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114)

作者: 屿山山 阅读记录

虞燕摇头:“没见过,但是白晋师傅上午给我们讲西洋学的时候正好提到他们那有一种枪叫燧发枪,不用像咱们一样先点燃火绳才能扣动扳机发射弹药,他们那的枪里面装了一个叫做燧石的小东西,扣动扳机后就可以把石头打在火门上,一下子就能点燃火药发射出去。”

“他们那种枪虽然也还不能连环射击,但是射速肯定比咱们家的这个枪要快。”

虞燕说的这些话可没有一句是骗康熙的,白晋上午给他们讲解西方天文学和人文社科类的事情的时候,她可是找了不少机会才让他提到燧发枪。

她对于十七世纪的法国军备其实并不了解,但托了高中同桌是个资深的历史军事迷的好处,虞燕还是依稀记得在清朝仍旧使用火绳枪的情况下,法国已经开始发明更先进的燧发枪了,这种枪甚至从十七世纪中叶一直流行到了十九世纪。

不知道为什么白晋一直在这方面对康熙讳莫如深,可能哪怕他现在在为清廷办事,但是心里面始终还是顾念着家乡的。

所以如果不是虞燕一直追在他屁股后面问,恐怕再过上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康熙也不会知道现在在欧洲所用的枪械是哪一类。

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和欧洲那边打过仗了。

弘皙上课的时候也听到了白晋说的话,他在此刻倒是能给虞燕作证:“乌勒登弟弟说得不错,白晋师傅确实说法兰西那边用的燧发枪射击过程要更简单,而且听说生产的成本也很低,他们那边几乎军队里面人手配备一把。”

是不是人手配备一把虞燕倒是不知道,也有可能是白晋在那边大夸其词,想要在他们这些孩子面前显示一下法国的国力。

但是这些话一旦被搬到了康熙面前,这位不管是在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方面嗅觉都非常敏锐的君主此刻已经眯起了双眼。

“朕倒是从未听他说起过这件事情。”他语气听起来似乎很平淡,但是像鄂伦岱这种深知自家表弟是个什么脾气的人瞬间就反应过来康熙的疑心病又要犯了。

康熙对这些各个国家来的传教士表面上给人的感觉还是十分尊敬的,但是实际上他的心底和骨子里是看不起这些远夷之辈的。

他始终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连对他们治下的汉人都时刻保持着重用却又怀疑的心态,生怕哪一天汉人会撺篡了他们满人的江山,更不要说对于那些金发碧眼、和他们看起来就完全不一样的西洋人了。

胤祯大大咧咧地从虞燕手里拿过火绳枪:“既然外边有好东西,咱们买一点回来就是了。到时候让工部那些人拆了研究研究,说不准咱们能做出比他们外面更好的东西呢!”

他这话说得有些小孩子气,但在虞燕看来却是天降甘霖。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大清或许在火器方面的制造工艺并不算前沿,但是至少在国家财富方面还是比较拿得出手的,买一点回来拆了改革制造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就算造不出来,多买一点就好了。明朝那会的红衣大炮也是从外边买来的,不是照样把周边的国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吗?

虞燕今天说的话和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快让康熙意识到外面周边其实有很多国家的科技进度已经快要比肩大清甚至超越他们了。

大清雄踞亚洲,但在遥远的欧洲,仍有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对这片土地虎视眈眈。

康熙不可置否,他没有将白晋直接招来对峙,而是预备重新拟了旨意叫鄂伦岱去广州那块地方和外面的那些西洋商人接触一下,打听打听如今外面的局势。

“要奴才说当初刚在沿海那边开放口岸的时候就应该专门设个地方出来专门负责海上的事情。”鄂伦岱大刀金马地往那一坐,“如今不管是广州还是福建那边的商人基本上都组建了商行,咱们如今要是进去再分一杯羹恐怕都没那么简单。”

“让你去打听消息,又不是让你去做生意的。”康熙无奈道,“就你这样的脾气,叫你去做生意不得把本都给亏完了?”

“那些传教士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到底对咱们还是有防备心的。”康熙喝了口茶,“你到时候多见见那边的商会,乔装打扮成商人的样子也行,就说要跟他们做生意,趁这个机会顺便也看看南边的海上生意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那这做生意的银子……”鄂伦岱看着康熙。

两个基本上都年近半百的老头在此刻大眼瞪小眼。

最后还是康熙先败下阵来:“佟家就这么苛刻你不成,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算了,从朕的私库里拿吧,要是赚了到时候还得还给朕,亏了就当丢水里听个响了。”

鄂伦岱鼻子里喷出一口气,阴阳怪气道:“那还不是您那位好儿子追债追的吗?如今咱们家那叫一个入不敷出啊!要不是因为是您外家的缘故,要给您撑面子,家里那些奴仆早就都裁了一半了。都砸锅卖铁给您还钱了,您就当行个好,赏奴才一点吧。”

康熙摇头:“胤禛追债也是为了大清好,这孩子做事是不留情面了一些,但确实是干实事的人,你就嘴上积点德吧,好歹也是你外甥。”

鄂伦岱撇撇嘴,要不是看在从前自家堂妹养过那小子一场的份上,他也不会劝自家堂叔早点把债还清。

“那叫乌勒登的小孩是谁?”他好奇道,“奴才可从未听说过宗室里有这么一个人,况且看您的样子还挺喜欢他的?总不能是您流落在外的风流债,不好接近宫来就按上个宗室子弟的名头……可这也不对呀,那不是差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