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妻(5)+番外
庆帝说的那次宴会他是知晓的,那是大虞皇帝的生辰宴,广而告之办的隆重盛大。
那时候亓官聿刚征战回来,身上杀意戾气太重,不适合前往祝寿,更何况他也没走动的心思。自然也就错过了那次宴会。
大虞……是个好地方,他印象里有一人便是大虞的。
思及此处,亓官聿眉眼都不由得柔和了几分,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
插曲已无,他又坐了下来开始批阅公文,许多呈递至皇帝面前的折子都要先经过他手,摄政王可谓公务繁忙,那句“无空闲”却也不是空口白话的。
……
大虞长公主,他曾听闻,世人对其评价:貌若谪仙,行如凤飞,端庄舒雅,尊贵非常。
这突如其来的婚事并未怎么影响他批阅公文的效率,被这四词十六字形容,他现在只觉传言未免夸大其词。
批完公文,亓官聿还是选择进宫一趟,去“谢主隆恩”。
庆帝既派人给京墨传了话,便就知晓摄政王会进宫,这不,早不早的就叫人布置了棋局。
亓官聿前脚刚踏进宫门,随后就有人领路,说是陛下在等着摄政王。
意料之中的事情,亓官聿不变神色的迈着步子,心思似乎也没在脚下的路上,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皇帝人在星弈阁,那是先帝还在位时亓官聿与他常去之地。那里存放着最古老的残卷,有数不尽的棋局。
星弈阁是个发人深省的地方。
宦官领着亓官聿到星弈阁的时候皇帝已经自顾自的下完了一盘棋。
宦官将人带到便退了下去,亓官聿上前对着庆帝行礼:“臣见过皇上。”
“朕说过多少次了,你我二人不用这些虚礼。”见着人来了,皇帝笑容满面,他语气里带着三分说笑似的责备,“快来,陪朕下下棋。”
亓官聿微微颔首,他面带微笑走近,随后两人相对而坐。
庆帝执黑子,他执白子,两人就这般无声的下着棋。
偌大的屋子里只听着到棋子相碰还有两人落子的声音。
会面是为着什么两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却默契的都没有开口打破宁静。
逐渐的,棋局进入相持,两人落子都有些吃力。这时候,亓官聿不疾不徐的起了个话头。
“大虞与南隅打了多年,大虞还是更胜一筹。”
大虞获胜一事启国自然知晓。
皇帝接过话头:“大虞良将颇多,先有大将军后有定北侯实力不可小觑。”
“大虞实力不容小觑,我启国实力强盛,皇兄又何必书信于虞,要以和亲来巩固两国关系?”
亓官聿回的淡定得很,语气没有半分波动,像是在谈论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这是自然,我启国有摄政王在,自是无人敢犯。”
庆帝并未急着说清自己的理由,而是顺着亓官聿的话说,或许是“自知理亏”又或许怕这摄政王一个不爽真做出什么事情来。
第3章
俊的出奇 除了那长公主,无人能配得上……
庆帝指尖夹着一颗棋子,落子后,他说:“你也该娶亲了,朕寻觅多年,除了那长公主,无人能配得上你的正妃之位。”
他语重心长,像极了一味操心自家后辈终身大事的老者,启国上下皆知,庆帝与摄政王兄友弟恭,关系和睦,乃手足典范。
亓官聿有些讶异,像亓官泽这般阅女无数的人竟会对一邻国公主有如此高的评价。
他被勾起了兴趣,既然如此为何还会留给他,笑着问:“为何皇兄不将其纳入后宫?”
亓官泽正了神色,他沉声开口:“那是朕要为你求娶之人,我怎会动什么心思。况且我看,那公主并非池中之物,小小年纪就有不同寻常的胸襟与气魄。”
见庆帝如此认真,亓官聿也没再说什么不愿意的话,信已走了半个月,或许是天意。
那摄政王府也确实需要个女主人。只相敬如宾便好……
见他没有反驳之意,皇帝顿时喜笑颜开,棋也不下了,连拉着亓官聿商讨。
“估摸着信也快到了,如今大虞正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姬渊是不会拒绝与启国和亲的。”
庆帝顿了顿,“若是朕猜测没错,过几月就算朕不提出和亲,大虞那边也会提出,如今也算是多给长公主一份尊重,算是求娶。”
若是大虞那边提出和亲,自然启国就处于主动地位,如今亓官泽先行修书一封,将大虞抬至主动。
亓官聿微微颔首,他面色平静的启唇:“既是这般美人,皇兄就不怕臣弟被那美色迷了心?”
言外之意,倘若大虞长公主是细作呢?何必放个麻烦在身边。不过一位公主,真能牵制大虞?
庆帝唇角微勾,露出一抹笑,语气透露出几分认真之意:“那……便要看摄政王的本事了。”
亓官聿失笑,一枚棋子落下,他喉结滚动:“美男计?”
庆帝笑而不语,算是默认……
窗外漫天飞雪,浮光殿香炉里的熏香飘出一缕缕烟。
姬窈无甚事,她拿了一册话本躺在软榻上,整个人懒洋洋的,她目光落于话本,目不转睛,看起来极为投入。
姬窈知晓,她未看进分毫,字是识得的却不进心,打从早晨起床她就觉得心神不宁。
本意看些话本静静心,不知怎么回事,怎么也定不了神。
她轻叹一声,合上了手中的书。姬窈抬眸瞥了眼窗外,宫人们才扫过的雪竟又堆了起来。
这几日宫中的气氛有些反常,却又说不出哪里怪,有几分山雨欲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