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青欢(39)
她伏案而眠,一夜无梦。晨光熹微时,她醒来,房中依旧只有她一人。
萧秋折,一夜未归。
她起身,轻揉酸涩的身子,推门而出,只见天色尚早,玉儿已在门前恭候。
玉儿见她发丝散乱,面容憔悴,面颊上还留有压痕,不禁往屋内一瞥,见床铺整齐如初,未曾动过,便轻蹙秀眉,心疼道:“小姐,您不会是在桌上趴了一夜吧?”
晚青妤轻笑,柔声回应:“昨夜在桌前看书,不知不觉便睡着了。萧秋折未曾归来吗?”
玉儿回道:“没有,想必是遇到了棘手事。”
晚青妤目光向外探寻,未见方于身影:“方于昨夜过去,也未归来?”
玉儿摇头:“没有,应该是在协助姑爷。小姐,快去洗漱吧,早饭已备好。”
“好。”
二人遂去洗漱,李嬷嬷自院外匆匆而来,喊道:“少夫人,太妃言今日乃吉日,欲带您前往观音庙上香,请您速速准备。”
上香?今天就去?
晚青妤一愣,抬头望天。
李嬷嬷上前,笑道:“少夫人,今日天朗气清,定能求得佳兆。观音庙路途稍远,往返需一日行程,请您速让玉儿为您打点。”
太妃此举,可谓用心良苦,晚青妤无奈,只得随玉儿装扮。
玉儿特意挑选了一件儒雅衣裳,此衣亦是萧秋折为晚青妤所备。玉儿愈发觉得萧秋折心思细腻,各类衣裳鞋履皆备齐全,连上香之服亦在其中。
晚青妤简单挽起发髻,匆匆用过早膳,便前往太妃院中。
刚入院,便见一袭鹅黄衣衫的
萧芮欢快迎上,甜声唤道:“嫂嫂!”
“妹妹!”晚青妤亦热情回应,握住她伸来的手。
萧芮今日衣着虽朴素,却难掩其灵动俊俏之姿。
萧芮挽着她往太妃屋中行去,低声细语:“其实我本不该去,但闻嫂嫂前往,我便想同行。许久未出门,家中实在闷得慌。”
晚青妤含笑回道:“妹妹若觉闷,日后可来翠玉轩寻我。”
萧芮点头,问道:“嫂嫂,您那位小弟弟要在府上住多久?昨日我听说他已住进亲王府。”
晚青妤本不欲此事传开,未料萧芮竟已得知。
她沉吟片刻,回道:“青桁暂住几日,待我们回府,妹妹可去寻他,他琴艺甚佳,可让他为你弹奏。”
“当真?”萧芮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那太好了!我最喜有才之人,定要前去聆听。”
二人谈笑间已至太妃屋中,太妃已准备妥当。二人请安后,便随太妃登上前往观音庙的马车。
因路途遥远,他们便多带了些随从和护卫。
亲王府至观音庙确有一段距离,他们行了约两三个时辰方至。
观音庙坐落于山巅,马车沿山道蜿蜒而上。
至庙门前,却见几辆华贵马车停驻。
萧芮好奇掀帘张望,忽见人群中一位与她年纪相仿的姑娘。
她兴奋招手,喊道:“云汐妹妹,真巧,竟在此相遇。”
云汐妹妹?
晚青妤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粉衣少女看见萧芮后,欢快奔来。
那姑娘……是付钰书的妹妹付云汐。
那,这些马车都是付家的?付家也来上香了?
晚青妤心中一惊,再向人群中望去,只见一道熟悉身影格外醒目。
青山之下,白衣飘飘,身姿如画。
他……怎么也来了?
第22章
那今晚回去……要…………
今日天朗气清,碧空如洗,正是烧香祈福的良辰吉日。
观音庙巍然矗立于高山之巅,庙宇嵌于峭壁之中,气势恢宏,令人望之肃然起敬。此庙已历经百年风雨,乃是京城附近最为灵验的观音庙,常有达官显贵前来参拜。
然而,晚青妤万万未曾料到,今日竟会在此遇见付家人,且是付夫人携一众家眷前来上香。这般巧合,实在令人心生诧异。
“嫂嫂,那是付钰书哥哥的妹妹,付云汐。”萧芮匆匆下车,不忘向她介绍。
此时,马车已悉数停下,晚青妤见太妃亦已下车,只得随之而下。
付云汐快步上前,握住萧芮的手,欣喜道:“姐姐,许久未见,实在想念得紧。今日随母亲前来,果然不虚此行,竟能遇见芮姐姐。”
付云汐与萧芮年纪相仿,昔日二人同在乐坊习琴,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付云汐比付钰书小四岁,幼时常随兄长前往晚家,也与晚青妤相识,那时还经常一同玩耍。但自晚青妤出嫁后,迁居山中,二人便鲜少相见。
当年晚青妤与萧秋折订婚之后,付云汐曾寻上门来,泪如雨下,质问她为何抛弃自家哥哥,还说哥哥对她情深义重,她不能随意抛弃。彼时,晚青妤心中酸楚,却无言以对。
如今在此重逢,场面难免尴尬。
晚青妤下车后,付云汐一眼便瞧见了她,略带惊讶地唤道:“青妤姐姐?”
晚青妤虽觉窘迫,仍上前轻声道:“云汐妹妹。”
一旁的萧芮这才恍然,付家与晚家素来交好,二人想必早已相识。
付云汐生得明眸皓齿,身量与萧芮相仿,却比萧芮更显温婉,眉眼间颇有付钰书的书卷气。她一双明眸凝视着晚青妤,满是不解。她知晓晚青妤与萧秋折的和离之事,亦知二人即将分道扬镳,却不知她为何此时会随萧家一同前来上香。
她忍不住问道:“青妤姐姐何时回来的?怎么……”
她目光转向萧芮。
萧芮挽住晚青妤的手,笑吟吟道:“嫂嫂前几日刚回来,往后便不走了。今日太妃带我们前来上香,也是盼着她与秋折哥哥早生贵子呢。”