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雍正女儿后(26)
“首先是执笔,“指实掌虚”,就是指尖用力控制笔管......”
胤禛认真调整虞燕的握笔姿势,她年纪小握着笔虚浮无力,在宣纸上写点像画一样,最让胤禛哭笑不得的就是她还不是一气呵成,描红本上的点横竖撇哪里缺一些,她就握着笔涂上一点。
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如洒金般落在星德的桌前,他小心翼翼地从《千字文》中抬起头,对面的胤禛如同一座巍峨的山站在虞燕身后,冷峻的脸上时而露出气急败坏的神色,随后又缓缓转成无奈,耐心握着虞燕的小胖手一笔一画地落下。
原来阿玛是这个样子的。
星德努力回忆自己记忆中模糊的面容,发现自己已经快记不起男人的长相,印象中他每次回家见他都沉着一张脸,和乳母说上两句之后匆匆离开。
“阿玛,星德背完了。”虞燕一眼就看见他在发呆,为了不让自家阿玛被气死,她连忙转移战火。
死道友不死贫道,表哥,实在对不住!
胤禛哪能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小心思,他瞪了虞燕一眼,随后转头走向星德的桌前让他背书。小孩子鹦鹉学舌的能力总是很快的,虽然理解书的内容起来比较吃力,但在单纯背书这一块速度星德也就比虞燕慢一点罢了。
他背得流畅,口齿也清楚,胤禛点点头,将准备好的另一副笔墨纸砚放到星德面前温声道:“这是你姑姑替你准备的,弘晖这段时间老生病,她忙得团团转,恐对你有些疏忽的地方,星德不要放在心上。”
星德抿嘴笑:“姑姑已经对我很好了。”
姑姑会在他刚到府中的时候亲自搂着他睡两晚,那是星德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家里人照顾的温暖。叔母们自然也是照顾他的,但是这份照顾总是隔着点什么,她们都有自己的亲生孩儿,需要忙的大小事务也很多,最多只能经常派人来问他吃得好穿得暖吗,像福晋姑姑这样不厌其烦亲口教他念书的情形却从未发生过。
奶母进宫之后经常抱着他哭说他命苦,好端端的名门子弟落得借命的下场,星德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反正他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是孤身一人,额娘早亡、阿玛厌弃,如果他的命能让表弟好起来、姑姑开颜欢笑的话,也还算值得吧。
胤禛颔首,像教虞燕那样握住星德的手,男孩子年幼的时候本就看起来比女孩小,星德又瘦弱,写出来的字比起虞燕来又烂上几分。他自己也知道写得不好,惴惴不安地看向胤禛。
“你们年纪都还小,能顺畅写下来就好。”胤禛安慰道,“欲速则不达。”
虞燕跳下凳子跑到胤禛身边探头去看桌上的宣纸,看见星德的描红比她还烂,旋即心满意足地点点头装着大人的样子安慰道:“没事的表哥,咱们多练练就好了,我也就比你厉害一点点。”
看这话说得多谦虚,只厉害一点点,星德脸上有些烧,胤禛只觉得头疼,他自己就不是个爱炫耀的性子,莫非额林珠是随了李氏的性子?可是也没看见李氏常在哪个面前炫耀啊。
“阿玛,您之前和八叔说要想练字就要把手腕悬起来,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练啊?”虞燕眨眨眼问道。
胤禛奇道:“那时候你才多大,这事还记得这么清楚?”
“我记性好嘛。”虞燕咧开嘴笑道,“所以能那么练吗?”
“你和星德的年纪都还太小了,等你们满六岁后腕子上有力气再那么练,否则到时候把手腕练坏了,你额娘跑到书房来找我哭怎么办?”胤禛笑道,“还是说咱们额林珠就等着那么一天?”
虞燕眨眨眼:“怎么会呢,额林珠明明那么乖。”
胤禛点点她的额头,对着她和星德一起说道:“今日先学到这里,回去后描红贴写上十张,星德,今日教你背得书还有认得字回去后到你姑姑面前再背上几遍。”
星德抱起胤禛发下来的描红本和自己的《千字文》乖乖点头。
第16章
娶亲等星德回到福晋的正院里时,……
等星德回到福晋的正院里时,院子里却跪着不少人,里面正有他的奶母和身边的两个婢女。
“哥儿回来了,福晋今日做了您最爱吃的鸭肉烧麦。”
白苏原本正在院里训人,见星德从四爷的书房回到正院后连忙上前接过他手里的东西,笑语盈盈道:“福晋看您先前在她那多吃了两口,今日特意吩咐厨房的人多做点呢。”
星德抿唇眼睛又不由自主瞥向奶母的方向,她跪在那一声不吭,头上的露水在此刻都凝成冰霜,看着雪白。
“齐姑姑做了糊涂事,福晋罚她跪也是为她好。”
白苏冷眼看向齐氏,这位是星德生母留下的人,若不是福晋在星德屋里放了人,都不知道她在背后嚼那么多舌根,把借命这种说法一天到晚在孩子面前车轱辘一样讲来讲去,这是生怕他不怨恨福晋。
星德没再多说什么,屋门口的小丫头已经卷了帘迎他进去,等身上的冷气用炭盆烤得差不多后,他捧着今日背的书进了福晋的卧室。
弘晖如今正巧醒着,扶着床榻边缘笨拙地挪着步子,福晋轻轻倚在床边眉眼含笑看着他。
“快来,给你准备的东西都还热着。”
福晋端正身子向星德招手,一旁的冬青将笼在晚膳上的盖子掀开,底下的碗
碟还冒着热气。星德坐在凳上,嚼着嘴里的烧麦和粳米饭,觉得渴就喝两口摆在旁边的汤盅,原本还有的一点冷意就着暖融融的汤消失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