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199)

作者: 伐姝 阅读记录

下元日热闹,益州的自然薄弱不少,且大宣开放胡人进入中土,借以与外族友好往来的政策持续多年,也没有人想到契丹会突然侵袭益州。况益州正临时节,以往这些日子里城中都是最安宁的,故而防御使在傍晚时分,巡查过城墙后便回了府邸。而眼下益州无刺史,许多事刑部还未安排,要请防卫官兵,便只能去找防御使。

容洛眼波一顿,“何时去的?”

恒昌瞧几人上了车,剩余的几位侍卫已且战且退,在杀光追兵后爬上车架,忙不停地用鞭子催促驾车。微微侧耳,恒昌回道:“有些时辰了。”

话落,一队兵马便从前头奔了过来,恒昌亦不停步。刀剑声远远传来,容洛掀帘往后望去,瞧见高头大马上有一身负弓箭的男子。他一手提刀与官兵厮杀,手起刀落格外流利,血溅了他一身,他也不曾眨过眼皮。似有感容洛的目光,他偏首望来,与容洛目光相撞后,伸手用拇指抹掉唇边血迹,与寻常百姓无二的脸面上透着一种凌厉的冷意。

阿骨丹,便是与她谋算,给刺史切切实实定下罪名的——张义。

.

官兵来得及时。阿骨丹也只带了很少的契丹族人,在那一通暴/乱之后他便带人四下散去,不见踪影。

守卫胜利,但容洛却格外烦心——那阿骨丹的离去并非离开益州城池,而是仍旧待在益州之中。纵使容洛令府衙下了通缉令,这阿骨丹依旧是不见踪影。而连日来动乱也不曾消匿,这一日得了胜,那边却又传来消息,说契丹人又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东西,搅得整个益州人心惶惶,不得安宁。然容洛又不能下令搜查或抓捕城中所有胡人,前是有政策,后是担忧这些人因此联手,令容洛着实怒起不已。

再问过那些牵扯过蜀绣案的农夫,皆都奇异张义是契丹族现任首领阿骨丹,随后便是连连摇手,说张义面貌便是踏踏实实的中原人。但是要再问他出身,众人都说只见过他亡故的母亲张氏,未曾见过父亲。

契丹族排外,王族最注重血统,若说让大宣人做首领,契丹族是绝对不会愿意。张义倘使真是首领,便也只有一种可能——是大宣女子与契丹王族所生。一半的血统虽不纯净,但到底也是王族血统。

靠着案几,容洛接了防御使送来的折子,扫了眼上头的内容,递给对面坐着的重澈:“早前我是听闻益州会受部族骚扰,却未曾听闻会这般烦人。”揉了揉眉心,容洛放在拢紧腿上的手炉,“而照你所言,他是听了传闻想抓我同陛下换一个下州?他何以有这样的心思?”

重澈仍在养伤。将折子搁放在一旁,他笑问道:“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向氏通敌叛国一事?”瞧容洛眉目里凝了点犹疑,他亦不卖关子,“向氏似乎知晓自己穷途末路,在前一封折子里向阿骨丹提及你身份,内中有陛下按你提议对姜氏夷三族,折盛婉思为太子良娣等事。本是笔墨浓重,他又添了几笔朱色,让阿骨丹信以为真。此次我来益州,也并未第一时发现张义便是阿骨丹,后来得知时张义已经消失,并非有意对你隐瞒。”

容洛却不在乎隐瞒与否。向氏与契丹联手一事她是知晓的,事后皇帝亦有派节度使质问契丹,然两相关系破裂,契丹也未曾给过回复。微微抽了一口气,容洛敛眉,思索着要如何处置这些事情。便又有两封信送了进来。

雪白曳撒上的鹰隼双目威严,宁杏颜沉着脸踏入殿中,伸手格开秋夕手中的信件,抽出自己手中的信笺递到容洛眼前,声沉至极。

“明崇,汶山郡被契丹攻破,抢掠后分别转往雅州与益州城。宁家军与云显王正在赶来支援,现下益州无刺史,大哥让你我务必守住益州。”

宁顾旸如何都不会打破决心让宁杏颜参与战事。眼下得了信,容洛看尽一张,困惑地抬首:“无碍?”

“容不得思衬。”宁杏颜皱眉,面色毫无夙愿得了的兴奋,只是肃穆的冷凝,“吐谷浑不知如何与契丹联手,此下已快到益州。明崇,你要尽快寻到阿骨丹。”

.

寻到躲藏的人是最难的事。胡人动不得,百姓怨声连天,城中状态在听闻吐谷浑与契丹联手后亦愈发阴沉。而阿骨丹领人在城中烧杀抢掠的折子更是一封连一封不断,从五日一封,渐渐三日两封,到两日一封,难能制止。

时日渐拖渐长,吐谷浑的大军也到了城外,两度攻打城池。幸之城中官员聪明,又有重澈在此,两回攻打中以火攻与偷袭得了胜利,使吐谷浑连损两位大将,不得不暂时停战。益州也算得以安生几日。但城外问题暂缓,城中却出了问题。阿骨丹烧杀抢掠是一,百姓们在重压之下罢工则是其二。

民心动,军心亦难安宁。容洛本是顾忌着情形瞒着身份,见动乱不堪,也只得向百姓告知公主就在城中,并设立粥棚,安顿流民,请托两位太医在城中候诊,以稳固民心。

自然法子是有用的。百姓得知皇族人在城中,晓得朝廷未曾放弃州府,无疑也是吃了一记定心丸。动摇渐渐安息,容洛却也不曾安稳,原是向氏死后退却的噩梦换做了吐谷浑与契丹的军队,一睡下又立时辗转反侧,难以入寐。

十二月到临。风霜更重,云显王的兵队已在赶往益州,然城中动乱更是频繁,有几回卫队都要抓到契丹骚乱的的队伍,却又让人从眼皮子底下逃脱。

对城中米粮商人下了不准趁乱抬价的命令,稳定了米粮价格,百姓也没有早期的慌张。让人取了银钱换来几袋米粟与数件冬衣发放下去,容洛立在粥棚前,与几个小孩童说话。内中无非就是问候与关怀,并不是什么稀奇的话语,但几个孩子每每同她说话都很激动,天南地北,琐碎玩乐,都要同她说个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