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96)

作者: 伐姝 阅读记录

“不知殿下喜欢什么,妾便在读文轩中选了这一幅《猎秋图》。”沈氏身躯丰满,额首宽方,眉目里有一派慈和。言语时嗓音柔和,与容洛说话时好似对自家孩子一般亲切。每一分每一毫语气都拿捏得极其巧妙。似担心容洛顾忌前时事情,她又亲手将画从匣中捧出与容洛展示,“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容洛一句未得言说。沈氏立时将所有一气完成。处处顾及细致。教人难以挑刺。

不过容洛也未曾打算为难向氏。今日开府宴与她了解前朝形势格外重要。且挑唆皇帝与向氏的目的已经达到,短时间内她并无打算再对向氏打压。皇帝对她疑心显露,一切若操之过急,于她、与谢家都并无好处。

抬手将画卷稳稳接过。容洛莞尔:“哪里的话。本宫很喜欢。夫人与娘子一道入座用膳吧。”

二人当然应过。

令何姑姑领着向绫罗沈氏先行。容洛让秋夕将长匣打开,正欲将画卷放回画匣中时,一旁的容明辕蹙眉劈手将画卷夺过。指尖在其上摩挲来去,再落眼看向容洛指尖。方才将画卷丢回盒子里。

“阿姐下次莫要随便接向氏递来的东西了。”声音朗朗。经过盛太医半年的调养,又有崇文馆一众伙伴带着玩闹强身健体,他身躯已好了大半。现下除了一天一碗滋补的汤药与针灸,再也不必多吃其他的东西。

嫌恶地扣了匣子的琐,招手让门房赶紧把画拿到库房。容明辕冷眄一眼向绫罗二人略有僵硬的脊背,语调厌鄙:“上一回朱雀门呕血调休了整整一月,到现在我还记着阿姐血流不止、臂上紫斑叠叠的模样。皇后娘娘对阿姐不怀好心,向氏可见一斑。往后向氏族人这样递来的——不。凡是向氏族人经手的,阿姐还是都不要碰了。”

【📢作者有话说】

感觉每次做支线纲要都会卡文卡得欲哭无泪……

今天暂时一更。还有一更咱看看明天或者后天补上,分卷的支线都是上一辈子的地主(不想面对但是逃不掉惹逃不掉_(:з」∠)_

感谢大甜心 TetsuJ 扔的1个地雷~

第52章

◎官员。◎

容明辕所言字字带刺, 其中意味厌恶堪为极致。一时间里向绫罗的脚步出现了滞顿,颈项僵硬且直,耳畔亦生长出一片赤红——羞愤, 怨憎,落脸,种种情绪芜杂,唯一没有的便是对此事的忏愧。

容明辕对此并不管顾。他极受皇帝宠爱,况向凌竹谋害容洛之事板上钉钉。无论在向氏族人眼前或是身后,他认为自己并不需要遮拦口舌。

然向绫罗有自己的自负。她只比容洛稍长一岁余, 可说亲眼亲身感受了向氏的发展与兴盛。作为这一辈里嫡系唯一的女儿, 她自小便被告知向凌竹于向氏而言到底是如何一个神圣的存在, 亦十分小心的信奉。当下听见容明辕寒芒一般的鄙夷, 足下一转, 险些就要冲到他眼前与他辩驳个透彻。但沈氏不会如她的愿。向绫罗冲动,她却不会与向绫罗一个模样。她是格外会分清时势与场合的人。

欲回身的动作猛然被一只柔软的手臂拦下。戴着碧玉戒指的手自雪青的外纱外一路紧贴着滑落左手腕间, 紧紧死扣。向绫罗目中恼怒,偏首望着沈氏。沈氏与她共同顿足,手臂虽格挡在她身前,但目光依旧直视前方。温和的神色,连嘴角含着的浅笑弧度也不曾落下一分。向绫罗被她死死撰着手腕,挣脱一二,低声怒道:“母亲!”

被当着面指责的滋味自然不好受。换做平时, 沈氏也无需忍。只是朱雀门一事,是向氏吃了阴招, 如何都是向氏一族的不是。此下又在公主府中, 假若让向绫罗上前, 不说落个不敬皇族的罪名, 众目睽睽,诟病也会成为一把刀刃。

容明辕的维护,容洛终究是没有料到的。他前世将自己利用至极,这一世燕南既已被重澈接走,她也不愿意再对他耗费太多的心力。诚如前世她对他诸般好,他在知晓身世后却立时与她划界,对她连一分情义也无——她明晓他将会成为一个如何冷血的皇子。而这份冷血,即便用情一字,也永远捂不热。况今年她已及笄,白驹过隙,不日十六诞辰,谢家灾祸几乎眨眼降临。届时容明辕也会得知他身世如何。她这个皇姐的身份,唱到那时,唱得差不多就是。

眼波颤定。容洛将讶异收入口齿,娓娓的语调里斟上笑意。为向氏说起话来:“前时事情不过娘娘一时胡涂,父皇亦将惩罚宣下。哪里与向氏有关?”扬手让门房将画卷送入库房,容洛余光瞥见向绫罗愈发阴沉的脸色。语调蓦然严厉:“向氏廷官不少,你这般污蔑,小心回去捱板子。”

她这话自觉说着都虚伪。可皇家子孙,哪一个不晓得宫城血涂朱色,尸堆高墙。在这般那般的境地下,虚伪与真情都是必要,亦拈手即来,无一分羞愧。他人如是,傀儡一生的她如是。

容洛近日所为容明辕或多或少都知悉。那日朱雀门谋害,他大体猜测到有容洛自戕以图向凌竹受创。但这事他仍然怪罪到了向氏与向绫罗头上。于他来说,容洛是他胞姐,她又这般疼爱他。他必要求她事事安好最上。

唇侧嗫喏几下。容明辕明晰容洛大度自有计较。微微与她相望,转眼看着沈氏牵拉向绫罗步入前堂。鼻息间翕出一声冷哼。

.

向氏族人的到来终归引了一些异样的眼色。堂间开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吃食大约尝过一遍,席座上的彼此的生疏也渐而消弭。唱乐跳舞的胡姬自堂下两侧步入席间空阔地方,几声乐奏,广袖翻飞。许多朝野、民生与家宅的闲碎言语便在同一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