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虫族听见心声,但路人甲虫母(249)+番外

作者: 乌皙 阅读记录

诺蓝哭笑不得,“那你就继续带着我吃瓜啊,生子系统没什么了不起的。”

诺蓝有一点头疼,猜到是生子系统所说的惩戒开始了。

少年修长而略显苍白的手指缓缓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那如潮水般逐渐泛起的头痛。

然而每一下轻柔的揉动,都像是在与身体的不适做着徒劳的抗争。

想象一下,这时候耳边传来系统带着哭腔的抽噎声,喋喋不休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简直是星际十大酷刑之一。

诺蓝轻声开口,像哄孩子一样哄系统:“别难过了,我不害怕死,但是我怕你在我脑子里哭。”

听到诺蓝的话,系统哽咽着强行将哭声憋了回去,只剩下偶尔的抽噎。

诺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死亡是他时常在面临的问题,可能系统无法理解死亡,因为它不是生命,对它而言,死亡是数据的流逝,不是呼吸的暂停,不是所有自然关系的终止,要求一个机器理解生命的情感,这本身就很残忍。

于是诺蓝换了一种方式安慰它:“这是我们俩的第一个约定,也是最后一个约定,要替我保守秘密哦。”

系统哭着点点头。

玻璃的反光里,少年的眼神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透过这扇窗,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宇宙。

艾尔法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上楼梯。

这几日,为了和星盗们周旋谈判,他带领着团队日夜兼程,在边境防线的重重障碍之下寻找突破口,神经始终紧绷着,已经好几天没有合眼了。

艾尔法不想把不好的消息告诉诺蓝,所以他拦截了一切送到诺蓝手里的前线战报,虽然知道瞒不了太久,但拖一天是一天。

艾尔法在楼下就看到诺蓝等待的身影。

虫母阁下站在房间的窗边,背对着门口,身姿被窗外的星光勾勒出一抹动人的轮廓。

艾尔法站在原地,触须在静谧的空气中缓缓地摆动着,每一下的晃动都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那是他种族特有的思考方式,也是情绪波动的直观体现。

片刻后,他的触须开始不安地扭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懊恼在他心间蔓延,他终于想起来自己忘记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见阁下的时候,必须要保持衣装整洁。

意识到这一点的艾尔法,立刻转身,大步迈向盥洗室,步伐急促而坚定,每一步都踏得厚重有力,在通道里留下沉闷的回响。

路过的虫族纷纷躲着他,胆战心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开战前动员会议,直到他坚定地拐弯去了卫生间。

推开门,艾尔法迅速站到镜子前。

镜子里是一张很刚毅的脸,白色的短发,冰绿的眼眸,像藏着终年不化的冰川,冷冽且深邃,他微微转动头颅,脖颈处一道狰狞的伤疤蜿蜒而下,隐没在衣衫之中,那是前些天在边境口岸留下的痕迹。

艾尔法静静地凝视着镜中的自己,抬手轻轻触摸着镜面,像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在这寂静的房间里,只有他沉稳的呼吸声,和那若有若无、来自遥远回忆里的轰鸣声。

他一直靠脑域压制精神力,诺蓝的帮助让他的精神力暂缓崩塌。

他拒绝再次使用阿尔忒之冠的力量开启空间的循环,因为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最爱的人就在身边,最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艾尔法想着解决完星盗这码子事就立刻举办婚礼,婚礼的小细节很多,需要一一过问,还要选择一个温暖、舒适、适宜度蜜月的地点…

想到这,他的心跳立刻加速,先是伸手仔细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将褶皱一一抚平,衣角掖得整整齐齐,每一个动作都熟练且迅速。

随后,他的触须灵活地舞动起来,像是一双双精巧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梳理着自己独特的毛发,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在整理的过程中,艾尔法的眼睛紧紧盯着镜子,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专注与认真,仿佛此刻正在进行一场关乎生死的战斗。

然后,他庄严肃穆地去见他的爱人。

听到艾尔法上楼的脚步声,诺蓝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好表情,嘴角扬起恰到好处的弧度,眼中满是关切。

就在艾尔法推开门的那一瞬间,诺蓝像是一只归巢的小鸟,快步上前,毫不犹豫地紧紧抱住了他,微微仰起头,脸颊轻轻蹭着艾尔法的肩膀,嗓音软糯又清甜,如同春日里最和煦的微风,“亲爱的,你累不累?你已经好几天没有睡觉了,我很担心你。”

艾尔法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和温柔话语击中,紧绷许久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下来,温柔的说:“不是很累,至少还有力气拥抱你。”

诺蓝笑起来,小酒窝甜甜的,艾尔法下意识地环住诺蓝的腰,将头埋在他的颈窝,深深吸了一口属于他的独特气息,连日来的疲惫与压力在这一刻似乎都消散了不少。

诺蓝享受他的怀抱,轻声问:“你最近去了边境,那边有什么新发现?”

“还真有。”艾尔法亲了亲他的额头,微微皱眉说:“星盗们得到一张古老星图,指向一处神秘遗迹,那里藏有虫母的宝藏。但是因为维维安的死亡,星际各大势力都想要这张星图,星盗首领发出公告,说他只愿与你共享星图。”

诺蓝下意识攥紧艾尔法的手,脱口问道:“什么?只愿和我分享秘密?我又不是他老婆。”

“你是我老婆。”艾尔法眸色一闪,“但是小可爱,别在这个时候勾我。”

诺蓝懒洋洋地说:“可是维维安一死,各方势力都红了眼,不择手段地想得到虫母的宝藏,也难怪他们争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