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娘她步步高升(189)

作者: 枕衾 阅读记录

扶喻给她倒了一盏茶,方慢悠悠地道:“如今想来,其实倒也不麻烦。”

“母后,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太后接了茶盏,手指贴在杯璧上,没急着喝。她望着扶喻,语气里带了点探究:“想立后了?”

扶喻垂着眉眼,伸手从盘子里挑了一块糕点,继而漫不经心地反问:“母后觉得呢?”

知子莫如母。

太后才懒得和他猜来猜去,直接哼声:“自从你登基,老身就盼着你立后,你不乐意就罢了,连选妃的事也不放在心上。”

说到这里,太后就来气:“老身盼着你身边有个人伺候,你倒好,选了妃进宫,直接冷落她们一个多月。她们都是世家精心教养的贵女,不论容貌、气质还是才情,哪里不好?挑来捡去,好歹算是郭家女入了你的眼。”

扶喻几乎是太后指着鼻子骂了,他默默听着没有出声,毕竟太后说得是事实,他也能理解太后的想法和心思。可同时,他心里也觉得委屈。

世家教养的贵女自然无可挑剔,可他瞧着却没有喜欢的感觉,这让他怎么办?

说实话,若非是不想拂了母后的面子,他是不愿委屈自己的。

扶喻不说话,可太后哪能看不出他的不服气。

“罢了罢了,这事儿都过去了。”她摆了摆手,“姜家和顾家的两位姑娘瞧着都是极不错的,都是你亲自选入宫的,想来是趁你心意的。”

扶喻没有反驳。

太后平复了一下情绪,语气平缓:“可想好了?”

扶喻看着碟子里的糕点,迟疑着道:“应当吧。”

太后闻言,却没有细问,她轻轻抿了口茶水,语气如常:“终归是你的事,老身不会叫你为难,你自己想好了,决定就好。”

“提前与老身说一声,老身也好准备一下回宫的事宜。”

扶喻蓦然抬头,“母后还打算在这儿住下去?”

“这儿清静,怎么不好?”太后说着,眼眸一眯,“难道皇帝还打算再等两年不成?”

扶喻觉得此事还有点突然,的确打算再往后拖个一两年。但当着自家母后的面,他自然不能这么说。

“母后放心,儿子不会让母后等急了的。”

安抚完母后,扶喻也被赶出了厢房。

等人走了,林嬷嬷上前收拾了一下茶盏,而后笑着道:“陛下有了这样的心思,殿下如今可要放下心了。”

太后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轻松的笑意:“老身还以为他能一辈子不想立后呢。”

林嬷嬷明白她的意思,又道:“奴婢瞧着,两位主子都是极好的,想来陛下的眼光是随了殿下的。”

太后心里舒坦,脸上也全然都是笑意,“如此老身也就安心了。”

宫里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她,顾氏和姜氏是何等性情,她了解得一清二楚,在扶喻要来皇恩寺前,她就叫人调查了二人的过往经历。

二人有些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家世上,顾氏明显更甚于姜氏;可性情上,姜氏却惹人偏爱许多。

太后想着,又不禁摇头,她想这么多有什么用?

但二人的到来,给她和皇恩寺都添了许多笑声。

虽是太后的生辰,但在寺中,佛门之地,自然不能大肆庆祝的,几个人围在一张八仙桌前用了午膳,依次以茶代酒给太后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而后送了礼,便算过完了这个寿。

太后的兴致很高,吃了午膳后,又让三人陪同着到院子里散步消食。

午后的阳光温暖明媚,气氛衬托得更加和乐融融。

姜令音心里琢磨着太后这样高兴的原因,还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就见扶喻将手伸到了她眼前,“发什么呆呢?母后问你话。”

姜令音茫然地抬起头,见太后和顾静姝这会儿都在盯着她看。

她忙羞愧地道:“太后恕罪,妾身方才走神了。”

太后瞪了扶喻一眼,对姜令音慈爱地道:“无妨,难得出来一趟,可想去后山上走一走?”

姜令音觑了眼扶喻,见他挑着眉,一脸随意的模样,便点了点头,“好,听太后的。”

第96章 烦闷只一味地搂着他。

太后所说的后山,就在皇恩寺的后方,地势很高,一眼望去,郁郁葱葱。从前只有走小路爬上去,如今修了石阶,走起来倒也十分方便。

半山腰有几处亭子供人休憩,太后走了一会儿,便道“老了”,叫他们自己去爬。

山顶上头有一棵古老的大树,约莫有数百年了,经历过无数风雪,仍枝繁叶茂,因而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签。

姜令音此前登过山顶,为早已离世的父母挂过签,如今她想起此事,便同太后道:“妾身去树上给太后挂一个长寿的签,愿太后长寿无极。”

太后笑意更深,“好。”

姜令音说要登到山顶上,扶喻自然不会让她一个人去,但他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顾静姝,没有出声。

顾静姝不知是察觉到了他的视线还是什么原因,主动道:“这山妾身爬过几次,不如这回让妾身留下陪着太后说说话吧。”

一来,陛下不会将太后独自一人落下,二来,姜令音怕是也不想和她同行。

姜令音挑了挑眉,听太后笑道:“如此也好,皇帝,既然老身这儿有顾丫头,你就同令丫头一道去吧。”

太后做了决定,扶喻自然不会反驳,当然,面上是遵从太后之命,但心里是如何想的,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今日姜令音穿着较寻常清淡素雅许多,为了方便还特意穿了窄袖的衣裳,发髻上也只戴了几支簪子。发簪上的蝴蝶随着她的行动一颤一颤得扇动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