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不敢嗑男女主(72)
卓大公子单名一个越字,此人向来恃才傲物,喜欢的女子也是颇具才情之人。
偏偏看上了路霁安为秦颐一训练的暗卫,说是暗卫,实则是秦颐一安排在茶楼中的细作。
起初在路霁安提出这一计划时,秦颐一是坚决不同意的。
但柳姑娘说,卓越答应过她,只是先替她解决所谓的麻烦,待他成婚后,便将她迎入府中,做他卓越的侧室。
话里话外都在告诉秦颐一,卓越这人高傲,不会在她不愿意之时碰她。
挣扎再三,秦颐一还是同意了,并令信得过的大夫给了柳姑娘令男子不能人道的药,加之柳姑娘自身武艺不俗,秦颐一也放心不少。
此事虽然成了王、卓两家关系破裂的关键,但受害者还是柳姑娘,毕竟在这个时代,女子对于自己的名节还是十分在意的。
不过一切的选择权都在她手上,秦颐一不予干预。
“何不寄一封信过去?”侍卫首领不解。
“信件始终有流入外人手中的危险,还是派亲信走一趟更为稳妥。”秦颐甄解释道。
与秦颐一姐妹兴奋心情截然相反,卓然在几日后也收到了父亲的来信。
这是他来西北的几个月里,父亲的第二封信。
他有些激动地打开信件,慢慢被其中的内容所震惊。
大哥犯了事,被父亲责罚,如今因着灾款一事,卓家似乎被陛下有意疏远。
卓家与王家因着大哥的事,怕是就此无法结为亲家,而父亲的意思是,为今之计,想要他与王家五姑娘成婚,维系好两家的关系。
卓然从开始看到大哥落魄的隐秘欣喜,到现在的心底越来越凉,也不过半盏茶的功夫。
当初父亲见他似乎对和顺公主有意,便明里暗里提点过他,而如今,见王家这块肥肉马上就要飞走,两相权衡之下,父亲还是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王家。
可对父亲有利的前提,却是牺牲了他的日后。
王家五姑娘刁蛮任性,他自幼时便不喜,这一点他与大哥难得一致,可这次父亲居然要让他为大哥的日后铺路。
凭什么呢?
为什么他生来就该是别人的陪衬,同样是相府的公子,他就该被利用被牺牲吗?
卓然将手中的信纸越攥越紧,眼底隐隐有着恨意。
良久,他将手中的信件点燃,看着火光在黑夜中起舞。
他想,有的事情,是该加快进度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众人的期盼中,秦颐泽终于带着赈灾物资进了凌河县城城门。
这日一早,在仍旧残破的城中,百姓自发站好,看着一堆堆人马穿过高高的城墙,向凌河县而来。
他们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一车车的衣物,心中百感交集。
不知是谁率先跪下,高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还留有淤泥的街道上乌泱泱跪了一片人,嘴里高喊着“吾皇万岁”、“公主千岁”。
骑在马上的秦颐泽看着这一幕,看着灰头土脸、瘦削矮小的西北百姓对皇家的感恩,这一瞬,他脑中闪过很多东西,也对小妹她们一直执着的事理解透彻。
小妹曾经说,有一位高人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为民,舟为君。
此话惊为天人。
问她是哪位高人,她只说是从古书里看来的,忘了是哪位高人。
如今,对此前这句话一知半解的秦颐泽似乎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43章
“周大人,那这边就劳烦你了。”
待赈灾的全部进城,秦颐一等人便安排起百姓领各家各户应得的东西。
在一切有条不紊后,秦颐一便将主持事宜交给了周大人。
“殿下放心,下官一定不负众望。”周大人躬身行礼,目送着秦颐一等人的离去。
狭小的棚子里,秦颐一、秦颐甄、秦颐泽兄妹三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
“四哥,这次还得多谢你!”秦颐一笑着说。
“跟你四哥客气什么。”秦颐泽看着两位清瘦的妹妹,眼底泛着心疼,“跟你们所做的比起来,我做的那些根本不值一提。”
两人从小娇生惯养的,哪里受过这些委屈,吃过这些苦?
若是让父皇和瑾贵妃看到了,还不知得掉多少眼泪。
兄妹说说笑笑一阵,几年不见的疏离感瞬间消散,仿佛又回到在皇宫悠闲打闹的时光。
良久,秦颐正色道:“我可能还得拜托四哥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就是。”秦颐泽爽快道。
秦颐一见他如此,也不忸怩:“西北干旱多年,漫天黄土、风沙弥漫。我在离京前便命人去往荆州大量种植盐木,荆州与西北相邻,气候土质相似,却又比西北好上许多。”
“原本几棵树而已,随便命人去荆州运来便好,但你也知道,如今我们早就碍着有些人的眼,所以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只能请四哥走这一趟。”
秦颐泽看着秦颐一瘦削的脸,以及眼下的青黑,不
自觉问出声:“值吗?”
秦颐一疑惑抬头看向出声的秦颐泽。
秦颐泽直起身,道:“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值得么?”
他自小便在深宫,看了太多人的不得已,太多人被这样那样的事束缚终生。
本以为父皇是这天下的君主,是最最自由肆意的人,可后来他又知道了父皇也有自己的求而不得,也有自己的不得已。
所以,他自幼时起便想要做一个不被束缚的人,他喜欢仗剑走天涯,极爱快意恩仇的江湖,不喜勾心斗角的朝堂,哪怕被打得遍体鳞伤,哪怕放弃皇子这个身份,他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