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214)

作者: 伐姝 阅读记录

凝视母亲,容洛低低扯开唇齿, 气息厚重:“不巧, 明崇皆已亲身所见所体。”

益州一行带给她的感受尤其震撼。若说她以往算计皇位是为了谢家与谢贵妃, 那么经历此事之后, 她为的便不只是一片私心这般简单——她想保下以往自己保不住的,也更想看这天下太平。

珠瞳翻滚的巨蟒被谢贵妃洞悉。缓缓偏开脖颈,谢贵妃眼帘沉沉瞌合,欲言又止良久,她蓦然叹息,将所有言语收入喉关,起身回到座上:“用膳罢。”

她有许多的东西想要告知容洛,只是正如眼下这般,她与容洛之间的隔阂、目的都已成天堑鸿沟,不是以往随意入座便能仔细说话的模样。虽她二人终究还是有着守护谢家的相似之处,但却也正是因着这相同,她也必要将所有东西牢牢握在手中,不与外人知——哪怕是容洛与她父亲谢玄葑也一样。

.

一顿饭肴全用的是最珍稀的食材,不过因着一番意见不和,到底是用的不大愉快。

草草食过两三道菜,容洛便辞去谢贵妃,回到公主府中。此下已散朝许久,容洛自牛车上下来时,庄舜然几人正等候在府门之前,满额渗汗,一瞧便是等候了不少时辰。

公主归返长安之事在容洛入城门时便传尽朝野。眼下除庄舜然徐云之几人外,府门下也聚了数位朝臣。有谢家家臣,有以往旧识,亦有为皇帝赏赐与夫人前来一齐道贺的朝中大员。

这些人容洛虽多时不见,但也并不稀罕。目光扫过众人面目,容洛双目落在角落捧着厚礼的崔氏子孙身上,可这停留亦是刹那,崔氏的人方才与容洛视线相撞,那处容洛便提眉转开眼,拂袖免除众人礼数,仿若未曾看见他们一般的领着庄舜然几人踏入府中。待下一刻他们反应过来,朝将要关闭的公主府大门疾步奔去时,留守长安的春日便立时止住了他的脚步,告知其余来谒见的臣子,容洛“返程劳累,病躯未宁,不再见客”。

此言对旁人不算什么。可崔氏做了什么事,崔氏自己最清楚不过。容烨康九五之尊,身为容洛生父,容洛必不会对他如何。只是崔氏呢?替罪羔羊都是轻的!

领着礼再唤三次门,崔氏来人斟酌来去,急躁地返回崔氏,再次就此事商议。而在他离去不久,太子容明兰登门拜访,亦被同一套说辞避了回去。

二人的焦急全通过春日之口落入容洛耳中,自然容洛目的本就在此,也决绝不会搭理于此二人。

在空月亭与庄舜然等人坐下。容洛令秋夕为几人奉上茶水,初初呷了一口,左首座上的徐云之便抬眸看向她。

“益州之事,微臣已听舜然如数告知。”端正跪坐,徐云之面色略微紧凝,“不知殿下眼下打算如何?是就此磨一磨太子野心,或是与谢家拿下崔家贼子?”

徐云之托容洛与重澈的福,在蜀绣案中得了一份功绩。虽仍不足以提升官职,但如今在六部中的地位已颇为举足轻重,早早便认清了局势到了容洛麾下。容洛不在长安中的时日,多还是他与庄舜然几人一同代替容洛沟通谢家,笼络新近的朝臣,容洛之于他亦尤其信重。

“徐兄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庄舜然缓缓一笑,抱袖瞧着座上的容洛,“殿下自然两者都选。”

“太子有反骨,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人。崔氏如今与陛下勾联,殿下纵然身后有谢家,但若当真去动崔家,约莫也不易全身而退。”望着容洛,徐云之目不转睛,“故此,臣觉得十分有必要确认殿下的心思。如是殿下真心欲做此事,我等也好仔细着崔氏,免得遭崔氏反抓了把柄,坏了大计。而如是殿下另有它意,我等也好细细替殿下筹划一番。”

听着二人言语。容洛倾唇,倒没回话,径直挪了眼看向旁处满目思索,并不做声的陆识秋,问道:“先生似乎已知本宫心意。”

容洛这一世不像上一世,身旁的能人都是佼佼中的佼佼。陆识秋在容洛前世为幕僚中最重要的几人之一,如今倒被庄舜然与徐云之几人压了一头。不过他心绪平稳,更不计较什么宠爱之类的东西。忽被问到,他敛一敛袖袍,便直言不讳:“殿下对向氏下手之事仍为长安世家记忆深刻,若是由殿下联谢家对崔氏下手,怕是结果适得其反。”

停顿稍许,他目含猜测地看向容洛,“臣斗胆,以为殿下欲使太子用崔氏以衡陛下,吃崔氏。”

容洛初回长安,受皇帝丰厚赏赐,是当之无愧的“宠眷不衰”。欲在皇帝、谢家面前表忠心的人,必定也不会放过这个时机对容洛示好,容洛也更能藉此趁势拢权。但容洛偏偏与亲近之人所想不一,一归皇都便即刻关闭府门,不再见客,乍一看是怒怨太子、怨怒崔氏而因小失大。可容洛又当真是这般不知时势的人么?

——自然绝非。

容洛之心他等不曾得容洛亲口告知,却不是没眼、没耳、没脑子的蠢笨玩意,是一早便猜了个七七八八。容洛所谋在万人之上,但如今可不是适当显露野心的时机,瞧容洛在太子眼前的诸番举动便能得悉。而亦正如徐云之所言,太子反骨至深。眼下他虽是受制容洛无错,可倘使容洛手中之权势、能臣比之他更大更多,他也必会反扑容洛。此非善事,于容洛谋求高位更是无益,只能落个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下场。

故此,容洛眼下不但不可伤太子,反而需要用太子,来吃掉崔氏这块肥肉。

“在益州便听闻陆先生多好与世家走动,如今一瞧,果真是善处世家位置而观朝局。”双眉微舒,容洛复又瞧向庄舜然与徐云之,“自然二位先生也猜中了本宫的心思——本宫欲磨太子反骨,拿崔氏贼子,更欲以此离间太子同崔氏、同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