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拉过勾的(112)

作者: 碎厌 阅读记录

而后,一个低头,一个偏头,两人同步动作,宋再旖侧身想跟沈既欲说话,却不期然地亲上他的脸颊,那个瞬间和女生同时愣住的,还有他们两个,但怔归怔,几秒后宋再旖率先回过神,淡定地撇一点角度,唇擦着沈既欲的脸过,停到他的耳边重新开口。

整个过程没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可每一寸相互干扰的呼吸,每一句旁若无人的耳语,每一秒习以为常的肢体接触,都在昭示着两人之间的暧昧,而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这两个人又是怎样的干柴烈火,女生就不得而知了。

周肆北仍是在洛杉矶过着他自由浪/荡的美高生活,时不时周游世界一圈,好吃好玩的照片传回来,宋再旖却对他和丁梵的事儿更感兴趣,之前问沈既欲被卖关子,后来沈既欲松口告诉她,周肆北找人给丁梵办了休学手续,以患有重度抑郁存在自杀倾向的理由。

宋再旖追问然后呢。

沈既欲就笑着,把满脸好奇的人从自己腿上拎下去,说没有然后了。

宋再旖失望地嘁他,他照单全收。

没办法,有些后续实在不适合搬到台面上来说,难道要他跟宋再旖说,然后周肆北就开始在他那套公寓里贯彻他那套“你不就是不爱我吗,好,没关系,那就做到你爱我为止”的理念吗。

他得给周肆北留点面子。

太阳仍在东升西落,气温也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而逐渐回暖,变热,外套由厚变薄,北江迎来盛夏第一声蝉鸣的时候,一中高二年级同样迎来一位转校生。

一张熟悉却又有所改变的脸。

她转进的是高二(13)国际班。

第49章 SEV朝思暮想了一整个青春期的人……

聂书迩从没想过会和柏时琪成为同学。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挺微妙的,就是原以为萍水相逢的人,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见,却在北江一中这个屁大点的地方重逢了。

那几天在捷里的朝夕相处,她对柏时琪的印象不算好也不算差,政/商家庭出来的,背景挺厚,有傲气很正常,只是看沈既欲的眼神不正常,所以她才不会天真到以为柏时琪是恰巧转学来一中的。

把一通分析说给宋再旖听后,宋再旖反应倒是淡定,边搅着手里的酸奶,边回一句说她知道。

她是没心没肺,但又不傻。

至于聂书迩还在耳边滔滔不绝说着的,她这几天挖来的情报——

“柏时琪初二是在外国语读的,和周肆北同校的那个北江外国语!你敢信?那周肆北之前怎么完全不认识她的样子。”

按理说柏时琪这么漂亮一姑娘,就算只借读一年,也应该在学校有点名气,更何况金色头发,放人群里也该是一眼能注意到的存在。

宋再旖却不以为奇:“他翘课去网吧打游戏了呗,人都不在学校,上哪儿去关注同学。”

周肆北从小就自诩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家里那支电竞战队,更是直接成了他极其正当“耳濡目染”的理由,泡吧比泡妞勤,打游戏比打架牛。

起先翘课还会被教导主任抓,后来周渡给学校捐了栋图书馆,年级领导就对周肆北这种违反校纪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周肆北也越发肆无忌惮,一周五天,在教室能坐满24小时都算好的。

而就是他为数不多在校的时间,四中和外国语一街之隔,沈既欲每回放学去找他,都在无形中滋养了一段一见钟情。

柏时琪确实是那个时候惦记上沈既欲的。

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沈既欲。

深秋,满地落叶,他站在校门口那条街边,单肩挎着书包,个子目测已经一米八往上了,低头看手机的身段挺拔,给人感觉挺帅。北风萧瑟,别人都恨不得裹紧外套,他倒好,敞着拉链,露出里面的四中校服,穿得板正,那是引起她注意的第一眼,而几分钟后,有人隔着几米距离叫他,他闻声抬头,一张脸在暮色里渐渐清晰。

平心而论,沈既欲是长在她审美点上的,皮相干净,骨相深邃,和人打招呼时勾起的嘴角带起坏笑和痞气,下巴有伤,贴着创可贴。

一张印着海绵宝宝图案的创可贴。

真有意思。

她在脑海里倒放几秒刚才那人喊他什么来着。

哦,沈既欲。

是蛮欲的。

从那之后一直到来年春天离开前,她又在学校门口见过沈既欲几次,照样等人,指间偶尔夹根烟,有时拎杯果茶。

穿着校服的优生模样,抽烟打架的不良作风。

反差成这样,以至于在回到莫斯科后柏时琪发现自己对沈既欲好像有点朝思暮想,这种感觉对她而言很陌生,也很新奇。

是喜欢吗,那得谈了才知道。

初三碰上奶奶过世,她被留在家里哪也没去,高一花了点时间打听到沈既欲转学去南城了,其中缘由无从知晓,对她来说也不重要,但临门一脚碰上柏时屹在洛杉矶出了点事,她被送过去帮他“善后”,结果意外在他的社交圈里发现了周肆北这号人物。

沈既欲的发小兄弟。

她开始相信中国古诗里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通过周肆北,她搜到了沈既欲的ins账号,头像全黑,挺酷,她喜欢,名字是串英文——“sjyyzs”,前边三个字母她能解读成沈既欲的拼音缩写,后边那三个她只当他随手乱打。

她没点关注,但全部翻了个遍。

沈既欲动态更新的频率低,基本半年发组照片,每条定位都不同,登过阿尔卑斯山,坐游艇穿过地中海,圣托里尼看日落,巴塞罗那开法拉利,塞纳河边抽卡比龙。

上一篇:妄想关系 下一篇:旧闻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