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65)

作者: 屿山山 阅读记录

虽然她确实不信命这个东西,但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札喇芬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札喇芬又嘱咐道:“若是格格再来问,谁都不许说漏嘴。”

她吩咐完话就朝着厢房的另一边走去,广济寺的平安符也很灵,札喇芬想着既然都出来一趟了,不如正好去替那孩子求几个挂身上或是屋子里,保佑她平平安安。

虞燕那边穿过连着一排茂密的菩提树,往前走到刚刚她们求签的大雄宝殿处,里面的沙弥正在打扫殿内,见她上前连忙放下手里的事物问道:“小檀越可是有什么事?”

“小师傅,你知道求手串的地方在哪儿吗?”虞燕笑眯眯道。

“小檀越往东走,那块儿有个莲池,莲池南面就是供奉手串的地方。”

虞燕顺着沙弥指的道路走去,等到供奉手串的地方才发现这里聚了许多人在排长队,这队伍一眼看去针都难插,密密麻麻的只能看到人头。

“如今日头正好,这些人一时半会儿也散不去,格格不如先去亭里坐坐?”陈姑姑提议道。

亭子就在莲池边上,如今天气凉快下来后,满池只剩下一些枯荷败叶,难免有秋日寂寥之感。只是莲池中仍旧游着好几条胖嘟嘟的锦鲤,一看就是僧人们精心喂养的。

“格格可要喂鱼玩?”陈姑姑怕她在这儿干等着无聊,从旁边卖素斋的地方特地买了几个白面馒头放到虞燕手上,“掰碎点丢下去就好。”

虞燕也没什么事儿干,便顺着陈姑姑的话将手里馒头掰成馒头碎往池子里扔,只见几条锦鲤慢悠悠地游荡过来,争先恐后咬着浮在水面上的馒头碎,有几条游得慢的怎么都挣不到前面,躲在后面一口都吃不到。

陈姑姑看她玩得开心,又往卖素斋的地方走去,准备多买两个馒头备着。

虞燕就干脆换了个地方,将馒头掰开丢到离那些游得慢的锦鲤面前,却见那些游得快的锦鲤又蜂拥而至,率先将池面的馒头碎一抢而空。

“哎!”她摇摇头,弯着腰努力将馒头碎丢向那几条慢慢悠悠的小锦鲤。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你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懂吗?”

虞燕顺着声音的来源望去,入目的小男孩穿着靛蓝的小褂子,一双凤眼似笑非笑,大约七八岁的年纪,开口却是她最讨厌的说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游得慢的鱼儿自然就丧失了获取粮食的权利,你再怎么帮助他们都没有用的。”

“千金难买我乐意。”

虞燕看都不看他,径直将手里剩下的所有馒头碎掰开丢到了池子里,因为馒头碎太多的缘故,哪怕鱼儿再怎么疯抢,也总有剩下的几片漏到游得慢的锦鲤嘴里。

“只要我给的够多,它们自然就不会被饿死。”虞燕抬眸看向男孩,下意识地挑眉道。

男孩乐了:“还真没见过你这么强词夺理的人。”

“喂,你叫什么名字?”男孩走到虞燕身边好奇道,“看你身上就穿的戴的,家里也是做官的吧?你是满人?”

“问别人之前至少自己应该先自报家门吧?”

“我姓戴,学名山时。”戴山时不客气地坐到虞燕身边,“《南山集》你知道吗?那是我祖父写的。”

不知道。

虞燕对清朝的诗词歌赋了解并不是很多,这么说来眼前这个男孩应该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今日陪着家中长辈过来上香的。

“我都已经自报家门了,你

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呢?“戴山时不满道。

鬼使神差下,虞燕看向远处缓缓走来的陈姑姑,转头飞快对戴山时说道:“我叫虞燕。”

“虞美人的虞,燕子的燕。”

说罢她飞快地提起裙摆往跑向陈姑姑,虞燕的心脏在此刻跳得砰砰响,她觉得自己好像刚刚鬼迷心窍了一样,不知不觉就将前世的名字说了出来。

莫非是因为知道和眼前那人一定会是萍水相逢,所以才敢这么胆大吗?

“格格不玩了吗?”陈姑姑诧异道。

虞燕摇头,确认身后的男孩没有追上来之后拉起陈姑姑的手就往求十八子手串的地方走去。

香客已经走得七七八八,求手串的地方空下来许多,虞燕走上前去对着供奉手串的和尚问道:“师傅,十八子手串怎么求?”

那和尚抬头微笑:“那要看小檀越求什么了。”

“若求平安顺遂或是姻缘美满,自行带手串或是在这挑些珠子串起来放在佛前供奉七日开光即可。”

虞燕一怔,她是为五公主求的手串……五公主对什么婚姻美满子孙满堂应当是毫不在意的,若是说平安顺遂,她本人真的会在意这个吗?

想到这里虞燕又有点犹豫,最后还是咬着牙问:“那若是求风云际会,大展经纶呢?”

“若是这么求,那么小檀越在庙中取走手串后还应在家中供上一尊文殊菩萨,随后将手串供于香案之前,每日进香三柱,并为其抄经八十一日。”大和尚笑眯眯道。

虞燕看向陈姑姑,见她颔首便朝着和尚说道:“那就按师傅说的来做。”

手串是虞燕预先在园子里选好的,用珊瑚珠穿成,中间夹了两颗鸭卵大的青金石,下边坠着的翡翠刻成的兰花式样,看起来典雅华贵,一看就很衬五公主。

等虞燕这边将手串交给和尚并约定好要送到哪里去后,她才慢慢跟着陈姑姑溜达到庙宇门口,最后才发觉札喇芬已经在朱轮车边等她们许久了。

札喇芬一开始还没发现陈姑姑捧着的佛像,等她看见被遮盖住的佛像后忍不住诧异道:“额林珠怎么也请佛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