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雍正女儿后(250)
“这事好办。”
弘皙心里松了一口气,也没问她具体要做什么,只是点头答应,等到要出宫的时候原先侍候过仁孝皇后的申嬷嬷就由阿萨礼暗中送到了公主府上。
“奴婢从前是服侍仁孝皇后的宫女,后来仁孝皇后崩逝,其余人有的由内务府重新分配去处,有的人干脆被送回了赫舍里府,只有奴婢因为顾念从前皇后娘娘恩德,所以留在了坤宁宫。”
“后来钮祜禄皇后崩逝,坤宁宫被封,奴婢自请留在坤宁宫为两位皇后娘娘守灵。一直到太子爷十五岁那年,不知道从何处听到了奴婢的名字,便做主将奴婢接到了毓庆宫为奴婢颐养天年。”
她介绍完自己的来历后就安静了下来,倒是一旁的李有容有些好奇:“仁孝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申嬷嬷先是看了一眼虞燕,见她没有反应才回李有容道:“皇后娘娘慈悲仁善,可骨子里却是个柔韧不屈的女儿家。当年三藩动乱,宫里宫外乱得像一锅滚水——前朝战报一日三惊,后宫人心惶惶,连二阿哥都……”
她喉头哽了哽:“可娘娘硬是咬碎了牙往肚里咽,白日里她就陪着太皇太后镇住后宫作乱的那些魑魅魍魉,夜里就着烛火给万岁爷誊抄军报,日夜不休。”
这里的二阿哥说的应该是怀愍太子一母同胞却早早夭折的哥哥承祜。
也难怪康熙惦记仁孝皇后整整五十多年,这样的女子又有谁会轻易放下呢?
“仁孝皇后生前可有什么喜爱的东西?”虞燕拿出纸笔看向申嬷嬷。
申嬷嬷有些怀念地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镯子:“娘娘虽然性子柔韧但却不爱穿那些艳色的衣裳,最常穿的反倒是藕荷、月白那样的衣裳,常戴的首饰只一支累丝嵌白玉的梅花簪,听说是万岁爷成婚前亲手雕的。”
“若说是格外特别些的……从前夏日里娘娘还爱往万岁爷的荷包里塞许多茉莉花,说是‘要压住乾清宫的龙涎香,免得熏着来议事的汉臣’。有一回李光地大人还赞叹‘中宫有雅韵’,娘娘从万岁爷那里听了后还高兴了许久。”
寥寥几句,仁孝皇后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茉莉花恰是后面几个月盛开的花种,到时候寻起来也方便些,虞燕看着纸上写写画画的墨迹心里倒是有了决断。
申嬷嬷退下后李有容直接凑到了虞燕身边:“你这次去了宫里一趟,可打听出来些什么了?”
虞燕看了她一眼,见她似乎有些忐忑不安就知道这丫头对弘皙也有几分真情,故也没打算瞒着她,将惇本殿内发生的事简略说给了她听。
“这种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到时候我恐怕还要私底下先和四姑姑联系看看能不能从她那里寻得一些帮助。”虞燕随便嚼了两口糖莲子,“依托蒙古那边的关系说不定会有奇效。”
“你和恪靖公主每年就见那么一两次面,这么大的事情她肯帮你吗?”李有容担忧道。
虞燕笑了一下:“和四姑姑自然就不能讲感情了。”
“那你打算?”李有容微微有些疑惑。
“修路通商。”
虞燕朝着她眨眨眼:“你还记不记得我先前托舅舅去寻来那一批匠人?”
“你说要做什么……水泥?倒腾出来了?”李有容想了一会好奇道,“这和蒙古那边有什么关系么?”
“这东西水不能溶,刀不能破。”
虞燕话音刚落,李有容就惊呆了:“照你这么说,这东西拿来筑城墙岂不是更好?”
“做不了城墙。”虞燕摇摇头,“蒙古那边冬季严寒,这东西容易剥落,况且运铁实在太引人注目了,这东西不是我该碰的,所以我早就问过工匠用什么东西替代铁筋,到蒙古只能用骆驼毛替代,那边做的水泥估计只能起到防裂的作用,有点冲击该炸的还是炸。”
“但是很早之前四姑姑就想修路了,无奈蒙古那边工匠稀少手艺落后,所以一直搁置。”虞燕勾起唇角,“我以通商为名送匠人过去修路,她应当求之不得。”
况且如果蒙古那边铺路顺利的话,她应该会将这个法子交到工部。
毕竟老话说得好,想要富,先修路。
如果不是因为她是个纯正的文科生,对这种理工科实在一窍不通,只能花大价钱砸下去让那些工匠自己琢磨,估计水泥这种东西出现的会更早一点。
好在现在也不晚。
……
五月初五恰逢端午,虞燕难得闲暇下来没多久,星德就从外面抱着一把青竹进了公主府。
“你都闷在府里多久了,再不出去怕是要霉了。”他一边笑着一边将竹子放在虞燕的石桌边上。
虞燕将盖在脸上的话本一拿,眼眸一转看向地上堆着零零散散的竹子,忍不住开口问道:“这竹子看着有些老啊,能吃吗?”
“能吃的那个叫竹笋。”星德差点失语,“这可不是拿来吃的,端午不是有放风筝去晦气的习俗么?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一道放过风筝?”
“这肯定不会忘记呀。”虞燕一下子就笑了,她从摇椅上下来蹲着身,摸了摸还滴着点露珠的竹子,“你一大清早的过来总不能是为了拉我起来做风筝吧?”
星德双眸一垂看着竟有些可怜:“原来……你不愿意么?”
“……”
虞燕什么时候看到过他这副模样,几乎是差点“唰”的一声站起来,身上打了个颤耳朵却红了:“我就问你两句,你干嘛呀!快别这样说话了,听起来好别扭!”
下一秒星德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咳了两声清清嗓子:“还不是看你这段时间又不知道在忙什么东西,一天到晚门都不出,你这脸白的都快没血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