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女面相刻薄(171)
秦慧芳摸了摸她的头,瞧见她鬓边若隐若现的华发,忽然一顿,这孩子究竟明不明白自己才二十出头,这样好的年华,怎会这样忧思深重,以至于华发早生啊。
她忍不住心疼地点头,“阿落说是什么时候,便是什么时候吧。”
秦姝落垂下眼眸,她轻轻地靠在姑母的肩膀上,眼泪情不自禁地就从眼角滑落下来了。明明以前她不是这样爱哭的女孩子,可是如今好像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马车在泥土路上咕噜咕噜地前行,在这条要去祭拜父亲母亲的路上秦姝落紧紧地依偎在姑母怀中,她泪眼模糊,多么的希望这条路不要有终点,该有多好啊,这样她就能把此刻这仅有的一丁点温暖和幸福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了。
她就好像是那掉入了米缸里的老鼠,悄悄地偷着吸取一丁点别人的温暖,只想把这一刻的时光留得再久一点。
可是再长的路也会有终点,就像是再苦的生活也终究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秦姝落陪着姑母去祭拜完父母之后,不过两日,秦慧芳便拜别太子又回去了江城。
秦姝落再怎么挽留,她也不曾同意,只是临行的前一天告诉阿落,“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你一定要快乐,以你自己为先,不必担心我们。”
他们已经拖累这孩子够多的了。
她哭花了眼,抚摸着自己的孩子,“阿落,姑母也只希望你能快乐。”
那样年轻的孩子,神情老态得像是枯萎的向阳花,她如何能忍心啊。
秦姝落抱着姑母,“姑母,我会的。”
她来时匆匆,走时亦是匆匆。
可秦姝落知道,这大概是她和姑母此生见到最后一面了。
她忍不住想追着马车跟上去,可萧洵还是拽住了她的手。
两个人看着秦慧芳的马车彻底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萧洵看着遥遥离去的马车,叹了一句,“范诚敏把江南倒是治理得颇好,姑母带回来的奏折里写着,今年江南产的蚕丝翻了一倍,离水灾也不过过去了一年,他便能让江城恢复如此。”
萧洵啧了一声。
秦姝落双目含泪,错过这次机会,大概,此生,她都再也去不了江南了。
再也见不到江城的芙蓉花,听不见江城书院的朗朗读书声。也不会知道,宋钰长大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模样了。
可是,时间也容不得她再悲伤,秋猎就这般如期而至了。
第107章
“凭此玉佩,可以调动平南王府三千精兵,凡是从前萧慎麾下的兵马,见此
秋猎之前, 秦姝落还去了一趟平南王府。
她原是在家中收拾秋猎的行装,先前本也有这个打算,可是姑母一来, 她便将此事忘记了的。
还是平南王遣柔萱亲自上门来请,秦姝落才知道平南王妃已经病入膏肓, 想再见她一面。
她急急忙忙地收拾东西就去了平南王府,一路上畅通无阻。
进了小院, 一股苦涩的草药味扑面而来, 早先还算是清静的小院, 此刻外头围满了太医和民间的各路大夫,甚至连熬药的地方都离得不远, 力保要将药最快最好的送到平南王妃身边。
秦姝落急步匆匆地进了房间,见赵如春正在一旁给平南王妃喂药,平南王站在一旁看着, 不敢走近了, 也不敢离远了。
秦姝落朝平南王稍稍行了个礼, 而后走到了床边, 平南王妃瞧见她来, 原本苦闷的脸色,勉强才扯出一个笑容,声音也不复从前的清亮温柔, 沾染上了些许嘶哑, 她勉强冲秦姝落伸出手,轻声道:“你来了啊。”
秦姝落握住她的手, 她的手已然骨瘦如柴, 几乎只用食指和拇指就能圈住,秦姝落不忍心道:“怎么会忽然病得这样重。”
一旁的赵如春沉默着, 没有说话。
平南王眼眸沉沉,唇瓣紧抿,也未曾开口。
许连夏笑笑,“不过是旧疾罢了,不妨事的。”她又摆了摆手,冲赵如春道,“你们都先出去吧,我想和阿落单独待一会儿说会儿话。”
赵如春看了看平南王的眼色,只见平南王点点头,她将手中的汤药交给秦姝落,低声道:“那你好好喂母妃喝药吧,蜜饯在桌上。”
秦姝落接过汤药,药碗还带着温热,而后看着赵如春和平南王一道离开。
“咚”的一声传来,房门轻轻闭上。
秦姝落吹了吹手中的汤药想要喂到许连夏口边,却被她拒绝了,她轻笑道:“我的身子骨我自己知道,吃与不吃,也就这些时日了。”
秦姝落眸中都是震惊,将汤药放在一旁,握着许连夏的手,眸光认真道:“许姨肯定会长命百岁的。”
许连夏垂眸低笑一声,哑声道:“活得长又有什么好。”眼底尽是讽刺。
秦姝落紧握着许连夏的手,想要宽慰她却又不知从何宽慰起。
倒是许连夏抚摸着她的面庞,而后眸光落在秦姝落的肚子上,柔声道:“你的身子可好些了?”
秦姝落点头,“我都好了。”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腹部,这里曾经来过一个幼小的生命,然后又悄无声息地逝去了。
秦姝落敛眸,张了张嘴,哑声道:“就当是我与这个孩子有缘无分吧。”
许连夏也看着她扁平的腹部,眸光掠过一丝受伤,而后抿着唇,盯着秦姝落的眼睛,认真问道:“阿落,我且问你一句,这孩子真的是意外……还是你故意的?”
话音一落,秦姝落的眼眸一颤,她张了张嘴,本能地想要辩驳,可是
眼前的人是许连夏,不是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