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宣妃享乐日常(93)
在大清,顺治皇帝统治的那几年是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是为了防御郑氏势力的反扑,到康熙的时候,因为郑氏的衰落,海禁就逐渐放开。
康熙十五年的时候,部分地方就可以出海,比如山东,所以希吉尔的船只就是从山东出发。
遇到困难了怎么办?当然要找康熙主持公道。
希吉尔带上自己煲好的滋补养生汤前往乾清宫。
其余妃嫔经常携带着自己的汤到乾清宫给康熙,希吉尔却从来没有过,弄得康熙受宠若惊,以为希吉尔开窍了。
他在希吉尔的眼巴巴下喝下了一口汤,却险些被呛出来。
只因,希吉尔:“皇上,你喝了汤,可就要答应我的请求了。”
第56章
思念亲人
这口汤卡在喉咙里吐出来不是,咽下去也不是,康熙最终还是硬咽下去,宣嫔的到来果然就是有求于朕,想法终于落实,康熙:“你想要做什么。”
希吉尔期待地看着康熙:“皇上,你会做视你的百姓被别人所欺负吗?”
康熙以为是希吉尔被人欺负了:“你有什么事情告诉朕,朕自然会为你们主持公道。”
希吉尔双手捧起二哥的信给康熙:“皇上您看!”
康熙翻阅着班察的信,眉间时不时皱起,伴随着声声叹气,几乎都要将希吉尔的胆子给叹没了,这是怎么了,连康熙都束手无策吗?如果是真的,那么死去百姓的家属便再也无法得到释怀。
该说什么,自喻的天朝上国,四方来贡,却无法为自己的百姓主持公道。
好在,事情不是如此,康熙最终还是给了希吉尔一个满意的回复。
“我国的百姓岂容他人所欺凌,朕必然会查找出事情的真相,以此慰告百姓的亡灵,让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开海的决定是因为郑氏已经被大清赶到台湾,他有信心把握百姓的安全,所以他才在十五年的时候决定放开部分的地方让百姓出海,谋求生路。可是不过一年的时间,居然就有出海的人死于海寇之手。
百姓就算不在大清的海域出事,康熙都会追究到底,更何况,这是在山东附近,京城旁,自己的眼皮底下,康熙拜托希吉尔:“麻烦宣嫔帮助朕劝慰亡者的家属,请告诉他们,朕自然会为他们主持公道。”
希吉尔答应:“这本来就是臣妾的本分,船上的百姓是因为臣妾而出海的。”
希吉尔说出自己的措施:“凡是死亡的船员臣妾都给了500两银子,足够他们衣食无忧。船员的孩子臣妾将其送入孤儿院,至于他们的妻子...”
希吉尔崇拜看着康熙:“皇上可以帮我想办法吗?”
她把自己认为的困难丢给康熙,想让康熙帮助寡妇们找到糊口的工作。
当寡妇走出家门,可以自己糊口之后,就不会在因为自己丧夫而被人“自愿”死亡。
希吉尔自然可以帮助自己帮助寡妇找到工作,别的不说,二哥帮自己买了好几个店铺,足以容纳死去船员的妻子。但是,没有康熙的命令来得有理由。
康熙心中不止有对自己宣布开海就有人死亡的不满,更多的是对百姓的怜惜,因此哪怕知道希吉尔的意图,也顺从的说:“朕答应你,那就让她们进入精油坊吧。”
精油坊需要的人不一定要力气大,但是一定要细心,可
以挑选出不同规格的花瓣,这正是妇女所擅长的。虽然精油坊会累,但是希吉尔想,总不至于比一个人像个老黄牛一样在田中耕田的累,更何况,精油坊的工资也高啊,一个人的工作就足以让一家八口饱腹,还可以到新年买衣裳。
果不其然,在希吉尔告诉失去丈夫的女人们后,她们一个个狂点头,就怕自己答应晚了没有自己的份,在签订契约之后,她们有了自己的工作
希吉尔惊喜,她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谢谢皇上。”
康熙提点希吉尔:“不要给她们太多银子。”
希吉尔询问:“为什么,臣妾给她们银子后,她们才可以生活得更好!”
康熙不明白希吉尔为什么精明和糊涂可以转换的如此不留痕迹。知道不但给寡妇银子后还要为她们找工作,但是银子太多后,反而会成为催命符:“你给她们大量银子后,她们就像是小儿抱金走于闹市之中。”这是生怕别人不来抢夺吗?
康熙身为皇上多年,看的路自然比希吉尔远。
希吉尔的脑袋很简单,既然给她们太多银子就好像小儿抱金一样,那一事不劳二主,在她们身边放上大人不就可以了。
“皇上,那您可以赏赐她们吗?”
要不是有康熙的提点,希吉尔可就好心办坏事,因此希吉尔有些惊慌失措,这是希吉尔相出最有效的方法,康熙御赐,谁人敢抢。
“那朕用什么理由?”
是啊,是希吉尔没有多想,准确的来说,刚才脑袋好像缺了一根筋。康熙赏赐人,必然是要有理由的。否则的话这人求一下,康熙就赏赐,那人求一下的话,康熙也赏赐,岂不乱套了。
希吉尔:“臣妾,臣妾…”
希吉尔因为康熙近来的态度失去了警惕之心,而且她真的是太顺风顺水了。从木工以来太皇太后的护佑,到后面它逐渐与康熙。建立精油坊,售卖镜子等,再到牛痘的研发,一路上都没有收到阻碍。
以往,别人提出的请求,哪怕是在亲近的大臣,康熙都会大惩小戒,不会让你伤筋动骨,但是你必须长记性。
但是放在希吉尔身上,不过是无甚大错的言语,朕也应该懂得宣嫔的直接,康熙轻轻饶过她:“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