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141)

作者: 屿山山 阅读记录

说是医馆,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勉强搭建起来的地方,旁边很粗糙地摆放着一块“悬壶济世”的牌子。

前去求医的百姓确实络绎不绝,那大夫坐在屏风后面,只有一根细细的丝线从屏风的另一头穿出,屏风前面是走来走去拿药的药童,后面是记录病患情况的学徒,不管是哪一边都安安静静的,只能听见外间病人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格格,咱们要不要往前走走?”越桃皱眉,“这排要排到什么时候去?”

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按照那位大夫坐诊把脉细细询问的速度,只怕天黑了也轮不到她们。

虞燕摇摇头:“咱们又不是真来看病的,况且你看前来求医的大多都是京郊外面的百姓,穿着简朴面容凄苦,若不是真的有什么要紧的病也不会来求医开药,等一等也无妨,大不了等下时间到了再拿出雍郡王府的牌子去见一见那位大夫。”

寻常达官贵人也就算了,爱新觉罗家的面子,不管是什么高人,总是要给几分的。

越桃说不过她只好侯在一边,虞燕则倚靠在朱轮车的车窗上安静地看着屏风后面。

里面人头攒动是真的,但是那位大夫身边的学徒倒是一直和他挨得很近,仿佛两个人要叠在一起去了。

现在都流行这么带徒弟了吗?

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过起来还是很快的,日头渐渐下去后百姓也零零散散地走开了,虞燕跳下马车,身后越桃山栀两个紧随其后,胤禛拨给她的两个略通拳脚的侍卫压在最后确保她的安全。

医馆内的屏风依然伫立在那里,药童们一个接一个地将医馆里的东西摆回原位,屏风后边大夫和学徒都还没走,两个脑袋凑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直到虞燕进来后,医馆内才出来两个药童说今日的义诊已经结束了,叫她们明日再来。

“我不是来看病的。”虞燕取下腰间的令牌在药童的眼前晃了晃,“我是雍郡王府上的二格格,来请你师父出诊的。”

医馆里顿时安静下来,那药童有些犹豫地看向屏风后面,里边没有人说话。

“师傅她......不出诊。”那药童说得结结巴巴,无助地看向屏风后面。

屏风后边的大夫人影晃了晃,不知道过了多久后,一道略矮的身影站起。

清亮温婉又有几分熟悉的女童音从屏风后面传来:“额林珠的请求我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只是我才疏学浅,若是什么疑难杂症,那恐怕确实帮不了你。”

女童从屏风后边走出,只穿了一件丁香色的春衫,璎珞项圈挂在脖间显得她那张清透的面容多了两分花瓣的娇艳,个子比去年南巡的时候更高了些,有几分大孩子的模样了。

“鸣琳?”

虞燕诧异地看着眼前抿唇笑得秀气的女孩。

第60章

广州知女莫若父

戴鸣琳身边的药童有些焦急地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未时末的夕阳将水洗过后的天空染成一片又一片的橘红。

她扯了扯鸣琳的袖子道:“大姑娘,时辰差不多了。老夫人说最多只能出来一个时辰,若是归家晚了怕是要被说。”

“偶尔一次祖母不会怪我的。”鸣琳一边安慰药童一边看向虞燕,见她一脸好奇忍不住笑笑解释道:“万岁爷调任祖父回京修撰明史的旨意前段时间刚发下来,咱们举家基本上都来京里了。这地方男女大防也没有南边严重

,祖母才允了我和鸣琅轮流每日出来玩一个时辰。”

“义诊不是天天开着的么?”虞燕突然想到鸣琳和鸣琅是双生姐妹,恍然大悟忍不住调侃道,“难为她居然忍得住一直在府里窝着?”

鸣琳摇头:“徽州那里出嫁的年纪小,像我们这么大的女孩早就学着管家理事了,只是先前鸣琅一直跟着时哥儿到处乱跑,不管是算账还女红都学得一塌糊涂。”

“她是想着赶在娘找教养嬷嬷前把这两块地方赶紧补上来好交差,正好如今时哥儿不在,她就一直闷在家里做女红拨算盘,算是临时抱佛脚吧。”

“戴山时没跟着你们一起回来吗?”虞燕挑眉问道。

鸣琅点头又摇头:“他虽说从小一直跟着我们住在徽州,可实际上他爹娘是长期在广州那边的,只是他出生没多久大伯母就跟着大伯赴任了,时哥儿当时也就五个月大,伯母干脆就把他留家里给祖父祖母养着了,这几年他们一直抽不开身,时哥儿长这么大了还没见过亲生爹娘呢。”

“这次虽然举家搬迁到京城这里了,但从祖父那里听闻广州那边有新的明史资料后,他就自告奋勇跑那去了,估计也是想他爹娘了。”

虞燕点头后将话题岔开,就着刚刚的义诊赞叹鸣琳道:“刚刚在里边把脉的人是你?从前在戴府待的那几日倒是不曾知道你还有这样的本事,悬丝诊脉这种事情就像是话本子里说的一样。”

“我哪里有那么厉害的本事?”鸣琳一下子就笑了,“悬丝诊脉这样的本领说不定真有,但我肯定不会。”

面对虞燕微微睁大的双眸她解释道:“我的医术实际上是照着祖父的藏书学的,都是照葫芦画瓢,在家里的时候下人们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我来看的,若是遇到不会的就请外边的大夫来出诊下药,到时候我再照着开出来的方子琢磨。”

“在徽州那会若是后宅妇人有什么头疼脑热,老夫人也会带着我去瞧瞧,毕竟内宅的毛病请外边的大夫多少会惹人说嘴。”

“悬丝诊脉实际上是因为祖母不让我在外抛头露面,所以只能坐在屏风后面。”鸣琳笑笑,“但是要是来问诊的人看见屏风后面是一个孩子,大家的信服程度总会下降不少,我就让年纪大些的丫头坐在那,自己装成记录病状的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