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雪满弓刀(103)

作者: 血之青 阅读记录

他们彼此看了看,不知道该不该说。

阿命将封好的信放在一旁,才提点道:“你们每个人在提出心中所想时,总是想无形地给为北元人争取多出来的一些权力和好处,是与不是?”

三人理所当然:“北元人打下的天下,当然是要北元人受到优待了!”

“所以魏人和苗人是如何起得冲突?”

乌日嘎这才意识到她想说什么。

只要有所优待,有所驱逐,则必有矛盾和冲突,这些都不利于一个王朝的长远发展。

毛督和伊奇不是傻子,知道这赤裸裸的现实就摆在他们眼前。

区区七八万人,却敢在庞大的南魏面前掀起起义,这是一个民族的决心和愤怒,他们从一开始的任人统治到团结起来,这其中必然有长期外部因素作为始作俑者。

毫无疑问,这个因素,从目前来看,是南魏。

“苗人不过七八万。”

阿命喝了口茶,“南魏一千三百万,南梁南齐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几千万,你现在要搞出一个优待来,优待的不是他们也就罢了,你还想改变他们早就习惯的文化,早就习惯的生存方式,你这和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

“凡统治,一为统,即武力打压和区域上将一方百姓纳入怀中,二为治,即治理,治理何物?不过民心二字而已。”

她吐了口烟气,将里头的火吹灭,声音冷得像六月雪,“你们总觉得自己是统治者,但有没有想过,治理不当,你们才是被统治的那个,因为总有人会踩在你们头顶。”

“北元的八百万民心尚未揽入囊中,却妄想天下,岂非荒谬?”

三人感觉憋屈。

“这是我们打下的天下,为什么不能我们受优待?”

阿命:“为了家国长久的向前发展下去,为了不重复历史倒退的车轮。”

乌日嘎是这其中最有异议的一个,阿命让他下去把《天物传》抄写一百遍。

乌日嘎欲哭无泪:“将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阿命懒得多费口舌。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一具身体轰然倒地的声音,女孩儿躺在地上,门牙差点磕在地砖上。

阿命推开窗子,对着地上那人道:“回屋歇着吧。”

元婴欲哭无泪,趴在地上歇了会儿才摇摇晃晃回西厢房。

习则被阿命冷不丁瞥了一眼,吓得后背汗毛竖起,本来还在开心地啃西瓜,当下连忙窜回屋里。

阿命重新关上窗户。

伊奇和毛督灰溜溜地跑去书房读书了。

阿命忙完京城的事,还要看看靖虏和其他地方的消息。

时间匆匆流逝,一天转瞬而过。

而离出发,还有不到五天时间。

毕节的雨季从每年三月份一直持续到十月份,阿命虽然身体强健,但这几日总感觉身上有些痒痒的,晚上沐浴时才发觉自己身上起了细小的疹子。

此地湿气太重。

第二日,她找来元婴。

“毕节当地用何物治疗湿疹?”

元婴眼珠子转了转,“我们当地人都不起疹子。”

大家都土生土长本地人,早就习惯了这种阴雨天。

见她眼珠子乱转,阿命便问:“你们这里是不是有名巫医叫作汤湖?”

元婴警惕:“你怎么知道?”

女人坐在上首,咽下碗中粥食,缓缓道:“你和习则成日在西厢房打打闹闹,我说过我听得懂苗语,但你们都不信。”

元婴:“!”

“你真能听懂我们的话?你怎么学会的?”

要知道当初南魏那帮官员崩提学苗话了,连正眼看他们苗人都懒得,哼,就该把他们全杀了!

“除此之外,我还懂罗斯语,高丽语,契丹语......”

阿命语言天赋极强,所以学习不同国家的知识也很快。

元婴蔫蔫道:“是有位长老叫做汤湖,你要叫他来么?他腿脚有点不太利索。”

阿命眼皮子都懒得掀,将粥米放在桌上,随意道:“你把他背到我这屋不就好了。”

元婴不敢违抗,只得乖乖照做。

...

汤湖抱着他的黑罐子来到阿命的卧房,刚坐下,就浑身打了个激灵,尤其是看见女人那道身着黑衣的身形时。

屋内烧着很多用来驱赶湿气的煤炭,汤湖觉得比在西厢房躺着舒服多了。

他今年年岁已经很大了,六十七的年纪,常年混迹在山里采草药,诊治病人,偶尔还会捡几个弃婴收养,等那些孩子会翻身走路,就把他们送给山里的老乡。

苗人大多善良,兴许是因为他们所求不多,也或许是因为还没见过外面浮华的世界,所以怎样都知足。

人生人死都是自然现象,敬畏神灵,敬畏草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很平和,但这种平和已经被刺激得无影无踪很多年了。

汤湖满是褶皱的面上绑了个麻布的抹额,他拄着拐杖坐下,脚上还穿着自己编的草鞋,元婴和习则他们早就换上了毕节城内贩卖的布鞋,就连友容几个老家伙也嫌布鞋舒服。

只有汤湖一直穿着从进城时就带着的衣裳。

他进城来不是为了报仇,顶多是看一看,相比于元婴、杭水这群人,他是最乐得自在的人。

老人浑浊的双眼在卧房略显奢靡的物件转了一圈儿,随即看向对面坐着的女子。

她披着北元制式的袍子,兴许是湿热的气候原因,她将长而密的黑发再次编成辫子盘在脑后。

英姿飒爽,干脆利落。

汤湖想起那个替她死去的人,咳嗽两下,喉中的痰被他又咽回去,因为他觉得这地方好像不适合随意吐痰。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撩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