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抄家流放?亲妈金手指已到账(27)

作者: 我若为书 阅读记录

“斗篷可当被,也得带上。”

“鞋子,鞋子,走路费脚,不能忘了。”

“莫动莫动,那布袋里是我特意给姑娘做的油炒面,得带着。”

“锅,锅,那小铁锅路上煮饭烧水都当用……”

好嘛,朝朝傻眼,只感觉任务相当艰巨。

可怜这人多眼杂的,都是大家一番心意,丢哪个她都舍不得,又不能给扫背包里,给小人愁的啊。

好在秋香她们几个机敏,混乱间也能迅速打包整理。

羊皮袄子分别一卷一系,往父女二人腰上一挂;

大小水囊分别往父女二人身上一背;

做好的鞋与众人暗暗藏在送别行礼里的银钱,盐糖糕点,捡结实的两包袱皮一分一裹,由秋香、侍琴亲自动手,一个绕过李泽林肩上木枷斜背身后,一个背在朝朝身后;

剩下的还有秋香带来的一背篓,父女二人实在拿不动,而队伍已经在催赶中开始前行。

左右为难之际,朝朝看到了空着手无亲故来送的三婶一行,眼睛一亮,跑过去把人一拦,快速把事情这么一说,宋氏哪里有不应的。

一家四口被朝朝领来,秋香他们又是一阵新的忙碌。

眨眼功夫下,同样带着枷锁镣铐的李泽丰背上多了个大包袱,宋氏背后背着秋香带来的大背篓,便是七岁的李长茂,五岁的李长英,各自身上也都背了个小包袱,这算勉勉强强把众仆送来的心意带上了。

“上路了,上路了……”

催促再来,再多不舍也得分别。

趁着女儿与众告别之际,李泽林不动声色凑近,快速与秋香交代别庄契书藏匿地方,叮嘱秋香好生管理。

秋香点头,心中仍是不舍,看到与自己娇憨告别的小主子,扑上来蹲下狠狠抱住朝朝与她咬耳交代,手顺势捏住朝朝的手,把一张东西塞进朝朝袖口。

“姑娘,这是奴婢给您换的银票,一共百两,您收好,遇到难事您莫要不舍的用。”

朝朝连连点头,“谢谢秋香姐姐。”

“我们姑娘长大了,真好!奴婢羞愧,无法跟您北去,只盼姑娘自此都能一番顺遂,至于东西,保不住舍出去也不怕,姑娘首要万万保全自己。”

“嗯嗯嗯,我都记着了。”,朝朝连连点头,抬手摩挲着秋香的脸安慰。

秋香泣不成声,侍琴等人也再忍不住,纷纷呜咽起来。

恰时,押解的衙差已经提着鞭子到了近前,再多不舍,也只得分离。

朝朝叹气,重重拍了拍秋香肩头,带着趁机飞到自己肩头的花花,强势退出秋香怀抱,学着边上傻爹一般模样,郑重与秋香她们拱手作别。

“诸位,主仆一场,诸位心意我李泽林谨不忘,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与诸位就此别过,愿诸位一生安康,万事顺遂,告辞,不送。”

“嬷嬷,姐姐们莫哭,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见,朝朝恭祝诸位嬷嬷姐姐一生顺遂,无病无灾,各自保重。”

还别说,小艺教的词儿还怪押运的。

秋香等人神色一正,纷纷跪下,对着朝朝与李泽林纳头就拜。

“奴婢(老奴),恭祝主子们否极泰来,自此坦途,此去极北,山高水长,盼我主无忧,一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务必保重,保重!呜呜呜……”

相继哭倒在同伴怀中的秋香她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的小主子与郎君一起,行在人群中越来越远,原来越远……直至看不见,与伙伴告别,秋香埋头,带着主人的‘重托’,踏上了去往别庄的路。

第24章

驿站

北出城门,告别亲人,踏上码头,登上渡牲口的渡船,越过大江上了岸,一行正式踏上流放之路。

只靠十一路丈量世界是真的累啊!

起先的时候还不觉得,走着走着,朝朝只觉两只腿都不是自己的了,正值秋老虎发威之际,身上还背着行囊,即便不重,即便走在绿

树成荫的官道阴影里,朝朝也累的直吐舌头像只哈巴狗。

时不时抱起腰间水囊,拔开盖子就往嘴里咕噜噜的灌,自己喝饱,朝朝还惦记着傻爹。

趁着身边衙役忙着驱赶身后掉队之人去了,朝朝忙示意傻爹蹲下,打开傻爹腰上的水囊,双手小心捧着叫傻爹赶紧喝,临了也不忘了催促身边其他人。

“三婶,大背篓里还有个大水囊,里头也是满的,你赶紧给三叔还有三哥、四弟弟喝点,顺便减减负。”

宋氏虽不知减负是什么,却也心疼丈夫儿子,忙领了朝朝一片好心,点头应下。

真心谢过朝朝,停下脚步,卸下背篓,翻出水囊复又背起背篓,举着水囊忙伺候手脚不便的丈夫喝水,然后是两儿子,最后才是自己。

不想这一幕却深深刺痛了小罗氏等人的心。

想到先前自己抽空暗翻的包袱,瞧见里头几件单薄的粗布衣,以及夹杂在衣裳里的两张轻飘飘银票,小罗氏就忍不住气愤怨怪。

爹跟大哥干什么吃的,区区二百两,根本不值当初他们从伯府拿去的九牛一毛,能顶什么用?

且不说贴心给他们准备鞋袜,路上所需的水与食物了,竟是一点碎银铜钱都无,真是好狠的心!

小罗氏越想越恨,越恨盯着前头朝朝他们的目光便越是怨毒。

盯的朝朝等人头皮发麻,下意识回头一看,自是看到了满脸黑气的阴森森小罗氏,一脸怨毒嫉妒的李文欣,以及木着脸跟要死一样的老太太。

朝朝倒是没什么,耸耸肩,视若无睹继续走她的,李泽林与李泽丰倒是如芒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