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宣妃享乐日常(67)
许是很久没有见过康熙这副小儿的模样,孝庄一时也愣住了:“你是我最疼的人,我为什么疼胤礽你还不知道吗?”
康欣不是真的吃醋,只是想缓和孝庄的情绪,孝庄还是年纪大了,不宜大喜大悲大怒。
紧接着祖孙两人又其乐融融,围绕其太子谈了起来。
但是康熙跟孝庄提起自己担忧的事情:“皇玛嫲,太子自幼体弱,因为天花过些年头又要种痘,虽然已经有了人痘,但是人痘过于凶猛,朕担心……”
孝庄明显担心,但是天花面前一切平等,所以宫中的阿哥是必然要种痘的:“离太子种痘还有时间,皇上可以命太医院里的太医完善种痘的方式。然而,大阿哥却已经到了要种痘的时候。”
康熙这才想起还有大阿哥,他对胤礽是是非常偏心的,但是大阿哥终究也是他的儿子,此时更是眉头紧蹙:“朕会令太医们对种痘更上心些。”
一个事情接着一个事情的来,过年前的事情额外的多,很快康熙便没有心思放在后宫。
倭寇每逢过年的时候都会侵犯沿海的城市,这一次倒是泉州倒了大霉。
偏生,大清是马上的民族,对于海军那是一窍不通。倭寇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总是和军队做捉迷藏。
康熙才发现自己把烦恼告诉给了希吉尔,不知为何,他走走停停就到了咸福宫。 ,
希吉尔想到后来大清的屈辱史,也不顾康熙的疑心而建议:“臣妾觉得,我泱泱大清个个允文允武,岂会无海军天赋的人,泉州的子民也是我大清的子民,岂能让他们任由倭寇屠宰,应当组建海军抵御倭寇!”
希吉尔的建议正中了康熙下怀,他没有在朝廷上讨论,而是先在南书房中询问大臣的意见,但是大臣却个个反对,搞得他都怀疑起自己。
大臣们反对也是有原因的,军费不够,国库没有银子,大清没有擅长海军的人,区区倭寇,不足以放在眼中,随便派人去谈判即可。
总之他们都没有把在沿海地区受苦受难的人放在眼中,甚至只要他们的声音传不到康熙的耳朵中,朝中的官员都可以认为沿海的人。幸福安乐
但是偏偏康熙知道国库中确实没有银子,康熙:“组建海军还得从长计议。”
作为帝王也有无奈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他所愿。
希吉尔装作好奇的问:“为何国库中没有银子,根据臣妾所知,国库前年收入可不少,各处风调雨顺,收成皆不错。”
国库中没有银子,还是有康熙的几分缘由,因此面对西吉尔的询问,他也感觉脸上无光:“朕认为官员的俸禄不足以供他们生活所需,因此允许他们前往国库中借银子。”
希吉尔知道康熙所说的这事,希吉尔更知道到后来的时候康熙出借银子居然还没有让官员偿还利息,所以官员一次一次的借银子,康熙又没有反应,养大了他们的胃口,开始毫无止境的借银子。
原本应该是康熙三十年左右爆发的事情,不知缘何现在就被康熙注意到了,所以官员们借银子的缺口也不至于太大。
希吉尔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康熙,康熙只打听到官员们借银子,就没有再打听下去,看来还藏着不少事情。
“好,好得很。”
第42章
二更探望太子,怀疑二哥
希吉尔都感觉康熙要气坏了,好在康熙不是迁怒的人,他没有将怒火发泄在希吉尔的身上,而是闷闷不乐地走了。
在太子生病后,希吉尔想着带一些东西去给他,但是太子在康熙的宠爱下,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所以希吉尔倒也犯起难。
“渝芳,你知道有什么是小孩子喜欢的吗?”
希吉尔向渝芳询问,在希吉尔的记忆里,渝芳家中应该是还有一个跟太子年岁相仿的弟弟。
渝芳根据自己的记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弟弟是个奇葩,好像不能作为依据:“娘娘,奴婢弟弟素来喜爱金银之物,但凡他生气郁闷,只要给他金子或者银子,他就高兴了。”
渝芳说了跟没说也没有什么差别,如果真的是用金银之物解决太子之事的话,不说行不行得通,希吉尔却是舍不得的。要单纯的用金银之物让未来的一国之君动容,那这得用多少啊?
不行不行,希吉尔疯狂摇头,她的小金库承受不了这样子的磨难。
不能从物品的价值之处入手,那便只能从心意入手。
胤礽最喜欢吃自己所做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那想来胤礽应该是喜欢吃曲奇饼干的吧。希吉尔十分确定,她决定要做曲奇饼干给胤礽吃。
康熙生病之时,后宫的妃嫔总是向康熙送些汤汤水水,跟她的曲奇饼干一样,都是吃食。希吉尔再次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的意见好极了。
但是曲奇饼干的制作还没开始便倒在第一步,没有黄油,偏偏黄油又是制作饼干不可或缺之物。好在黄油的制作简单,只需要从牛奶中提取就好。
希吉尔拿着渝芳从内务府中提出来的牛奶,将全部的牛奶放在一个桶中。
紧接着那便是无比费人又不带技术含量的搅拌,嘿咻嘿咻。希吉尔不假他人之手,主要是别人也没有希吉尔的大力气,他们搅拌几次,就已经胳膊酸痛。
希吉尔不停的上下搅拌,也不知搅拌了多久,估摸着应该有几百次了吧,牛奶的上头浮起了一些白色的固体,希吉尔将那些白色的固体全部收集到一块通风的布中,然后将布挂在阴凉处,等待干燥。
曲奇饼干没有那么快做好,可偏偏各宫又已经在送礼安慰了,希吉尔只能匆忙再制作一个枇杷膏。因为她想到胤礽不爱吃苦药,但是希吉尔跟着孝庄去探望胤礽,又发现他声音是沙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