派人手操持婚事,宋云昭扶着流萤悄悄离开了前厅。
外面碧空如洗,天高云淡,宋云昭闻着空气里的花草清香,感受着照在她脸上的灼灼阳光,心头的阴霾尽数消散,只觉得从未如此轻松过。
……
眨眼间便到了中秋节,这也是宋云昭和容斓陪着家人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了,老夫人难免有些伤感,便嘱咐两个儿媳将中秋节办得热闹些。
因着成亲之前男女双方不宜见面,这天傅寒关便派了齐杭往宣平侯府送了节礼,各种口味,做工精致的月饼,两筐阳澄湖大闸蟹,还有上等佳酿秋露白,虽然都不是顶顶珍贵的东西,但也能看出准备之人颇费了一番心思。
齐杭将这些东西送到后,最后单门拎出了一个纯金打造的鸟笼子,那里面的杆子上蹲了一只虎皮鹦鹉,全身羽毛翠绿,唯独脑顶上有一撮毛红如胭脂,一对小眼睛滴溜溜转来转去,活泼又伶俐。
崔氏不免多看了几眼,神情疑惑地问:“这是…送给钰哥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