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她不敢嗑男女主(69)

作者: 肆氢 阅读记录

但这一次,她让他失去了兴趣,原来在那双干净的眼下,藏着的也是卑劣不堪。

只是他没想到,几年的相处,他对她似乎越来越不一样。

意识到这一点时,他选择了不放任,可惜,这些东西是把火,越放任,越热烈。

鬼使神差,他跟她来到了西北受罪,可也真正了解到了小公主卑劣下,又藏了怎样的赤诚和大义。

他想,他应当无法灭了这一把火了。

“你似乎很忌惮我,虽然不知为何,但你对我的态度既然如此,就说明我一定可以得到我想要的。”路霁安扬起嘴角,但眼底却毫无笑意。

他走进秦颐一,随意理了理她颊边的秀发道:“放心,我现在还没那么急,因为我也想看看,你能为了那些毫不相关的人做到哪一步?”

说完他便转身。

“路霁安。”秦颐一有些急,语气冰冷,“你到底想要怎样?”

路霁安听着她叫气急败坏地叫着自己的名字,头也不回道:“我想要的,当然是高高在上的小公主啊!”

他也才慢慢明白,他想要的,一直都是独坐高台的小公主,一直都是……

秦颐一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恨得咬牙。

她是忌惮他,但也不处处受制于他,毕竟她还是大齐的公主。

第41章

京城。

永安帝看着手中的信件和折子,眼中泛起泪花。

这是他的孩子,是他的孩子啊!

怎么短短几月,西北就发生了这么多事呢?

赈灾、暴乱、洪水,这一桩桩一件件,她们两姐妹到底是怎么度过的?

永安帝结果侍从递过的帕子,擦了擦眼角。

“西北洪灾的消息,想必众位爱卿都知晓了罢。”

众人齐声应是。

“众爱卿可有什么想说?”看着底下那些神色各异的脸,永安帝方才的动容早已不见,语气有些凉。

“陛下,臣以为,凌河灾情严重,只有两位公主在凌河怕是不妥,不如派有赈灾经验的大臣前去,更为稳妥。”有人迈步上前道。

“臣附议。”一群人低头符合。

永安帝眸色冰凉。

“你们倒是会说,怎么,西北之前的赈灾两位公主的表现各位是看不见吗?如今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左相周大人开口,一反之前对公主的轻视。

不等有人反驳,他又道:“此次凌河洪灾,无一人伤亡。若不是两位公主有先见之明,后果不堪设想,如今倒好,你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地说一句不妥,两位公主这几月里的努力付出,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才有的建树被你们轻飘飘抹杀。”

“怎么,当初说去西北赈灾一个个不言不语当缩头乌龟,如今被两个小姑娘震慑住,就说出这般不要脸的话,难道是想要去抢他人的功劳吗?”

周大人在朝堂上吵架,少有人能敌。方才一个个发声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无论心中是否有那种想法的,此刻都涨红了脸。

永安帝高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嘴角压都压不住。

这周大人,还真是一如既往地厉害。

“周大人不是最不支持两位殿下的么?此刻说这些,难道没有阿谀奉承之嫌?”有人实在忍不了。

“谁人不知周大人一向言出必行,如今两位公主在西北做出这般大的功绩,就说明公主先前说的都是对的,女子的确不比男子差。”有人替周大人鸣不平。

说着说着,一群人就在大殿上吵了起来,哪里还有什么朝廷重臣的沉稳。

永安帝看着这一幕,实在厌烦。

“都给朕住口!”

“今日是让你们来论长短高低的吗?”

“凌河受灾严重,急需大笔银钱,朕要的是你们给朕相处办法来,不能让百姓寒了心。”

闻言,刚还吵闹不已的大殿此刻落针可闻。

谁人不知国库空虚,哪里去筹钱到西北。

许多人不禁想,还好派人去西北一事陛下没有同意,若是真按照那位大人说的来,那西北之行无疑是一个烫手山芋。

如今也好,这烫手山芋在陛下女儿的手上,与他们便再无关系。

“诸位爱卿,说话!”

“陛下,国库亏损多年,若是小数目,臣等想想办法倒也能够解决,但凌河受灾严重,光是重新修建房屋就是一大笔银子,别说用在其他地方的银钱了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右相卓大人适时开口道。

倒是他低估了那两位公主,也是她们命大,明明是两位弱不禁风的女子,偏偏在那苦寒的边缘之地做出了一番成绩。

不过那又如何,她们就算是迈入朝堂,也不是区区几个女子可以耀武扬威的地方。

永安帝眼神阴鸷地看着俯身低头,看似恭敬的卓大人,这个他为了压制王家一手提拔上来的豺狼。

若非此次事件,他又怎会想到卓家也是野心勃勃。

为了保护从江南运送到西北的一批粮食,他和周大人不知费了多少力,愁掉了多少头发,好在,一切有惊无险。

只是没想到凌河又出现了这等事。

如今又是令他一筹莫展。

“众位爱卿乃是我大齐的栋梁之材,兹事体大,还望诸位不要让朕失望才是。”

听着皇帝的话,下面心思各异的朝臣低着头,不发一言。

永安帝冷着脸,怒火中烧。

平日里一个个口若悬河,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如今有事了,又全成了缩头乌龟。

“右相,你可有什么法子?”永安帝看着卓相。

卓大人低着头,佯作为难思索良久道:“既然国库拿不出钱来,那不如向京中的商贾征集一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