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重生)(191)
那奴仆略有些瑟瑟发抖。何姑姑福身见礼,他随着跪下来,良久才叩首说话:“奴婢是刺史府曾竟……叩、叩见大殿下……”
容洛未曾抬眼,将碧玉棋子往既定位置上一推,径直问话:“你知道什么?”
罗夫人骗了容洛是不假,因此容洛暴露了所知道一切也不假。但容洛绝不会为此止步不前。从外处不能得悉之事,莫过于亲去敌营获得,连日来容洛同罗夫人周旋,何姑姑便寻着时机与几位刺史府的奴婢打好了关系,明面上的几个,暗地里的几个。不似罗夫人预料的从他们亲近下手,而是挑了些从来不会被人注意的奴婢打听消息。曾竟今日受了何姑姑恩惠来了行宫,便是怎样都会开口,容洛自也不必客套。
“奴婢只晓得一些……”曾竟怯怯地伏在地上,“听掌事说殿下在查刺史同任二爷之事……此事刺史府的奴婢其实都知晓些许,只是得了刺史的命令,不敢外传……”又瞧了一眼何姑姑手中的钱囊,咽了口唾沫,“任二爷得来的田地,一收来上便交给了隆源布坊……那隆源布坊生意做得大,在益州各地都有分号,二爷得了田产便让人平摊给隆源布坊,各个布坊的管事又将田地挪去缫丝养蚕,待收成就织成布匹……而那些农夫因还不上债,也一早同布坊签了死契,活着就要为布坊养蚕养桑,故此才不会告知殿下事实……啊!”
“你说你只知晓一点,但却说了这样多。”容洛睇向曾竟,掀眼的一瞬间齐四海便将长刀架在了曾竟颈上,“本宫如何信你。”
曾竟瞧着颈上锃亮的刀剑,惊恐得都快哭了出来,忍着浑身的颤抖,曾竟扬着脖子企图避开锋刃,双唇不断打颤:“小人当真没有欺骗大殿下!小人知道这些,是因为小人原本是隆源布坊的人!大殿下饶命……大殿下饶命啊!”
稍稍静默,容洛冰冷的声音砸落地面:“当真?”
“当真!当真!”
看曾竟叠声应承,容洛示意齐四海收起刀剑。那厢曾竟见此,忙不迭跪落在地,等容洛再度发话。但容洛的质疑到此为止,下棋的声音再起,何掌事将他从地面上扶起,将手底的钱囊放入他手中,又再给了一袋银子,鼓鼓囊囊的,直教人眼馋不已。
何姑姑送惊魂未定的曾竟出了行宫。容洛瞧二人离去,对梁上的斛珠轻声吩咐。
“将消息传给罗氏罢。”
【📢作者有话说】
晚了一会儿,改了一部分推剧情。
蜀绣案应该能很快写完……然后就会是xxxxx(自动打码XD
第108章 11.9晉江|独家发表
◎得逞。(已替换)◎
斛珠本就是向氏为私己之心培养出来的死士, 打探消息、刺杀他人、混乱视听等等本就是她最先学会的东西。自向氏崩塌后,斛珠便带着对向氏有遗恨的死士一齐投靠了容洛。但因容洛考量,此次随容洛到益州的死士唯有她一人, 剩余死士则留在长安,替容洛培养齐家寨那些孤儿,以做助力。
在暗处听完了曾竟的消息,得到容洛的命令,斛珠翻身下了悬梁,稳稳地同容洛揖首, 便出了行宫。剩余诸人各回各位, 只宁杏颜一人瞧了容洛半晌, 眉目渐渐拧紧, 深感复杂。
容洛推敲着每一步棋子, 原先还没觉着如何,但久而久之, 宁杏颜揣测的目光便愈发强烈。直叫容洛无法轻易忽视。
抬眼睇了睇宁杏颜,容洛看回棋盘,轻轻莞尔:“猜到了么?”
宁杏颜正是在猜测容洛的作为目的为何。不过她到底不善心机,敏感亦无法判定正误,见容洛问话,她缓缓倾身靠向案几,拧眉斟酌:“你让何姑姑在刺史府收买人心, 为的便是那曾竟的这一条消息。但罗氏骗过你一回,会否故技重施你亦做不得肯定……让斛珠放消息给罗氏——”宁杏颜眼中乍然划过一点星芒, 抬首看向容洛, “你是想……以此看罗氏反应如何?可此事为真, 那曾竟岂不是……”
未说全的话容洛和宁杏颜都明白。倘若曾竟带来的消息属实, 容洛令斛珠将此事告知罗氏,以罗氏那副外善内恶的模样,是决计不会留下一条活生生的线索让容洛将隆源布坊的全部内情一点一点翻到台面——这些人既官商勾结从百姓身上谋富贵,最怕的不过就是朝廷。容洛为皇帝宠女,复杂的身世等等他们这些外州远地的人都是不清楚的,能看到的亦仅仅“宠女”“谢家”四字,自然也会将容洛与朝廷关联,对容洛小心翼翼,不敢放手做什么大胆的诡计。
但若事不属实……容洛也会令斛珠除去曾竟。
步摇微晃,秋风自窗棂灌入殿中,四下烛火稍稍动荡。容洛手中玉棋落入棋盘,闻言睨向宁杏颜,缓声道:“杏颜,曾竟此人是正或邪尚不能定,怜悯他性命绝非好事。”
宁杏颜瞧了容洛一阵,摇了摇首:“从前太后与你说‘因小失大’,我也是在一边听了个明明白白的,这益州蜀绣之事与文万宗有了牵扯,长此以往必会大乱……平安之下有牺牲,我是武人,也不是不懂。”又沉沉叹息一声,“我只是不知,这盛世是何时变成这副模样的……买卖官职在前,诬害忠良在后,如今又出了蜀绣一事……我从小总听父亲与大哥说,太后治下的江山多么平宁与繁盛,也总盼着多到些地方瞧瞧。可是如今能出来,天下却又不是那副模样了。”
侧眼推一推棋子,宁杏颜低眉,神色颇为惋惜。
武将好战,但赤子之心昭昭,是最盼着天下太平。故而他们为此能征战四方,能沙场捐躯马革裹尸,亦能忍受所有苦痛以血肉之躯筑累高墙。宁杏颜年幼失去双亲,与宁顾旸继承双亲遗愿,又被宁顾旸限制不可成为将领,对“太平”二字的祈愿莫过最大。可有朝一日让她亲眼见见这山河,见证亲人逝世换来的平静,却不过是另一种动乱——不免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