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21)

作者: 伐姝 阅读记录

秋夕记起事发时何姑姑不在,为她解释道:“也不知是何故,十皇子突然腹痛难忍。燕南说皇子用药有忌讳,我便一同与他去回妍宫请了林太医过来。现在看着,皇子大约是痛昏过去了。”

“是由腹胀引的腹痛,殿下宽心。”林太医为容明辕诊脉,探了一会儿,从药箱里拿出银针来为他施针,又写了药方给秋夕去太医署抓药,才对衣衫皱乱的容洛问道:“不知今日皇子在殿下这儿吃了什么?”

“并未吃上什么。只是来宫里看月杖,吃了两口牛乳茶和果子。”容洛眼眶微红,瞧着像似急出来的,“果子本宫与明辕都吃了的,牛乳茶燕南也分了一盏。他与本宫均无事,明辕也不知道是为何……本宫倒情愿这罪自己来受。”

“殿下身体康健,勿出此言。”林太医见不是明德宫中吃食的问题,说着官话劝慰容洛,声音里有些软柔的女子腔调,“或许是皇子自己在宫里吃了什么,加之水土不服的缘由,才如此严重。只要服几贴药,再休息两日就无事了。”

“果真么?”容洛关切地问道,俨然一个十四岁大公主的模样,娇气里又带点威严:“明辕身体这样差,太医一定要细致些。再需什么灵芝人参,宫中一应俱全,太医大可放心开进方子里。”

林太医瞧了她一眼,笑道:“殿下疼爱皇子之心微臣理解。但俗话药不可乱吃。胡乱添药是会有损皇子身躯的,微臣不可这样做,只能对症下药。殿下安心罢。”

容洛还想说什么,欲言又止。最终点了点头,低眼用手帕帮容明辕擦去他额头上的汗珠,视线深邃。

.

林太医的药方果然是对的。容明辕在那之后喝了两天药,又活蹦乱跳起来。只是事情被谢贵妃和皇帝知晓,建章宫中的膳食已被定成了最滋补的药膳,平时除了宫人献上的瓜果,其余宫内的果树的果实他一应不准再碰。由燕南督视。他挨了这一罪,也格外的听话。

因那日昏前看到了容洛对他的关心,容明辕这几日与容洛也愈发亲近,闲来无事就找容洛,连容洛去读书也要跟。

长安又下起了雨。女学的余先生有风湿症,一到雨天就全身酸痛。因此每每小雨天,前庭男子这边的太傅少师还能上课时,余先生都会将女学的女学生交托给前庭,让太傅少师将男女整合到一块讲课。

于是这一日总是有些噪的。

前庭与望月台分开上课,却不是不相识的。长安二大家为重、谢,四大族为崔、薛、萧、令。六家族几乎互相都有来往,且与宫中朝野关系联系密切。小的一辈因上一辈的缘故,大约彼此幼时就认识,如今多年过去,相处当然也是亲近的。

容洛到前庭时,雨已经快要停了。听完谢琅磬讲的《左传》,没想窗外又沥沥下起雨,不多时更是乌云滚滚地卷到宫城上。

一声霹雳,风雨大作。

庭里没人怕雷电。全是斗争里过来的孩子,没有点胆量如何在后宫与大宅内活下去。

前庭暗下去,谢琅磬顾及大家的眼睛,索性也不上课,与太傅坐到一边,拿出棋盘下起棋来。

太傅与少师如此,其他人也各自去寻乐子。下棋吟诗,作画对对。

往时遇上这样的事情,容洛总是无趣地坐在一旁,与自己下着棋等雨停。但今日不会。

正与容明辕说着话,容洛看着门外冲进一道人影。在校场练箭的宁杏颜不知如何就过来了崇文馆。临着门摘下雨蓑,便直接过来寻她。

宁杏颜是宁将军宁顾旸的嫡妹。宁家是武将世家,军功赫赫。家中上到老爷,下到下仆,多少都会一些武艺。宁杏颜的父母亲在她十一岁时因镇压完颜部族牺牲,当今家主宁顾旸功勋无数,尤其宠爱她。皇帝念及君臣情义,特许她在皇家校场练剑习武,闲时才到崇文馆习书。

宁杏颜极少来崇文馆,就是来了也只是跟容洛说些话就走,落在女学一众人眼里,几如异类。

第12章

◎西南洪灾。◎

将蓑帽扔进婢子的手里,宁杏颜在满室寂静中找到窗角边的容洛。当即欢愉地扬起眉目,越过层层书案就往容洛这儿过来。

“今日雨这样大,你还入宫练箭。”长身而起,在睽睽下迎上前。容洛看到她手中的箭矢,喜嗔一句。

宁杏颜今日穿了一身轻便的骑射胡服。上是檀色的圆领短袍,下是深黛的长裤与织线革靴。如云的发丝用金钗搅弄盘在脑后,飒爽里添了一分女儿气,颇有点铁血柔情的滋味。

回来这个年纪这么久,她还是第一次见宁杏颜。前生如浮萍,她最惦记的人除了母亲与重澈,也就只剩了一个宁杏颜。

她与宁杏颜自幼一块长大。幼童时因她出身,姊妹兄弟对她一贯小心谨慎,从不敢与她玩闹。唯有宁杏颜一人,不怕她身份特殊,与她亲近。

前世她沦落泥水,亦是宁杏颜不怕牵连,作为她左膀右臂,四处走动为她争取来生机。可惜北珩王那样的人夺得了大权……终究还是她拖累了她。

握着宁杏颜冰冷的双手。容洛看着好友又再出现在她眼前,前世恩情历历如昨,不禁鼻尖一酸。

“我的大殿下。”宁杏颜瞧着她眼眶红起来,愣了一会儿,笑话道:“我与你不过□□日不见,你竟然能思念我至此?”

仍是昨日的音容笑貌。容洛心里涌上来一息宽慰的暖意,收起酸涩。反过来对她揶揄:“瞧你这一身浪荡公子气。不知道又是跟谁学来的?宁将军那样一身正气,却有你这样辱没门风的妹子。不知那呕出来的血,是不是已经盛满了府下腌鱼的大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